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花【注】

晏 殊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注】 此词为晏殊被罢相后所作。

(1)简析首句“燕鸿过后莺归去”在全词中的作用。

(2)“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全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
(1)鸿雁春燕飞去,黄莺也归去了。交代了时令:暮春时节,写出了春光消逝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感伤,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引起下文的议论和抒情。(答出两点即可)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莺歌燕舞的春景像梦幻一般,没过几时,便如同秋云那样散去,再也难以寻觅到影踪。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春梦之聚,与现实之散形成对比,人的聚难散易与秋云的留、逝相对照。 (3) 惜春之情;被罢相后的苦闷、不平;及时行乐的思想;对失去美好的人与事的巨大痛心。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能力。明确首句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内容上:春燕等相继飞走,春光消逝之景呈现在眼前。结构上:渲染气氛;奠定全词的情感基调;为下文的议论和情感抒发做铺垫。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的能力。莺歌燕舞的春景像梦幻一般,瞬间即逝,如同秋云那样散去,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兼以物喻人,感慨春光易逝,美好的年华与美好的爱情都不能长葆。作者此处写的是对于人生的思考,他把美好的年华、爱情与春梦的长短相比较,把人的聚难散易与秋云的留、逝相对照,内涵广阔,感慨深沉。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一、二两句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伤之情及对人生在世虚浮无依的感慨;三、四句,表达了对现实中美好逝去的惆怅之情;下片开始,是对上片感慨来由的具体表述;末尾两句,劝人要趁好花尚开的时候,在花间痛饮,这是对失去美与爱的巨大的痛心。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起句“燕鸿过后莺归去”写春光消逝,美好的年华与美好的爱情都不能长葆,让人感慨万千。“细算浮生千万绪”一句从客观转到主观,下片“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两句写失去美好爱情的旧事,使上下片内容自然过渡。“闻琴”指汉代的卓文君,她闻司马相如弹琴而爱慕他;“解佩”指传说中的神女,曾解玉佩赠给情人。劝人要趁好花尚开的时候,花间痛饮消愁,这是对失去美与爱的痛心。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时曹洪宾客在县界,征调不肯如法,沛先折其脚,遂杀之。由此太祖以为能。

累迁九江、东平、乐安太守,并有治迹。与督军争斗,髡刑五岁,输作未竟。会太祖出征在谯,闻邺下颇不奉科禁,乃发教选邺令,当得严能如杨沛比,故沛从徒中起为邺令。已拜,太祖见之,问曰:“以何治邺?”沛曰:“竭尽心力,奉宣科法。”太祖曰:“善。”顾谓坐席曰:“诸君,此可畏也。”赐其生口十人,绢百匹,既欲以励之,且以报干椹也。沛辞去,未到邺,而军中豪右曹洪、刘勋等畏沛名,遣家骑驰告子弟,使各自检敕。

沛为令数年,以功能转为护羌都尉。十六年,马超反,大军西讨,沛随军,都督孟津渡事。太祖已南过,其余未毕,而中黄门前渡,忘持行轩,私北还取之,从吏求小船,欲独先渡。吏呵不肯,黄门与吏争言。沛问黄门:“有疏邪?”黄门云:“无疏。”沛怒曰:“何知汝不欲逃邪?”遂使人摔其头,与杖欲捶之,而得去,衣帻皆裂坏,自诉于太祖。太祖曰:“汝不死为幸矣。”由是声名益振。及关中破,代张既领京兆尹。

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沛前后宰历城守,不以私计介意,又不肯以事贵人,故身退之后,家无余积。治疾于家,借舍儿,无他奴婢。后占河南夕阳亭部荒田二顷,起瓜牛庐,居止其中,其妻子冻饿。沛病亡,乡人亲友及故吏民为殡葬也。

(选自《三国志》卷十五,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沛先折其脚    挝:打

B. 与督军争斗      坐:因……获罪

C. 得去      逸:逃跑

D. 治疾于家,借舍    从:跟随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杨沛任新郑长时,将积藏的干椹全部献给当时去西面迎接天子但缺粮草的太祖,受到太祖赏识,等到太祖辅政,便提拔杨沛做长社县县令。

B. 杨沛之所以被起用为邺县县令,一是因为杨沛很能干,能够严格依法办事,二是因为太祖想以此报答当年杨沛献干椹救急之举。

C. 杨沛负责孟津口渡河之事时,严惩了不按规矩想要回渡的黄门,太祖认为杨沛做得很对,并没有因为黄门受辱而责罚杨沛。

D. 杨沛先后在各地做官,他一向不把私人进退之事放在心上,不肯以事求人,退休后家里没有余财,晚年住在瓜牛庐里面,贫病交加,极为潦倒。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

(2)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4.请简要概括杨沛为官做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