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杭州雷峰塔不堪“硬币之累”再度成为网民热议话题。据悉,尽管杭州雷峰塔地宫遗址的玻璃墙外赫然写着“保护遗址,请勿抛物”8个大字,但是仍有不少参观游客往遗址内扔钱,巡查的保安拦都拦不住。

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表示,这种行为很容易损坏文物,还给工作人员带来沉重的清理负担,应该制止。游客投钱币也是对人民币的尊重程度不够。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倪培民认为,中国游客“抛币祈福”的现象源于中国人的“实用心理”,在没有损害古迹、文物的前提下不必过多谴责。

你对此事有着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呢?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别让“乱投币”破坏了景区的观赏价值 除了雷峰塔,我国其实还有不少的名胜古迹、自然景区也成了游客投币许愿之地。比如华清池、西湖、江南园林的水塘、马王堆的墓坑,还有新闻报道连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水池和济南的大明湖景区,也吸引了许多游客纷纷投币。如果说烧香拜佛还是一种祈福,在有相关传说的地方扔钱币许愿也算是一种文化,那么一些游客不明就里见景区就扔钱的做法则可称之为愚昧。 很多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具有非常强烈的“讨吉利”的欲望,从最初的某个具有相关传说的旅游景区,慢慢扩展到另外一些景区,人们为了求好运,通常愿意展开联想,“宁可信其有”,更何况扔的钱本来也不多,这种惠而不费的做法很容易被人接受。同时,很多导游在为游客讲解时,为了增加景区的神秘感,也习惯把很多有的没的真的假的说法融进景区的历史介绍当中,使游客认为景区具有祈福的功能。还有一些人则纯粹是跟风、效仿,看到水池里有硬币,遗址旁有零钱,自己也往里面扔。 每一个人文景点和自然景点,都有其无法被取代和更改的景观和文化特征。例如,罗马的许愿池本身就具有“投币许愿”的传说和文化色彩,于是才有了后人投币许愿的行为,与景点自身的文化内涵相得益彰,而其他景点却不见得有这样的文化背景,一旦被牵强地赋予了“许愿功能”,那么景观本身的功能、观感和文化便首先遭到了破坏。雷峰塔本来是一座佛塔,而后多次在历史沿革中被损毁,有关它的故事几经传承,其知名度的提升也赖于更多的历史传说和与西湖景色相得益彰的自然风光。如今游客们前去游览,其目的已经不再同于游览一般的佛院寺庙,不得不说,对其观赏和游览价值而言,满地的钱币的确有碍观瞻,或者说大煞风景。 当然,扔钱毕竟不同于扔垃圾,我们不能将扔钱许愿等同于其他的不文明行为,有人说,“那是钱,工作人员可能还乐得‘捞钱’呢”、“打扫出来的钱,不是可以用来景区维护吗,何乐而不为?”从实用的角度看,游客投进去的钱币的确有这种功效,但这始终无法改变景区的文化价值和观感被破坏的事实,也无法掩盖相当一部分游客的愚昧观念。如果景区工作人员为了贪图这点小利,只看到景区的经济收益,完全可以鼓励更多的人扔钱,或者扔的钱面值越大越好,但景区发展不只依赖经济收入一项,如果景区的功能变了味,文化变了味,那么这种伤害是难以弥补的。 如果真的想许愿,不如改去有这种功能的寺庙,烧香拜佛时只要注意安全,且懂得不能完全依赖“神灵”、努力才是硬道理,那么也不算是封建迷信。钱币虽不是垃圾,却同样会对景区的文化、环境造成破坏。 【解析】1.保护文物,人人有责;2.去掉陋习,做文明游客;3.有钱不能任性;4.以合理的方式“祈福”;5.游客的“祈福”愿望何以得到尊重。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