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罗马尼亚】扬·伯耶舒

有许多好奇的读者曾问我,我作品中的那些人物是怎么挖掘出来的,我从哪里搜集到了素材,获得了灵感。我的回答简单而又干脆:主要来源于生活。我只要去大街上走几小时,衣袋中就会装入一个新的题材,这篇文章的人物马上就要出现了。

前几天,当我带着自己的小狗散步时,我在伊科阿纳公园中碰到了这个人物。我的小狗名叫乔尼,是只鬈毛狗。它很讨人爱,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占据的那张长椅上,很快就坐上了一位肤色略黑、服饰考究的中年妇女。

她先是逗我的小狗,而后又同我聊了起来。我们闲谈中涉及的问题,总的来说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例如什么气候啊、土豆生长情况啊、足球比赛啊、动物啊。她的用意在于突然地向我提出一个令人忐忑不安的问题:我是否幸福。“很难说清,”我红着脸说,像个害羞的少年,“我认为首先应该讨论一下。”“那还用说,”她答道,“既然您对幸福有自己的见解,请您说来听听。”“不行,”我回答说,“我并没有准备谈这个问题。另外,我甚至连幸福的基本含义都弄不清,对此我还在继续思考。”

一下子我对此人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我愿意同她聊下去,尽管我的小狗冻得直打寒战。在这儿我是否能为我的小说找到个人物?我心里暗自盘算,让我试试。

“您是否幸福呢?”我以她刚才问我的问题反问她,当然是想激激她。

“先生,”她说,“我非常感谢您提出的问题。每天傍晚我都到这个公园里来,我并不只是需要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新鲜空气打开窗户就能呼吸到。我到公园里来是因为我迫切需要同人们接触,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很少有人,男的或女的,有兴趣问我是否幸福。我想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好吧,我可以坦率地告诉您,我不幸福。在我的童年我曾有过幸福,那时父母视我为掌上明珠,我脸颊上印满了他们成百上千个吻,他们说我就是他们生活中的幸福。可随即我就发现,他们爱我只是因为我是个健康的人。当他们见我病了,就不再爱我了。”

“什么病?”我怯怯地问。

“噢,是一种很怪的病,几乎没人晓得这种病,我也不愿谈起它,尽管现在我已经痊愈了。不过,我还是满足您的好奇心。我得的这种病的表现就是不懂得什么叫隐喻,也就是说不能按隐喻的真正意思去做。我只会照隐喻的表面意思去做。给您解释一下。”

“请您说下去。”我惊奇地怔住了。

“比如,妈妈对我说:‘你去套套你哥哥的话,看看他这头小驴都干了什么。’我就试着去查找哥哥的心思,结果在家里搅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更不要提一天人家叫我去缠住某人,我竟把那人搞得心烦意乱了。最后,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的病给父母找了许多麻烦。于是他们就开始虐待我,骂我,惩罚我。为此,我小时候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在外边流浪了很多年。我是那样的孤独,没有哪个人能理解我…

她的自述颇带有书面语言的特点。正当我对这个人的兴趣正浓,急切盼望听到下文时,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位警察,他很客气地对这个女人说:“您跟我来一下。”   

我竭力抗议,但得到的只是严厉的劝告:“您不要多管闲事!”  

没办法,我只好夹起小狗回家了。我向妻子十分愤慨地讲述了我的遭遇。   

“你知道吗?”我像野兽似的吼叫,“那个警察掠夺了我的人物!正当她要给我谈些最能征服人心的问题时,却被那混账警察给掠走了。我要控告他!”

电话铃响了。我妻子接了电话。她听了一会儿,把电话挂了,然后用这样一句不能令人相信的话扑灭了我的激情:“傻瓜,快去警察局取你的钱包!

