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建设城市副中心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城市特色、城市魅力。

B. 海外华人的爱国热情尤为真挚,这是因为他们的血亲、文化、价值观念都注定与中国难以切割,而中国的强大与发展也始终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心理寄托。

C. 在我们人类的生存环节中,食品和药品是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两样物品,前者是保障我们正常活动的能量来源,后者则是维系我们体魄健康的重要帮手。

D. 80年前的今天,一支濒临绝境的队伍迈开双腿,历经艰险,一走就是两万五千里,征服雪山,穿越草地,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这就是长征精神!。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A项,搭配不当,应是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B项,语序不当,应是中国的发展与强大;D项,“这就是长征精神”不搭配,应为“这是人类史上的壮举”。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石邦宪,字希尹。嘉靖七年嗣世职为指挥使。苗龙许保、吴黑苗叛,陷印江、石阡,邦宪坐逮问。总督张岳以铜仁贼巢穴,而邦宪有谋勇,乃奏留之。邦宪遂与川、湖兵进贵州,破苗寨十有五。窜山箐者搜戮殆尽上功邦宪第一未及叙而许保等突入思州执知府李允简以去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贼既破思州,复纠余党,与湖广蜡尔山苗合,欲攻石阡。千户安大朝等邀之,斩获大半,尽夺其辎重,贼不能军。邦宪乃使使购老穀、老革等执许保送军门,而黑苗窜如故。复以计购乌朗土官田兴邦等斩黑苗,贼尽平。遂进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代沈希仪镇贵州。

播州宣慰杨烈杀长官王黼,黼党李保等治兵相攻且十年,总督冯岳与邦宪讨平之。真州苗卢阿项为乱,邦宪以兵七千编筏渡江,直抵磨子崖。策贼必夜袭,先设备。贼至,击败之。贼求援于播州吴鲲。诸将惧,邦宪曰:“水西宣慰安万铨,播州所畏也。吾调水西兵攻乌江,声杨烈纵鲲助逆罪,烈奚暇救人乎?”已,邦宪进逼其巢,乘风纵火,斩关而登,贼大奔溃,擒贼首父子,斩获四百七十余人。进署都督同知。

寻与巡抚吴维岳招降平州叛酋杨珂,当是时,水西宣慰安国亨恃众跋扈,谒上官,辞色不善,辄鼓众噪而出。邦宪召责之曰:“尔欲反耶?吾视尔釜中鱼尔。尔兵孰与云、贵、川、湖多?尔四十八酋长,吾铸四十八印畀之。朝下令,夕灭尔矣。”国亨叩头谢,为敛戢。隆庆元年剿平镇远苗。已,又破诛白泥土官杨赟及苗酋龙力水等。部内帖然。

邦宪生长黔土,熟苗情。善用兵,大小数十百战,无不摧破。前后进秩者四,赉银币十有三。所得俸赐,悉以飨士,家无赢资。为总兵官十七年,威镇中。与四川何卿、广西沈希仪并称一时名将。明年卒官。赠左都督。

(节选自《明史•石邦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窜山箐者/搜戮殆尽/上功/邦宪第一/未及叙/而许保等突入思州/执知府李允简以去/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

B. 窜山箐者/搜戮殆尽/上功/邦宪第一/未及叙/而许保等突入思州/执知府李允简以去/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

C. 窜山箐者/搜戮殆尽/上功邦宪/第一/未及叙/而许保等突入思州执/知府李允简以去/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

D. 窜山箐者/搜戮殆尽/上功/邦宪第一/未及叙/而许保等突入思州执/知府李允简以去/邦宪急邀/夺之/归坐是停俸戴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湖广:明朝时期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为明朝15个“布政使司”之一。辖地为今湖北、广东全境。

B. 辎重:在古代是军队一切军用物资、生活物资。包括粮草、衣被、武器、装备等(实际上也包含装载运输军用物资的车辆、工具)。

C. 巡抚:是官名。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

D. 蛮: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为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字面上有粗野、凶恶、不通情理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石邦宪有勇有谋。在张岳的极力推荐下,石邦宪与川、湖兵进入贵州,攻破苗寨十五座,并用计逮捕了龙许保,斩杀了黑苗。

B. 石邦宪料事如神。在与真州苗人卢阿项的作战中,石邦宪准确地料定敌贼必会乘夜袭击,且杨烈没有时间去救援敌贼。

C. 石邦宪为人刚直。安国亨专横跋扈,蔑视上官,石邦宪将此事上奏朝廷,最终安国亨认识到了错误,并收敛了跋扈行为。

D. 石邦宪为官清廉。由于战功卓著,他十三次被赏赐银两锦帛,但他将赏赐全部用来宴飨士兵,以致家中没有多余资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策贼必夜袭,先设备。贼至,击败之。贼求援于播州吴鲲。

(2)尔欲反耶?吾视尔釜中鱼尔。尔兵孰与云、贵、川、湖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滩奇观

蒋子龙

我们无须钻深山、进老林,从北京出发,只需几个小时的路程,就可进入一片望不穿的“五彩净土”!

