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题。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案:
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只摘抄颈联而不作分析的,思路不清楚的,语句不通顺的,酌情扣分) 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解析】试题分析: 1.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唐明宗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郓州,梁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行,乃怀延孝蜡丸书,西见庄宗致之,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杨刘者甚盛,未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庄宗以为然。垒成,梁遣王彦章急攻新垒。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庄宗入汴,狱吏去其桎梏,拜而出之。庄宗见延光,喜,拜检校工部尚书。

明宗时,为宣徽南院使。明宗行幸汴州,至荥阳,朱守殷反,延光曰: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故乘人之未备者,莫若急攻,臣请骑兵五百,驰至城下,以神速骇之。乃以骑兵五百,自暮疾驰至半夜,行二百里,战于城下。迟明,明宗亦驰至,汴兵望见天子乘舆,乃开门,而延光先入,犹巷战,杀伤甚众,守殷死,汴州平。

明年,迁枢密使。明宗问延光马数几何,对曰骑军三万五千。明宗曰:吾兵间四十年,在太原时,马数不过七千,今有马三万五千而不能一天下,吾老矣,马多奈何!延光因曰:臣尝计,一马之费,可养步卒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十五万兵之食也。明宗扶髀叹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是时,王淑妃用事,遂凝兄弟与淑妃有旧,方倚以蒙恩宠,所言无不听,而大臣以妃故,多不敢争,独延光从容沮止之。明宗有疾,不能视朝,京师之人,汹汹异议,有司不能禁。或劝延光以严法制之,延光曰:制动当以静,宜少待之。已而明宗疾少间,京师乃定。

是时,秦王握兵骄甚,延光惧祸之及也,乃求罢去。明宗再三留之,延光继之以泣,不得已,乃罢之。已而秦王举兵见诛,明宗崩,潞王反,唐室大乱,弘昭、赟皆及祸以死。末帝复诏延光为枢密使,拜宣武军节度使。

(选自《新五代史》,有删节)

注:唐明宗:李嗣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梁:又称后梁,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与后唐是死敌。末帝:明宗李嗣源养子,后唐末代皇帝,又称废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B. 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C. 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D. 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比如文中的拜而出之中的

B. “指封建帝王亲临某地或宠爱妃嫔,明宗行幸汴州中的即前一个意思。

C. “用事指统治者执掌政权,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两词中的均指政事。

D.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表示天子的死,诸侯死曰,大夫死曰

4.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延光具有谋略。朱守殷谋反,范延光建议趁敌人不备猛攻,带先头部队五百人飞驰至城下,以神速震慑对方,取得效果。

B. 范延光勇气可嘉。明宗攻打郓州为了将敌将康延孝的降书送给庄宗,范延光主动请缨,前去送信,返回途中被捕入狱。

C. 范延光遇事冷静。明宗患病,京师议论纷纷,有人劝延光严厉制裁,延光以静制动,不久,明宗病情好转,京师也安定下来。

D. 范延光颇有远见。当时秦王握有兵权,非常骄纵,延光害怕祸患波及自己,力请辞官,后来果然唐室大乱,延光免受祸患。

6.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

2)明宗扶髀叹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现代文阅读

中国文化自身的真正特质,实际上不外乎我们通常所说的“体贴二字。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体贴”。这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的“恕”之道。按明代学者杨复的解释:“恕者,如心之谓,人己之心一如也”。故“恕”即将心比心,以心度心,也即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然而,在这里,我却宁愿使用“体贴”这个词。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真正交流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

我们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身穿白大褂,口戴白口罩,手执听诊器,并辅以诸如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视病人为“看的对象”,而是“单刀直入”地直接切入,贴入对方的身体,即所谓的“望、闻、问、切”,调动自己身体的一切感觉器官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以期使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并在这种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说明了为什么医生自身的“麻木不仁”成为医家之大忌,说明了中医为什么可以运用气功进行生命互植的“介入疗法”,因为在这里,医患双方已形成为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

医患关系是如此,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也不例外。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礼”就其原初义而言,与其说是今人所理解一种专制社会中旨在强化一种统治统治的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共同体中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它同样是古人的“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具体体现。故《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体现了年少者对年老者的体贴,《春秋》中的“讥不亲迎”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体贴,“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则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体贴。在这里,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身体的一个姿态,脸部的一个表情,已不再是纯粹做作客套的东西,而是以一种既亲切可感又沉默无声的动作语言,传达着人们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他人的体贴与关爱,并使社会借以形成为一个温情脉脉、相濡以沫的爱的共同体。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古人不仅用“体贴”这一方式把握人际关系,而是亦从“天人合一”之道出发,把该方式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使自然的万事万物犹如身旁的人一般,同样成为我们“体贴”的对象。 因此,古人对自然事物的把握,是把其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并使之最终成为与自己息息相通、休戚相关乃至生死与共的生命伴侣。故在古人的心目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有生老病死,乃至人有两性,自然有阴阳,人有四体,自然有四时,人有五伦,自然有五行,乃至每一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被视为所谓的“天的震怒”、所谓的“天像示儆”,乃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的生命的每一次感动,都会在自然现象中引起微妙的连锁反应。

因此,“体贴”是洞开中国文化神秘大门的一把钥匙,舍此我们就不能理解中国的人我不二的伦理观、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乃至中国的神美同义的宗教观。舍此我们也就不能理解古人的“无之不体”的人生境界和追求,乃至于可以用“手足”喻兄弟,用“腹心”喻朋友,用“同胞”喻众生,用“父母”喻天地,乃至其使无论我们人类还是整个宇宙都成为我自身生命机体的生动的隐喻和象征。当然,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孔子的“恕”、孟子的“恻隐”、王阳明的“良知”这些概念的重要性。它仅仅是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一切其他概念将失去了其解释的生命学依据,并有流于“唯心主义”的嫌疑,因为真正的中国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近取诸身”、“反求诸身”的文化,一旦舍弃了这种“身体”,中国文化中的任何东西都无从谈起,因为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一旦无视这种“身体语言”,中国文化中的一切语言都会苍白无力,并使人莫明其真正的内涵。

1.下列选项与文中“体贴”的概念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医生借助听诊器、血压计、X光机等仪器检查病人身体。

B. 中医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为病人诊治。

C. 《论语》中说“ 在举行乡饮酒礼后,要等拄拐杖的老年人走出去后,自己才出去。”

D. 可以用“手足”喻兄弟,用“腹心”喻朋友,用“同胞”喻众生,用“父母”喻天地。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是指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B. 因为中国的医患双方构成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所以,中医疗法能在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

C. “礼”也可以视为生命共同体中一种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是中国古人 “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D. 中国古人把“体贴”运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不仅有生命、有两性、有家庭,而且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等。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 中国自古以来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人称性的生命主体。用身体自身体认之,体悟之,用身体语言交流之、互动之,就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B. 推出“体贴”这一概念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词,意味着离开了“体贴”二字,“人我不二”“天人合一”等概念将失去其解释的生命学依据,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泥潭。

C. 中国文化的特质更多强调的不是认知,而是身体践履,是一种生命体验。因此也可以说中国文化中的真正语言实际上是一种“身体语言”。

D. 要想走进中国文化的大门,真正明白中国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领会中国文化中的“身体语言”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