(选自2012年4月版《外国小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我”坚定认为,作家创作时产生的灵感、写故事所用的素材和塑造的人物形象,主要来源于生活。这种认识为“我”在寻找人物时做了铺垫。 

B.“我”对那个中年妇女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的原因是,闲谈中涉及了十分广泛的问题,如气候、土豆、足球比赛、动物等。  她对“我”产生兴趣的原因是我的小狗。

C.“我”与中年妇女谈“幸福”各有目的:“我”想找写作的素材,为自己的小说找到个人物;中年妇女要吸引我的注意力,以达到偷窃的目的。 

D.警察听到那妇女的话颇带有书面语言的特点,识出了她的破绽,认为她的言行不符合其身份,便把她带到了警察局。 

E.作品的结尾颇有欧·亨利的味道,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那个妇女含糊其辞地说起她的“病”,已为结局埋下了伏笔。

(2)小说中三次写到“狗”,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中的“我”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4)小说写的是关于“偷窃”的故事,却不以“偷”为题,而以“人物”为题,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合适?请你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案:
(1)答E 给3分,答C 给2分,答A 给1分;答B 、D 不给分。 (2) 第一次写狗“很讨人爱”,引出了“那个服饰考究的中年妇女”为下文故事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次写狗“冻得直打寒战”,从侧面烘托“我对此人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推动情节发展: 第三次写狗,通过“我”的一“夹”细节描写,充分表达了“我”对警察把那位妇女带走的愤慨之情 (3)①待人诚恳,但也容易轻信别人。 ②充满自信,但也自以为是,处事不冷静。 ③惯于挖掘生活,但对生活的了解是肤浅的。 (4)示例一:以“人物”为题更合适。 ①“人物”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是对小说情节的高度概括。小说讲述的就是“我”对人物的寻找探索过程,同时也是那位妇女把“我”当成她的“人物”(实际上是“猎物”)的逐步捕获的过程。可以说, 小说的情节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 ② 以“人物”为题内涵丰富,为人物形象制造出一种绝妙的讽刺效果。“我”把那位妇女当成可进入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观察、思考,而那位妇女却把“我”当成“人物”猎获了;“我”怪警察掠走了“我”的“人物”,而警察却帮“我”追回了钱包,给“我”以辛辣的讽刺。以“我”所标榜的来源于生活的“人物”为题,恰能很好地突出“我”在现实生活中的幼稚无知,进而深化了主题。 ③从读者接受角度看,以“人物”为题,更能吸引读者,表意含蓄,耐人寻味,让人忍俊不禁。 通过以上比较看出,“人物”做标题更好,“偷”就过于浅白平淡了。 示例二:以“偷”为题更合适。 ①以“偷”为题能够更准确直接地概括小说要表达的真正内容,“我”设法在中年妇女那里“偷”素材,她设法在“我”这里偷钱包。 小说展开的就是这样同时发生的“偷”的过程。 ②便于揭示小说要表达的深刻内涵:我们用大量心力求取的事情往往会偷走我们对其他事情的关注,对生活的认识也不是一干容易的事情 ③在读者接受的角度上,“偷”作为标题能够制造悬念,直到最后谜题揭晓,读者都能保持很强的探求欲望。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偷”做标题更好,“人物”就显得晦涩难解了.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读后可知,选项主要涉及表现手法的知识点,分析时,应根据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差别,A 项不够准确,“我”的这种认识态度为后来自己被偷做了铺垫。B 项,她对“我”产生兴趣的原因是我的钱包;D 项,无中生有。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小说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作答时,先在文中找出三次写“狗”的句子,然后逐一进行分析。从“我的小狗名叫乔尼……正因为如此,在我们占据的那张长椅上,很快就坐上了一位肤色略黑、服饰考究的中年妇女”中,可分析出其作用是引出那个“服饰考究的中年妇女”。从“我”很愿意同她聊下去,尽管我的小狗冻得直打寒战”中,可得知第二次写狗是为了突出“我”此时的心理。第三次写狗时,一个“夹”字体现了“我”的愤慨之情。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分析情节的作用总的来说主要从它与刻画人物、情节展开、表现主题的关系上考虑。 小说情节作用一般从以下方面分析: ①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如突出人物个性,展示人物的精神品格。 ②从情节与上下情节的关系考虑,如创造悬念;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对比;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③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④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作答此类题,应结合文中对“我”的描写来分析“我”的性格特点。“我”坐在公园里,跟一个陌生的妇女天南地北地聊起天来,当那妇女十分想听一听“我”对幸福的看法时,“我”就立刻对她感兴趣起来并暗自盘算,是否为小说找到了一个人物。这表现了“我”喜欢与人闲谈,但满足于对生活表面的了解。“我只要去大街上走几小时,衣袋中就会装入一个新的题材,这篇文章的人物马上就要出现了”表现了“我”的自信。当那妇女含糊其辞地说起她的“病”时,“我”信以为真,表明“我”容易轻信别人。当警察把那位妇女带走时,“我”没意识到自己上当,反而抗议警察掠走了“我”的“人物”,这表现了“我”自以为是、处事不冷静的性格特点。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1.分析人物形象:①关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提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2.刻画人物的手法:①正面、直接描写,如肖像、神态、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等;②对比、衬托或烘托。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或烘托。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作作答时,不管持什么观点,都要结合文本探究,本题可从三个方面寻找理由:一是“我”的自以为是与被偷事实对比;二是“我”与那位妇女对比;三是“我”与警察的对比。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典例拓展】标题比较探究 例:2009年浙江卷《魔盒》: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以“魔盒”为题更合适。理由: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形象生动,具有象征意味。 参考答案二: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理由:①贝格斯太太是全文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小说中人物关系单纯,以此为题,更能紧扣中心;③外国经典作品常以人物姓名为题。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偕少从种放学于终南山,举进士,释褐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再调汉州军事判官。

