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云襟胸怀

【美】贾莱斯·凯瑟·莱斯特

“我从来就不恨北方佬,最可恨也最让人诅咒的就是那场战争……”我的姨妈贝蒂一讲起她的故事,总是用这句话开头。那时,尽管贝蒂姨妈快80岁了,但我可以想象到故事里她的容貌——刚刚20岁,长着一双亮晶晶的蓝眼睛,非常漂亮。

贝蒂姨妈完全有理由憎恨内战——南北战争。她的兄弟中有一位在葛底斯堡战场上战死,另一位当了俘虏。随后,她年轻的丈夫詹姆斯——南部邦联的一名军官——也被俘虏,关到了某地的一所不为人知的战俘营里。

9月下旬的一个热天,贝蒂家从前的奴隶郎纳来到贝蒂家,告诉她一件奇怪的事。他在查看离范·米特家半英里处的一家农舍的空房子时,听到屋里有人的低声呻吟声。他随着呻吟声来到阁楼上,发现那里有一名受伤的联邦政府士兵,在他的身边还放着一支步枪。

贝蒂姨妈跟我讲起她第一次看到那个身穿污泥斑斑的蓝军服、长着胡子的人时,她总是说:“我简直就像是步入了一场噩梦之中;令人作呕的可怕的绷带,吓人的血腥气味。孩子,那就是战争的真实写照:没有军号,没有战旗,只有痛苦和污秽,无可救药与死亡。”

贝蒂在阁楼上发现伤兵的证件,她从这些证件中得知,他是佛蒙特州的中尉亨利·比德尔,她很清楚应该把这位联邦政府军官的情况向南方邦联的军队报告。但是,她也明白自己不会那么做。她是这样向我解释的:“我一直在想,他是不是在什么地方有一位妻子等着他。”由于贝蒂的精心护理和照料,重新点燃了亨利·比德尔身上奄奄一息的生命火花。

当比德尔的体力有所恢复时,他给贝蒂讲起他在佛蒙特州韦斯·菲尔德的妻子和儿女。当贝蒂讲起她的两个兄弟和丈夫詹姆斯的情况时,比德尔也仔细地倾听着。

在山谷地带,10月的夜晚变得越来越冷。骤降的气温加剧了比德尔伤口的感染。在一个黑夜里,贝蒂果断地将比德尔搬到她自家暖烘烘的厨房上面的一个秘密阁楼上。

但在第二天,比德尔发起高烧来。贝蒂明白她必须求人帮助,否则他就会死去,所以她就去找她的私人医生、多年朋友——格雷厄姆·奥斯本。奥斯本医生仔细地为比德尔做了检查,然后摇摇头说:“几乎没什么希望了,除非能弄得到合适的药品。”“那好,”贝蒂说,“我到哈珀斯渡口的北方军队那儿去弄。”

医生惊讶地看着她说:“你简直是疯了!联邦政府军的司令部在二十英里之外。即使你去了,他们也决不会相信你的话。”“我要带上证据,”贝蒂说着,从阁楼上取下一份血迹斑斑的、上面盖有战时统帅部官方大印的证件,“这是他最后一次晋升的记录,我让他们看看这个,他们就一定会相信的。”

当她终于赶到哈珀斯渡口并找到联邦军司令官时,太阳都快落山了。 史蒂文生将军听了她的叙述,仍不相信她的话。他说:“我们已经接到比德尔阵亡的消息。”

“他还活着,”贝蒂坚持说,“但是如果他得不到清单上的这些药品,他就活不了多久了。”

“好吧,”将军最后说,“我不想为了搞清这件事,而拿一个巡逻队的生命去冒险。”他转向一个下级军官说,“你负责让范·米特太太得到这些药品。”他并不怎么理会贝蒂的感谢,却说道,“不管你讲的是真是假,你都是一位勇敢的女性。”

有了贝蒂带回的药品,奥斯本医生将比德尔从垂危中拯救出来。“我不能再这样连累你了,”比德尔对贝蒂说,“我现在身体状况已经够棒了,可以走了。” 于是他们安排由贝蒂的朋友萨姆先生用他的运货马车送比德尔回驻守在哈珀斯渡口的联邦政府军司令部。

