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  ①  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  ②   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  ③   离开儒家,可能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   ④  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况且,  ⑤   大家都走道家的路,这个社会要交给谁来担当呢?   ⑥   ,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因为  因而  如果  甚至  如    因而

B. 因为  所以  如果  以及  如果  由此观之

C. 由于  因而  要是  以及  如    由此观之

D. 由于  所以  要是  甚至  如果  因而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的运用。“离开儒家”表示假设,“不知如何安顿自己”“不知如何与人相处”之间是递进关系,“大家都走道家的路”表示假设, ⑥处表示总结,综合看来B项合适。 点睛: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注】①此时词人被贬,任杭州通判。王缄是苏轼结发妻子王弗之弟,此时王弗已归葬成都十年。②凭:烦请。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忘却成都来十载”两句中词人由眼前的王缄想起了亡妻王弗,虽是由眼前人忆已故人,但其实十年来对妻子的思念无时无刻不萦绕在词人心头。

B. “故山知好在”两句是说王缄此来,让自己知道故乡人事依旧,因而稍感宽慰。但有感于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因而又不禁悲从中来。

C. “殷勤且更尽离觞”中,“离觞”即离杯,指离别的酒宴。此句写词人借酒浇愁,排遣离怀,而面对诸多烦恼的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D. “传舍”指古时供行人临时休息、住宿的地方。词人说自己这一辈子都像在馆舍中辗转漂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郁结于心的愁苦之情。

E. 词的上片写自我悲痛心情的缘起,并扩展到不能自已的情状;下片写送别时复杂难遣的悲情。全词语言沉郁苍凉,抒情曲折委婉,令人慨叹。

2.这首词抒发的情感十分丰富,请简要赏析抒发了词人那些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

B.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

C.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

D.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B. “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C. “除”指任命、授予官职。常见的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还有“授、察、征、迁、陟、领”等。

D. “伯”是古代爵位称呼,爵位,也叫爵号,是古代皇帝对皇戚和有功劳的臣子的封赐,一般认为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 子高聪明机警,深受皇帝宠爱。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曾梦见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

C. 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 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他曾随侯安都驻扎在桃枝岭岩下,征讨敌人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陈地,伤了左颈,发髻散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