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少好学明经,著名节,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度太奢,刑罚太深,赋敛太重,宜以俭约先下。为大夫二岁余,丞相习直,光禄大夫,守右扶风。数月,上知胜非拔烦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

后岁余,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不道”。下将军中朝者议,左将军公孙禄等十四人皆以为嘉应迷国不道法。胜独书议曰:“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日暮议者罢。明旦复会,左将军禄问胜:“君议亡所据,今奏当上,宜何从?”胜曰:“将军以胜议不可者,通劾之。”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

后数日,复会议可复孝惠、孝景庙不,议者皆曰宜复。胜曰:“当如礼。”常复谓胜:“礼有变。”胜疾言曰:“去!是时之变。”常恚,谓胜曰:“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胜称病笃,辄推不受。曰:“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

(选自《汉书·列传第四十二》)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

B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

C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

D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茂才:即“秀才”。西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

D.迁、徙: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官职。左迁,指降低官职,也说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右迁,指升任官职;徙,指一般的官职调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龚胜忠于汉朝,坚决不事二主。王莽篡汉后,他屡次称病,拒不接受新朝授予的高官, 最终绝食而亡,以死明志,令人感佩。

B龚胜好学通经,名重一时。年轻时被举荐为秀才,后又被何武、阎崇推荐,连哀帝对他也早已闻名;王莽篡位后也多次召他为官。

C.龚胜为官刚正,敢于直言进谏。他关心民生,担任谏官时多次上书批评时弊,提倡俭约,揭露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因此得罪皇帝。

D.龚胜敢于坚持己见,不愿随波逐流。在讨论王嘉误国乱法及是否恢复孝惠、孝景祠庙问题时,他表达不同意见,甚至与人发生争执。

4.将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2)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答案:
1.B 2.C 3.C 4. (1)(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人)吗?你想有点与众不同,在外借此博得名声,你不过是申徒狄一类的人罢了! (2)我蒙受汉家深厚的恩德,没有什么用来报答,如今年老了,很快就要入土,按照道义难道可 以用一身侍奉二主,到地下去见原来的主子吗? 【解析】 1. 试题分析: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这句话的大意是:王嘉本性邪恶,他所推举的人多为贪婪残暴的官吏。他位列三公,不能调和阴阳,许多事情都废弃了,罪过都在于他。他犯了迷国之罪毫无疑问,不过,这次推举梁相等人,不算什么大过错。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名词(包括专有名词)、动词进行断句,比如“嘉”“贪残吏”“三公”“诸事”“相”。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C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C项,“西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有误;“西汉”改为“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皇帝。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担任谏官时多次上书批评时弊,提倡俭约,揭露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因此得罪皇帝”错误,选项对应的文字在文章第一段,文中是说“为大夫二岁余,迁丞相习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数月,上知胜非拔烦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可见龚胜“揭露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并因此得罪皇帝”并非是在担任谏官时,而是在担任光禄大夫之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何若”,“若何”,像什么;“采名”,博得名声;“属”,一类。第二句中,“厚恩”, 深厚的恩德;“无以”,固定搭配,没有用来……的;“义”,名词作状语,按照道义。同时要关注句中的人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比如“我”“君”“申徒狄”“吾”“汉家”“旦暮”“二姓”“故主”。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龚胜字君宾,楚国人。少年时爱好学习精通经义,以有节操而闻名于世,担任郡吏。后来被州里举荐为秀才,任重泉县令,因病辞官。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推荐龚 胜,哀帝在做定陶王时就已听说他的名声,于是征召他为谏大夫。龚胜身居谏官期间,多次上书求见,陈述百姓贫苦,盗贼众多,官吏不良,世风淡薄,灾异屡现,不能不担忧警醒。国家规制用度过于宽奢,刑罚过于严峻,赋敛过于苛重,应该以节俭宽大表率天下。任谏大夫两年多,升任为丞相司直,调任为光禄大夫,担任右扶风太守。几个月后,皇上了解到龚胜不是善于处理繁冗政务的人才,于是又让他做光禄大夫。龚胜指责董贤惑乱朝纲制度,因此违逆了皇上的旨意。 一年多后,丞相王嘉上书推荐原来的廷尉梁相等人,尚书弹劾王嘉“说话随便,不负责任,迷惑国人,欺蒙皇上,是大逆不道”。皇帝将此奏章下发让朝中将军大臣们讨论,左将军公孙禄等十四人都认为王嘉确实犯了迷国不道之罪。只有龚胜上书说:“王嘉本性邪恶,他所推举的人多为贪婪残暴的官吏。他位列三公,不能调和阴阳,许多事情都废弃了,罪过都在于他。他犯了迷国之罪毫无疑问,不过,这次推举梁相等人,不算什么大过错。”傍晚时分,讨论结束。第二天又继续讨论,左将军公孙禄问龚胜:“你昨天的议论没有根据,今天要将讨论结果上报皇上,你最后决定服从哪种意见呢?”龚胜说:“将军如果认为我的意见不恰当,就连我一起弹劾好了。”博士夏侯常看到龚胜与公孙禄之间的谈话不愉快,就起身到龚胜跟前对他说:“应当按照尚书奏章所言。”龚胜用手推搡夏侯常说:“走开!” 几天后,众大臣又聚会讨论是否可以恢复孝惠帝孝景帝祠庙的问题,与会者都说应当恢复。龚胜却说:“应当遵循礼制。”夏侯常又对龚胜说:“礼制也是有所变化的。”龚胜立刻反驳说:“走开!是时势变了。”夏侯常生气,对龚胜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人)吗?你想有点与众不同,在外借此博得名声,你不过是申徒狄一类的人罢了!” 王莽篡夺国家政权后,派五威将帅巡视行天下风俗,将帅亲自捧着羊、酒去问候龚胜。第二年,王莽派使者前去任命龚胜为讲学祭酒,龚胜推说有病而不应召。过了两年,王莽又派使者捧着盖有玉玺的诏书和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前往龚胜的乡里拜他为官。使者想让龚胜起身迎接,长时间地站在门外,龚胜推说病重,就是推辞不接受。说:“我蒙受汉家深厚的恩德,没有什么用来报答,如今年老了,很快就要入土,按照道义难道可以用一身侍奉二主,到地下去见原来的主子吗?”说完,就不再开口饮食,拖延到十四天后死去,死时七十九岁。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土司制度的历史传奇