比德尔被送往华盛顿。在那里,他把自己的经历向战时陆军部长斯坦顿作了汇报。斯坦顿给贝蒂写了一封感谢信,并签署了一项命令,要求把詹姆斯·范·米特从战俘营中释放出来。

有关文件记载,有个叫做詹姆斯·范·米特的曾经被送到俄亥俄州的一个战俘营。可是,当那些衣衫褴褛的俘虏们被带到贝蒂面前时,詹姆斯却不在其中。接着又查了几个战俘营,结果也是一无所获。后来,在特拉华堡,在靠近一排战俘的末尾处,一个高个子的士兵从队伍中走出来,蹒跚着扑向贝蒂的怀里。贝蒂拥抱着他,泪流满面。

亨利·比德尔拄着拐杖站在一旁,此时,只见他正悄然垂泪……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有删改 )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小说的题目“云襟胸怀”意为可遮云揽月的胸怀,比喻胸襟开阔。这一题目既有艺术性,也很好地表现了战争不能让人性丧失的主旨。

B. 作者笔下战争生活的选取有独特的视角,这里没有硝烟战火和苦痛,只有不同战争立场中的人们的相互救助,这是浪漫主义的手法。

C. “我一直在想,他是不是在什么地方有一位妻子等着他。”从贝蒂姨妈的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当时的普通百姓普遍存在着反战情绪。

D. 从发现比德尔的郎纳,到医治他的贝蒂、奥斯本,再到送比德尔回联邦政府军的萨姆,作者安排多人救助,突显事件复杂艰险。

E. 小说开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描写贝蒂姨妈救比德尔的经过,虽然简单,但情节波澜起伏,张弛曲折。

2.小说中贝蒂姨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采用什么手法刻画这个人物?

3.从全文看,小说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1.AE 2.①贝蒂姨妈是一个美丽善良,聪明勇敢,胸襟开阔,在战争中救助敌人,最终解救了自己丈夫的普通妇女形象。②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正面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侧面烘托有史蒂文生将军赞其勇敢以及战时陆军部长斯坦顿写感谢信,签署释放詹姆斯的命令等。 3.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戏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让人有种美好憧憬。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本题B项 “没有硝烟战火和苦痛”表述绝对化了。C项“普遍存在着反战情绪”错误,这句话表现的是普通百姓在战火中的惺惺相惜。D项“突显事件复杂艰险”错误,这些人物的安排是为了小说主旨服务的,凸显出人性之美。故选AE。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以及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以及文中的相关评价入手,对贝蒂姨妈的形象进行概括时,不仅要准确概括其“聪明勇敢”“胸襟开阔”的形象特征,还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文本作简单分析。回答塑造手法时要注意使用术语,尽可能使用书面语作答。比如本文作者刻画贝蒂姨妈这个人物的手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正面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侧面烘托有史蒂文生将军赞其勇敢以及战时陆军部长斯坦顿写感谢信,签署释放詹姆斯的命令等。 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 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 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 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比如本题,贝蒂形象要从贝蒂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以及与贝蒂相关的情节入手。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结尾作用能力。回答此类试题,找准答题角度是关键点。小说结尾的作用可以从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思考,使情节结构完整,丰满人物,凸显主题等角度作答。比如本文的结尾,“在靠近一排战俘的末尾处,一个高个子的士兵从队伍中走出来,蹒跚着扑向贝蒂的怀里。贝蒂拥抱着他,泪流满面”,而站在一旁的亨利•比德尔“正悄然垂泪……”这样的结尾具有喜剧性,在亨利•比德尔帮助下,贝蒂找到自己的亲人。文章中亨利•比德尔是敌对方的中尉,在贝蒂的帮助下脱离了生命危险。而结尾亨利•比德尔帮助贝蒂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凸显出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流亡,而泽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 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D. 迁,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很多,比如: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除:任命,授职。迁:调动官职,都指提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贾耽虽然也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但仍然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 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 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 贾耽嗜爱读书,尤其通晓地理。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见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贾耽一定向他们请教各地的风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儒家的“礼治”思想

