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画竹:越名教而任自然
天 明
在静物之中,竹的品性尤为特殊:像树一般挺拔坚硬,却“茎中空、无年轮”,可谓“不刚不柔,非木非草”。诗人白居易在《画竹歌》中感慨道:“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那介于草木之间刚柔并济的神韵,为历代画家“望竹兴叹”的原因。
唐代以前,即便是描绘“竹林七贤”的画作,背景也只是松、柏、柳、槐及一些无名的阔叶树,鲜有竹的出现。唐代竹画兴起,唐代萧悦和北宋文同尤为出名。文同爱竹,到了“深入竹乡,以竹为妻”的地步,他的画竹心法被苏轼盛赞,后凝练为成语“胸有成竹”。
苏轼认为,败笔于竹下的画家们总是纠结于对竹竿、枝、节、叶等局部的剖析和打磨,而疏忽了对竹整体观感的把握,陷入了技术理性,使画作技巧有余而精神不足。文同画竹之所以丰神飘洒,在于他“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文同画竹不是边看边画、边想边画,而是透过细致周到的观察,在脑海中提炼出竹的神韵气度,察其“神”而非察其“身”,一旦下笔,便一气呵成。
元明时期竹画独立为中国画中的一个门类,各种版本的《竹谱》更是对画竹的理论和技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元代画家李衙认为画竹叶“粗忌桃叶,细忌柳叶”,竹叶是画竹尤难把握的。清代郑板桥却对前辈立下的规矩作出了反思:“始余画竹,不敢为桃柳叶,为竹家所忌。近颇作‘桃叶柳叶而不失为竹意……古来画家习俗皆成陋语也。”在郑板桥看来,画竹“总要以气韵为先”,所谓气韵,是指竹子的生理结构和生长规律在自然界风霜雪雨、明晦阴晴中所呈现出来的体态和动感,是竹子固有习性中所蕴含的自在之美。只要能把这美感表现到位,至于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竿之粗与细等,都不必过于计较。
以气韵为先的理念,在“扬州八怪”的竹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金农喜欢观摩竹影,“每高舂夕晡时就日影写其状”,笔下的竹叶好似深秋的红枫;李方膺擅长画“风”,名作《潇湘风竹图》中的竹叶好像飘扬在寒风中的碎布条,给人以忽看不似画,侧听有秋声之感。郑板桥在《板桥题画兰竹》提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的差别在于,前者之“成”是整体、完成之意,后者之“成”则是成例、成见之意。胸有成竹所强调的是画家要有整体感,不能把竹子视为竿、茎、枝、叶简单的组合;胸无成竹强调的则是画家不能被已经形成的规矩所束缚,失去艺术的想象力。画家只有具备了整体感和大局观才能不为物所役,摆脱呆板的“匠气”;而只有做到胸无成见,才能不为人所役,从而捕捉到自然的“灵气”。因此,“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共同体现着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艺术追求。
回顾“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这段艺术小史,我们可以领略到竹有节、虚心、刚柔并济的意象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之契合,同时也看到了中国艺术在处理画竹时所展现的辩证统一的理念,这大概是国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曾把中国文化称为“竹的文化”的原因之一吧。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竹不刚不柔,非木非草,那刚柔并济的神韵难以表达,这也是唐代以前鲜有竹画出现的原因。
B. 竹画兴起于唐代,元明时期独立为中国画中的一个门类,对画竹的理论和技法有了系统的总结。
C. 李衍认为画竹叶“粗忌桃叶,细忌柳叶”,郑板桥则认为把竹叶画成桃叶柳叶也能表现出竹意。
D. 陈寅恪把中国文化称为竹的文化,是因为竹子有节、虚心、刚柔并济的意象与中国文化相契合。
2.下面有关“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胸有成竹是指不对竹竿、枝、节、叶等作局部的技巧处理,而是对竹作整体把握,提炼出竹的神韵气度。
B. 金农竹画的竹叶似深秋的红枫,李方膺笔下的竹叶像飘扬在寒风中的碎布条,二者都体现了胸无成竹的理念。
C. 胸有成竹强调画竹要有整体感和大局观,胸无成竹则重视画竹不要被已有的规矩所束缚,二者都是为了创作出艺术精品。
D. 画家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摆脱呆板的匠气;只有做到胸无成竹,不为人所役,才能具有自然的灵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板桥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其“领异标新”的主张体现了胸无成竹的理念。
B. 庄周笔下的庖丁在解牛时,不用眼睛去看,全凭精神意念在活动,其高超的技艺达到了胸有成竹的境界。
C. 近代艺术家吴昌硕将篆刻的章法、体势揉进竹画,使笔下竹叶犹如篆书之撇捺,体现了胸有成竹的画竹理念。
D. 冯骥才说:“散文随笔当胸无成竹。情如春雨,淋淋一浇,青枝碧叶盈盈全冒出来。”这与画竹的胸无成竹观点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