在官,数上书论时政,又上所著文论。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富民陈氏女选入宫,将以为后,偕复上疏谏上。以尚书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马季良以罪斥置滁州,自言得致仕。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又数论升降之弊,仁宗嘉纳之。明年,丁母忧,愿终制,不许。

及元昊入寇,密诏偕选强壮万人,策应麟、府。偕奏:“出师临阵,无纪律则士不用命。今发农卒赴边,虑在路逃逸及临阵退缩。不禀号令,请以军法从事。”诏如所请。并人大惊畏。有中官预军事素横,前帅优遇之。偕至,一绳以法,命率所部兵从副总管赴河外,戒曰:“遇贼将战,一禀副总管节度。”中人不服,捧檄诉。偕叱曰:“汝知违主帅命即斩首乎?”监军怖汗,不觉堕,翌日告疾,未几遂卒。于是军政肃然。

偕在并州日,尝论《八阵图》及进神盾、劈阵刀,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盾。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元昊乞和而不称臣,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累劾奏:“偕职为从官,不思为国讨贼,而助元昊不臣之请,罪当诛。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

偕性刚而忠朴,敢为大言,数上书论天下事,议者以为迂阔难用。

(节选自《宋史·杨偕》,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B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C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D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指脱去贫民衣服,喻始任官职。褐是粗布衣服,古代贫民服褐,因此,褐常代指贫民。《廉颇蔺相如列传》有“乃使其从者衣褐”之句。

B.文中河外,指黄河以北地区。与此相对的是“河内”,《寡人之于国也》中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起诉与河内。”

C.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项脊轩志》中记述“顷之,持一象笏至。”

D.章,也叫疏、奏,与“表”是同一类文体,是古代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陈情表》《出师表》都属于这种文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偕敢于直谏。郭皇后被废和陈氏女被选入宫,杨偕均冒死劝谏;还多次上书论述时政和官员升降任用的弊端。

