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一个时代,都是历史的片段,从时间深处静静走来,向崭新的未来绝尘走去。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一些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却悄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甚至记忆里,而那当中有我们民族的血脉,有我们每个人的根。201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用七个专辑:“抢救方言”、“匠人传奇”、“地名故事”、“民间艺术”、“节庆风俗”、“职业传承”、“古村行走”,特别奉献了《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

对于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让传统文化站上新舞台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0万观众……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路径: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 传统文化的学术探索与流行普及是不同维度的工作:学术探索就如同打桩铺路,是艰苦浩瀚的基础工程;流行普及,就是在这条路的两旁栽满鲜花、点缀风景,使之焕发吸引力。而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加强普及工作,涵养传统文化的土壤,扩大知识共享的基数,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条路上,继续开掘拓展。 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这些人里,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又有多少普通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传统文化不是缺乏追随者,而是更迫切地需要一个能够产生共鸣的阐释模式。由此,所有受到传统文化感召的人,都当群策群力,让传统文化既能酝酿于古朴书斋,也能登上绚丽舞台。 【解析】试题分析:三段文字,第一段陈述事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播出《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内容直指社会热点——传统文化的消逝;第二段提出问题:对于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也提示了写作的角度:可以写你的所见所闻,来表现传统文化正在消逝;也可以写你的所思所感,如传统文化为什么会消逝,面对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我们该做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正在消逝的传统文化包括并且不限于材料中所提的七个方面。 点睛:此题没有审题障碍,考生入手容易,但要想有深度、有亮点却并非易事。七个方面,若是面面俱到,只会泛泛而谈。善于叙事的考生可以大题化小,一点或几点切入,通过身边文化印记的消逝,以小见大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岌岌可危的处境;擅长说理的考生可以深挖原因,反思不足,倡议建言,展示思维的深度或广度,而且要注重语言的文学性,避免沦为政治学科的教条问答。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