陈绍举

土司制度的源头是两汉时期的羁縻制度【注】。汉朝推行的羁縻郡县制到了唐朝改为羁縻州府县制,此时,中央王朝开始让地方土著中的贵族担任羁縻州府县的首领,给予各种官职名号,为元朝土司制度中官阶的设立开创了先例。

元朝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当时只在四川、湖广、云南等行省设置土司机构。明朝是土司制度完善的时期,明袭元制并大为开拓,将土司制度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政治制度。明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建立土司区、遍设土司,土司制度已成为明朝统治西南诸民族的主要制度。清朝是土司制度走向衰微的时期。清初土司的数目和分布与明末基本相同,但土司区的大小、土司区的分布和制度都发生了变化。如土司管辖区的缩小、土司势力的减弱、贡赋制度的严密、征调的频繁、奖惩的严厉以及对土司的各种控制等。

土司制度由中央王朝对西南各少数民族首领封以官爵,让其世袭统治原有的各民族人民,中央王朝只通过各民族的首领进行间接的统治;同时又规定各民族首领必须承认其辖境是中央王朝统治下的一部分,听从中央王朝的征调,按期缴纳一定的贡赋,承担一部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义务。

土司制度比羁縻制度更加严密。我国西南各少数民族经过与汉、唐、宋各代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不断往来,社会发展很快,元朝在总结汉、唐、宋各朝羁縻统治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为了克服羁縻统治下各少数民族地区形同独立王国的弊端,开始改革羁縻制度:设立各种土司职务,任用各级土司土官,规定土司义务。

土司既是当地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当地的大领主,掌握着治理辖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诉讼、刑罚等大权。土司在政治上依靠中央王朝,册封世袭,划疆分治;军事上实行土兵制度,以种官田、服兵役的方式把农奴组织成土司武装,维持土司统治和供中央王朝征调;在经济上,土司是辖境土地的所有者,实行劳役地租、实物地租等经济剥削;文化教育方面,土司不准土民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

土司制度在产生的初期无疑是进步的,它适应了当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土司制度建立后,西南各少数民族在一段时间内与中央王朝保持了相对和平友好的关系,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统一更加牢固,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土司制度的建立也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土司定期朝贡以及进朝受职,驿站的设置和道路修通,大规模的移民屯垦,使西南各少数民族与内地的来往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土司制度的建立还促进了汉文化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土司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动摇了土司制度的统治;与此同时,土司又日益与中央王朝对立,这种有损于中央王朝国家统一的行为自然是不能被容忍的,特别是经过雍正、乾隆两朝的大力“改土归流”后,土司制度已经大大衰落。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18期,有删改)

【注】羁縻制度:我国古代统治者用以笼络少数民族使之不生异心的一种地方统治制度。羁縻,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索隐》“羁,马络头也。縻,牛缰(牛绳)也”,引申为“笼络控制”之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司制度的衰败是因为土司制度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当地人民群众不断的反抗斗争,以及土司与中央王朝的日益对立。

B.羁縻制度是土司制度的初始阶段,起源于两汉时期,到唐代发展为羁縻州府县制,此时的中央王朝开始让土著中的贵族担任羁縻州府县的首领。

C.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间接统治的管理制度,这些少数民族的首领接受中央王朝的爵位,服从中央的管理,统治当地原有的民众。

D.土司是西南少数民族中某一个区域的大领主,是当地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他们依靠中央王朝划疆分治,由中央王朝册封的爵位还可以世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土司制度的建立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对西南各少数民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促进了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文化的发展。

B.唐朝的羁縻州府县制任命西南少数民族中的贵族担任首领并授予他们各种官职名号的方法为元朝土司制度中官阶的设立开创了先例。

C.清朝的结束也伴随着土司制度的终结,虽然清初土司的数目和分布与明末大致相同,但其他情况发生变化,以致到了清末土司制度彻底消亡。

D.元朝的土司制度是在总结汉、唐、宋的羁縻制度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是为了克服羁縻制度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形同独立王国的弊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司制度在最开始是进步的,适应了当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保持了中央王朝与当地的和平友好关系,巩固了边疆的统一。

B.明朝沿袭元朝的土司制度并大力发展、完善,最终使土司制度成为一种完整的政治制度,成为明朝统治西南各少数民族的主要制度。

C.土司接受中央王朝任命的同时也承担了相关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听从中央王朝的征调,按期缴纳规定的贡赋,还承担政治、经济、军事等工作。

D.土司是土地的绝对拥有者,掌握着辖境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大权,也有诉讼、刑罚的权力,对辖境民众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梁启超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部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中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的好友汤觉顿前往 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 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 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便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便怎样!”梁 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了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粱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地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的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 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现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之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他变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而不肯安于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B.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身赴虎穴,这一行动不仅体现出他的大勇,也体现出他的大仁。

C.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

D.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

E.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的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

2.梁启超的“大 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3.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

4.梁启超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生活”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