第一道彩、也是最抢眼的,是一望无际的亮红。这便是目前地球上最大、最壮观的一片红海滩。红得耀眼,红得纯粹,其间竟无半点杂质,在秋阳下红晕弥漫,映得天地间光芒闪烁,浑然一体般的透红。

这其实是一种植物,名为“碱蓬”,又称“海英菜”、“狼尾巴条”……其茎直立、呈圆柱形,一枝多茎,状如狼尾。每根茎端顶两三朵小花,形似团伞,组成五角星状,其美无比。整株高达一米,矮者也能没膝,株型极美,有“翡翠珊瑚”的雅称。然而,它却是贫苦百姓的朋友,生命力极其旺盛,无须播种、耕耘,全部野生,自强自立,而且专门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生长。

我自小便熟悉它,吃过它,赶上饥荒,它就是农人的“救命草”,全身都可以吃。其籽黑亮,如小米大小,或蒸或煮都有一种野香,入口极有劲道。现在人们的日子好过了,它又成了珍稀菜肴。春天,其茎叶翠绿鲜嫩,脆而多汁,营养丰富,有海鲜味,口感甚佳。它还可入药,能调治气积停滞、发热等病症。

入秋后碱蓬则渐次变红,先是嫩红,然后艳红、深红,到完全成熟后便红得饱满,红得透亮,红出一种铺天盖地的气象。我家乡的碱蓬与野草杂生,一疙瘩一块,稀疏零落,不成气候。这里的海滩却因咸淡相宜,碱度适中,成了碱蓬的天堂,密密匝匝,蓬蓬勃勃,其间一根杂草没有。待到第一场秋露下来,便一天红似一天,浩浩荡荡,如火如荼,仿佛给辽河平原铺上了厚厚的红毯。在红毯中间又蔓延着无数银白色的丝线,曲折而跳动,那是一道道明澈的河流,俗称“潮沟”。潮涨潮落,滩声十里,红滩恋潮,潮养红滩。

在红滩的背后,是无边无际的苇荡。刚吐穗的还一片浓绿,已经扬花的则开始在老绿上镀金,摇摇摆摆,飒飒生风,如戟如枪般地护卫着红海滩。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将“大红大绿”搭配得如此协调,如此曼妙!每根苇秆的顶端,色彩又不相同,有的是一团紫色,妩媚动人;有的却白如堆雪,高洁而仪态万方。但,要紫的一大片全紫,要白的一大片全白,在清风的指挥下仿佛在低声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这便是红滩的第二道彩。

在红滩的前面,却是色彩斑斓的沼泽。沼泽何以有色彩?是它的主人们色彩缤纷,让沼泽也有了灿烂的容颜。丹顶鹤头上的那一点红,可算是世界上最珍稀、最生动、最耀眼的鲜红了!东方白鹤、白鹭等大鸟则通体如雪;大天鹅以白为主;野鸭、大雁或深灰,或浅褐,却还有一种绿头野鸭…这里被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这一批走了,那一批来,有常客,有新客……因此色彩丰富,变化多端。

这里最珍贵的禽类要数“黑嘴鸥”,白身黑翅、黑尾,头和喙也为黑色,惟双眼后面各有一白色半环,极其醒目,显得机灵无比。

晚唐大诗人李商隐曾在自己花园中养过此鸟至今还有诗、有文、有图为证。以后它似乎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自然基金会执行总裁、鸟类学家大卫·梅尔维里正式宣布:“黑嘴鸥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鸥禽,其聚居地点至今仍不为人所知。”

1989年5月,中国的爱鸟者梁禹,在辽河口自然保护区找到了两个黑嘴鸥的巢和四枚它的卵,轰动了鸟类学界,中外专家随即蜂拥而至。经调查,这里竟有约1200只成年黑嘴鸥和310多个黑嘴鸥巢。至此黑嘴鸥方露真容。

倘若我们有鸟的视野,站在沼泽里再向外望,便是辽东湾,碧海蓝天,空阔高远。回头看,却是红绿蓝白黑,大地织锦,若彩虹落滩。

——这就是盘锦湿地,红滩奇观!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三自然段,写碱蓬,先写它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点,再写它的品质,由外而内,由实而虚,流露出了作者对碱蓬的喜爱与赞美。

B. 第五自然段描写红滩碱蓬时,作者写到自己家乡的碱蓬,一褒一贬,对比鲜明,突出了红滩碱蓬饱满、透亮及铺天盖地的气势。

C. 文中援引李商隐养黑嘴鸥的故事,最主要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沼泽地里最珍贵的鸟,又开启下文写此鸟逝而复现的内容。

D. 文章先总后分再总,结构严谨。“五彩净土”是总,继而分写碱蓬、苇荡、色彩斑斓的沼泽,层层递进,突显了红滩景观之奇,末句绾结全篇。

2.从语言角度,鉴赏文中画线句子。

(1)待到第一场秋露下来,便一天红似一天,浩浩荡荡,如火如荼,仿佛给辽河平原铺上了厚厚的红毯。

(2)但,要紫的一大片全紫,要白的一大片全白,在清风的指挥下仿佛在低声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红滩奇观”重在一个“奇”字,结合文本,探究红滩奇观给了我们哪些思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