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______________,仿佛我们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

①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                      

②你不想要它 

③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            

④因为我认识到生命中的缺口   

⑤它却如影随形                                    

⑥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

A. ③②⑤①⑥④    B. ③②①⑥④⑤    C. ①⑥④③②⑤    D. ①⑥②⑤④③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中横线前后的语句,由横线前的语句,可确定③紧跟其后,由横线后的语句,可确定④在其前,据此即可确定答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本题属于排序题。排序题要做到:话题保持统一,话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一个段落的段旨,几句话的主要意思或表述所围绕的对象,从语法的角度来看,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因此,在连续表达时,主语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叙述的角度要一致,在说话或写文章时,表述一个意思,阐明一个道理,描写一个对象,都要选择一个合理的角度,这些角度一般有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等;思路要鲜明且连续不断,要注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事理顺序等;语言的衔接要紧密,要能正确使用关联词、巧妙使用意思有关联的词语或句子(代词、序数词、表相关时间或空间的一组词、表比较的词、同义近义词语等)适当使用过渡性的词语或句子。根据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知,①⑥在一起,②⑤在一起,排除B;根据词语照应“你不想要它”中的“它”指③中的“缺口”,排除D;④以及后文的内容是对“⑥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的解说,排除C。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秋八月辛卯,帝崩于露寝,终年五十五。武帝受禅,追尊号曰文皇帝,庙称太祖。文皇帝讳昭,景帝之母弟也。值魏明奢侈之后,帝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景帝崩,天子命帝镇许昌,尚书傅嘏帅六军还京师。帝用嘏及锺会策,自帅军而还。至洛阳,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固辞不受。甘露二年,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以淮南作乱,议者请速伐之。秋七月,奉天子及皇太后东征。吴使文钦等三万余人来救诞,诸将逆击,不能御。因命合围,分遣羸疾就谷淮北,廪军士大豆,人三升,钦闻之,果喜。帝愈羸形以示之,多纵反间,扬言吴救方至。诞等益宽恣食,俄而城中乏粮。石苞、王基并请攻之,帝曰:“今三叛相聚于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将使同戮。吾当以长策縻之,但坚守三面。若贼陆道而来,军粮必少,吾以游兵轻骑绝其转输,可不战而破外贼。外贼破,钦等必成擒矣。”三年春正月壬寅,诞、钦等出攻长围,诸军逆击,走之。初,诞、钦内不相协,及至穷蹙,转相疑贰。会钦计事与诞忤,诞手刃杀钦。钦子鸯攻诞,不克,踰城降。帝谓诸将曰:“可攻矣!”二月乙酉,攻而拔之,斩诞,夷三族。吴将唐咨等帅其属皆降。或言吴兵必不为用,请坑之。帝曰:“就令亡还,适见中国之弘耳。”于是徙之三河。景元元年夏四月,天子既以帝三世宰辅,政非己出,情不能安,又虑废辱,将临轩召百僚而行放黜。事泄,帅左右攻相府,称有所讨,敢有动者族诛。相府兵将止不敢战,贾充叱诸将曰:“公畜养汝辈,正为今日耳!”太子舍人成济抽戈犯跸,天子崩于车中。帝召百僚谋其故,于是归罪成济而斩之。立燕王宇之子常道乡公璜为帝。咸熙二年五月,天子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乐舞八佾,位在燕王上。

(节选自《晋书·帝纪第二·文帝司马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将逆击        逆:预先。

B. 诞等益宽恣食    恣:放纵,肆意。

C. 吾当以长策縻之  縻:牵制。

D. 及至穷蹙      穷:处于困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壬寅,此处为干支纪日。干支还可纪年、纪时。“壬寅”前为辛丑,后为癸卯。

B. 中国,即中原地区。古代称长江流域的中原地区为中国,以别于四方蛮夷地区。

C. 宰辅,辅佐帝王执政的大臣,一般指宰相。魏时司马家族掌权,连续三代为相。

D. 八佾,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的乐舞。佾是乐舞的行列,八佾为八行八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昭善于把握机会。景帝去世时,他不昕天子命令,自己率军返回洛阳,得以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掌握了朝中大权。

B. 司马昭智慧过人。诸葛诞叛乱时,他制造自己兵力虚弱的假象,断绝诸葛诞的粮草供应,一直等到敌方阵营内乱时才发起反攻。

C. 司马昭善良而仁慈。他拒绝坑杀吴国降卒而主张将他们迁徙到三河,认为即使他们不肯效力而逃回去,也显示了国家的大度。

D. 司马昭颇有心计,善于掩饰。景帝去世时,他手握重权却拒绝佩剑穿鞋上殿;诛杀天子事发生后,他与百官商议归罪于成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值魏明奢侈之后,帝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

(2)会钦计事与诞忤,诞手刃杀钦。钦子鸯攻诞,不克,踰城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