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著《厚黑学》,纯用春秋笔法,善恶不嫌同辞,据事直书,善恶自见。 雷锋虽然只度过了短短22个春秋,可是他崇高的精神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B.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为商品的过度包装而愤慨,而无奈。  即使不经过包装,只要演技精湛,演员也可能成为明星。

C. 他的谈话,传达出深深的关爱之情。    小刘先后换过几个工作,现在是我们学校的传达

D. 水滴大,虹就鲜艳清晰,比较窄;水滴小,虹就淡,也比较宽。     当你在幽静的山谷中呼喊时,会听到清晰的回声,就像有人在对面呼喊一样。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D项,两个“清晰”都是形容词,指很清楚,很逼真。A项,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现多称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22个春秋”指22年,故两个“春秋”不同。B项,过度“包装”,指商品包装的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装潢过于华丽、说词过于溢美等;对演员“包装”,是比喻对人从形象上装扮、美化,使更具有吸引力或商业价值。故两个“包装”不同。C第一个“传达”是动词,传告,使知道的意思;第二个“传达”是名词,从事传达工作的人。故两个“传达”意思不同。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

②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要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末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摹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惟肖而不惟妙,像唐诗而又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等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是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

③鄙薄宋诗的明代作者对这点推陈出新都皱眉摇头,恰像做算学,他们不但不许另排公式,而且对前人除不尽的数目,也不肯在小数点后多除几位。“规矩者方圆之自也,即欲舍之,乌乎舍?”――这是鄙薄宋诗的明人的话,只知道拘守成规,跟古人相“同”,而不注重立“异”标新了。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序》)

1.文章第②段开头引述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2.作者认为宋诗的成就在明诗之上,但又说“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从全文的字里行间推断,作者进行文学评论有哪些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