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儒家礼乐典章制度中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范导的法治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以“礼治”为表征的儒家法治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首先,德主刑辅。这是儒家关于德刑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孔于主张“为政以德”,注重道德教化,认为德教比刑罚更有效,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认为,严刑峻罚虽然能起到威慑作用,使人们不敢犯罪、但是内心却认识不到犯罪的可耻;以道德教化人们,人们有了耻辱之心,就会自觉地避免犯罪。孔子在这里表达了这样一个看法,那就是刑罚是必要的,但是不要独尊、迷信刑罚,他的宗旨是重德轻刑。所以孔子主张,治国要“宽猛相济”,德刑相辅相成,“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最后实现“胜残去杀”“必也无讼”的理想状态。荀子提出“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提倡道德,主张少用刑罚。董仲舒明确提出“刑者德之辅”,把德与刑之间的关系明确提示出来,即德主刑辅。

其次,礼法融合。儒家的“礼”是其核心思想“仁”的道德境界的外化,“包含着西周以来所形成的整套典章制度和风俗礼仪,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君臣父子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儒家以“君臣父子”之伦理道德规定放大为人们需要遵守的国家之“礼”,“肯定礼是治国之本,规范着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政治法律的根本指导原则”。孔子重视礼之本,反对礼流于形式。“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成。”他提供“为国以礼”,认为国家政令是人们必须遵守之礼,所以失礼就要接受惩罚。在孔子这里,初步体现了礼与法相融合的倾向。真正奠定礼法融合思想基础的是荀子,他既反对儒家重视礼治而轻视法的作用,又反对法家重视法治而忽视道德的作用,而把礼与法相结合,形成了礼法并施,即“隆礼重法”的思想,开礼法融合之先河。

最后,情法互补。儒家以血缘亲情为基础,建立其宗法等级制度,主张德主刑辅、礼法融合。这一前提,肯定了人情在儒家法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儒家看来,以亲情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规定远比法律法规更为重要,“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所以儒家的法治是法中有情,情法互补,“国法的制定以伦理纲常为指导原则,同时又是伦理纲常的具体化”。在儒家看来,只有合乎人情之法才会有生命力,“法合人情则兴,法逆人情则竭”,法与人情相结合,才更易为人们所接受。只有符合人情之法才是公正的,以人情为基础的法律法规才能为人们所信服。

儒家的法治思想与法家有所不同,它极少直接讨论刑律狱讼等问题,而是以一种防患于泰然的法——“礼”法加以约束,使人们自觉地守法,而非被动地惧法.德主刑辅、礼法融合、情法互补等法治思想体现了“儒家法学的礼教中心、义务本位、家族观念、伦理法治等价值和特质”,而这正是中国法律传统中的主导精神,所以有学者认为“孔孟才是中国司法界的真正祖师,儒家学说才是中国法学的真正源头”

   (节选自《新华文摘》)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范导的法治理念可从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儒家礼乐典章制度中汲取有益的启示。

B. 儒家看来.人们需要遵守的、规范着国家根本制度的“礼”,是从“君臣父子”之伦理道德规定放大而来。

C. 中国法律传统中的主导精神,正是以“礼治”为表征的儒家德主刑辅、礼法融合、情法互补等法治思想。

D. 孔子非常注重道德教化,认为人们只要接受了儒家的道德教化,就会有耻辱之心,就会自觉地避免犯罪。

2.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儒家认为法律只有与人情相结合,才能具有生命力,才是公正的,从而真正为人们所遵守,为人信服。

B. 孔子希望以“宽猛相济”的理念来治国,最终达到教化残暴之人进而废除死刑、没有诉讼的理想状态。

C. 儒家核心思想“仁”的道德境界外化为“礼”,它包含着西周以来所形成的整套典章制度和风俗礼仪。

D. 儒家肯定人情在法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把伦理纲常作为国法制定的指导原则,法中有情,情法互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等儒家学者的法治思想基本相似,而董仲舒把德与刑之间的主辅关系明确提示出来。

B. 荀子开礼法融合之先河,主张把礼与法结合,形成了礼法并施,即“隆礼重法”的思想。

C. 因为孔孟是中国司法界祖师,儒家学说是中国法学源头,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价值。

D. 法家与儒家有所不同,多直接讨论刑律狱讼等问题,使人们被动地惧法而非自觉地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