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问答问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将追骄虏,莫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平阴今厲陕西人。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 764秋率兵西征,击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
1.(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应当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考虑,即:夜晚、秋风、汉关、朔云、边月、西山等。结合注释信息“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千多人”,这些景象和意象渲染了战争气氛,预示一场大战即将到来临。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切入角度为莫字,一个不要显示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然后再具体分析每一句的意义。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推荐试题

文言文阅读

张良奇遇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1.下列加横线的词语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一老父,衣hè,粗布短衣

B.孺子núzǐ,孩子,年轻

C.qiáng,勉强

D.长跪鞋子这里作动词用,替老人穿鞋

2.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有一父,名词作动词用,穿

B.良尝闲从容游下邳圯上名词作状语,修饰

C.良殊大惊,随名词作动词用

D.良因跪曰:。”名词作动词用,怪异

3.下列各组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的一组是  

A.良殊大惊,随目   常习诵读之

B.读此则王者师矣   君家妇难为

C.直坠      其还

D.长跪履之      因势利导

4.下列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黄石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时,鞋掉到了桥下。老人是故意这样做的。

B.老人把鞋子掉下桥去,又要张良下去取回来。张良认为这是在戏弄他,很生气,几乎要动手打老人。

C.张良因为看到老人年纪大,只好强忍着走下桥去取鞋。

D.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张良按照老人的话,一连三天早早地来见老人,而且一天比一天来得早,以此来表示白己的诚心。

C.因为看到老人年纪大只好走下桥去取鞋。

D.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张良按照老人的话,一天早早地来见老人而且一天比一来得早,以此来己的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