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清明节
“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修禊的日子,即春浴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
2.材料一最后两段引用的文史资料,证明了什么观点?
3.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答案:
1.“清明节”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2.“清明”吸纳融合了寒食、上巳二节的习俗,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
3.立春 立夏 秋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文的结构为总分式,第一段总述,告诉读者“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第二、三两段讲述“清明节”作为“节气”的知识,第四段承上启下,第五段和第六段讲述“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的来历及习俗,由此可知,本题答案就在第一段。
点睛:本题实际是在考查理清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考生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通过抓中心句、转折句、过渡句、结论句、主旨句,表层次的序词来给文章划分层次,然后归纳结构特点,再根据题干要求找出答案。本题对原文逐层分析之后会发现所给材料是总分式结构,题干要求找出统领主要内容的句子,那么答案就只能在总述的段落,也就是首段。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中引用的作文,解答时要注意分析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从所给材料一来看,第四段承上启下,其中“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既是领起下文也是对下文内容的总述,第五段引用了介子推的史料,讲述了寒食节的来历,第六段引用杜甫和王维诗句,介绍了上巳节的风俗,由此可知材料一最后两段的引用是为了证明第四段的观点。
3.试题分析:由材料一第二段可知“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再由《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可知二十四节气是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并且图中标出了立春、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节气名称,综合这些信息,可确定“二十四节气歌”中的“春”是指“立春”,“夏”是立夏,“秋”是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