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看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不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相应而来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承担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二    

【本报记者 倪浩 魏辉】“中韩经贸关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如果韩国继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2016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治动荡双重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寻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萨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10年前的2006年中韩双边留易额是1300亿美元。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也就是说,减少1000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10年前”。

(选自环球网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三

【湖北日报讯】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萨德”用地。    

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喆说,“萨德”系统不能保护韩国安全,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这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刘先喆认为,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02月23日)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萨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认为此次“萨德入韩”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B. 利料一认为此次“萨德入韩”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乐天”,从而没有注意本国民意。

C. 相比于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消息报道,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德入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D. 三者都对“萨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对该事件的妥善解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 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党报,有网媒,但都选择了在“萨德入韩”这一时期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B. 相对而言,《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判二和材料三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C. 对于“萨德入韩”一事,材料三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

D. 三家媒体发布关于“萨德入韩”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萨德入韩”问题的看法。可见,三者部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民。

E. 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三家媒体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风格义正辞严,更为恰当。

3.根据上述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此次“萨德入韩”对韩国有哪些影响。

 

答案:
1.C 2.AD 3.国家安全(政治)方面:不利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危害本国安全。经济方面:中韩经贸受损,本国经济倒退。外交方面:影响同中国等国家外交的民意基础,影响人文交往。④本国民情、舆论方面:影响本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B项事件归因有误,文章只是探讨“萨德”问题,并没有对“萨德入韩”归纳原因。况且文章中“更没有顾及……大局”等表述也说明主要原因归纳片面。C项材料四并没有提到关于经济的问题,无中生有。D项材料并没有这样的暗示,属于无中生有。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与分析。A项新闻报道都必须要遵循客观性原则,而且前后语句之间也不具备必然的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B项材料四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并没有不同,选择韩国人作为采访对象,更加突出的“萨德入韩”的严重后果。C项“更为恰当”有误,不同的文章风格是为了适应不同读者的要求。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带一路”建设彰显中国担当

曹文炼

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的重大倡议和构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国际社会反响热烈,各领域合作有序推进,进展和成果均超出国内外各方预期。

②“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很强吸引力和感召力。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深度调整期,原有的发展格局被打破,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格局尚未形成,各国突破困局、谋求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充分暴露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的功能和结构性缺陷,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呼声。“一带一路”建设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支持各国共同发展,由各国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以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带动经济发展,对沿线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让经济全球化红利在国际范围更加均衡地分配。“一带一路”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致力于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中国方案,彰显了增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中国智慧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担当,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③“一带一路”建设正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仍深陷困境的背景下,又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暗流。有的发达国家为重振本国经济,一手推动再工业化,力促制造业和跨国企业巨额资本回流;一手高举贸易保护主义旗帜,出台更多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可能会发生更多更激烈的贸易战、汇率战、大宗商品价格战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发展风险大大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上作出更大贡献。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质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助力沿线国家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支持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发展。

④“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处在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我们应紧紧抓住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为深化地区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深入推进,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在要素集聚、技术整合、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等方面积极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仍是潮流,“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一个包容而巨大的发展平台,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实现自身发展。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一带一路”建设正呈现积极态势。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实施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使“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摘自2017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倡议和构想,统筹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也符合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

B. 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的“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各国共同发展,其规划和措施由各国共同制定,以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带动经济发展,对沿线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C. “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了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让经济全球化红利在国际范围更加均衡地分配。

D.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中国方案,同时彰显了增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中国智慧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担当,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仍深陷困境。在这种背景下,可能会发生更多更激烈的贸易战、汇率战、大宗商品价格战等,使得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发展风险大大增加。

B.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出台更多的贸易保护措施,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上作出更大贡献。

C. “一带一路”建设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质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D. 中国助力沿线国家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支持沿线国家推进工业化、现代化,有利于扭转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的深度调整期,原有的发展格局被打破,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格局尚未形成,这正是“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节点。

B. “一带一路”建设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一个包容而巨大的发展平台,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实现自身发展。

C. 当前,有的发达国家为重振本国经济,一手推动再工业化,一手高举贸易保护主义旗帜。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一股逆全球化暗流,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带来了负面影响。

D. “一带一路”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致力于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因此,国际社会反响热烈,各领域合作有序推进,进展和成果均将超出国内外各方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