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面是某市“循环经济开展前后居民废弃物处理措施选择情况”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写出统计结论(不得出现数字),不超过110个字。

 

答案:
循环经济开展后,废物处理措施发生显著变化。其中,采取循环利用方式处理废物的比例明显上升,而采取不利于循环经济的方式明显下降。对于循环利用措施,大多数居民选择“分类后丢弃”。可见,循环经济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效用。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情景扩写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内容,拟标题,品寓意。本题要求的是描述内容,和提出建议。描述内容要求做到客观、全面,即把所呈现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说明。考生解答此题,抓住 “循环经济开展前后居民废弃物处理措施选择情况”主题,结合表格内容,注意箭头方向,将这些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东北十里处。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B. 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C. 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D. 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E.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诗人用笔苍劲,伸缩自如,感情激昂,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