B.杨偕治军从严。在策应麟、府两地时,杨偕对干预军事、不服调遣的监军进项严格训诫,致使监军惊慌失措,不几天死去。

C.杨偕精通阵法。杨偕在并州的时候,曾钻研过《八阵图》且进献神楯、劈阵刀,皇帝推广这种阵法将元昊打败。

D.杨偕审时度势。杨偕认为,朝廷连年征战,国家势力日渐衰落,元昊不愿称臣,可暂时答应其要求,慢慢谋划消灭他的办法。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

(2)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节日之魂在人心

余荣华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与父亲节相连。一中一洋,两个节日,让小长假分外热闹。

先看端午节。粽子的“甜咸之争”,如同豆腐脑的“甜咸之争”一样,一直是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每至端午,必然兴起。今年端午,又多了一个“能否互祝快乐”的新争议。有文章说,端午本是个祭祀节日,是个悲壮日子,不宜“互祝快乐”。一时网络转发,众人瞩目。

再看父亲节。舶来的节日流行开来,对父爱的颂扬和感恩,在这一天里席卷网络。平素不善对至亲表达情感的国人,找到了一个契机,在微博微信上回忆与父亲相处的细节,秀出父亲最帅的照片,离家远行者则感慨一年难见父母几面。但网络毕竟取代不了现实,有人戏谑地说:“网上孝子多,父亲不上网。”

冷静想想,端午“快乐之议”大可不必。端午节源自祭祀或源自辟邪的说法古已有之,人们至今每到端午总会想起爱国忧民、怀石投江的屈原,褒扬其精神,称颂其才华。但这并不妨碍端午成为一个值得庆贺的节日,热闹的龙舟和美味的粽子,从来就是孩童的最爱,宋代苏轼诗句即称端午为“佳节”,道一声“快乐”又何妨。

至于甜粽子、咸粽子一定要分出高低,辨明正宗的“甜咸之争”,更属无趣。大江南北,各地特色物产、饮食习惯不同,粽子从外包装到馅料品种“各有所爱”,自然正常。有专家介绍,最早人们只用白米包粽子,无所谓甜咸,直到明代之后才出现馅料。

粽子从不咸不甜到有咸有甜,端午从祭祀辟邪到欢乐节日,正说明传统节日在与现实的互动中,实现了源远流长的代代传承,也随岁月流转推陈出新。尽管各地龙舟样式有不同,粽子馅料不一样,但每至端午,粽香飘南北、千江竞龙舟,正是中华文明厚重和丰富之体现。

节日之魂在人心。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无论在哪里,无论是否吃了粽子、赛了龙舟,想到最多的是家人,是祈福的传说,是屈原上下求索的历史,是“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这种共同的情感,决定了我们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属性。

父亲节亦是如此。中国人极重孝顺之道,但向来缺乏对父母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习惯。父亲节、母亲节的流行,正补上了这一缺憾。在这一天里,有回顾、有思索、有表达,人们对于“如何做好儿女”“如何当好父母”,必会有新的感悟。当这种感悟不止于网络、不止于当日,“孝道”也会增添新的内涵。

在这种意义上,将各种“洋节”的流行视为洪水猛兽,大可不必。更需关注的是,怎样让传统节日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我们已经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和春节一起正式列入法定公休节日。但如何将传统节日的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对接民众内心的情感需求,还需更多努力。

(《 人民日报 》(2015年07月02日 )

1.下列各项关于“端午节”以及引发的争议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 端午节时粽子的“甜咸之争”一直是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而今新增了“能否互助快乐”的争议,这一争议则让网络跟着热闹起来。

B. 有人认为端午本是个祭祀节日,是个悲壮的日子,不宜“互祝快乐”;但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道一声“快乐”也无妨。

C. 端午节粽子的“甜咸之争”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人们起初只用白米包粽子,无所谓甜咸,明代出现馅料后才出现“各有所爱”的现象。

D. 端午节时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祈福的传说,是“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正是这种共同的情感,决定了我们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端午节与父亲节这两个节日一中一洋,都颇受人们青睐,端午节能够增强国人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父亲节则表现出亲情孝顺的特征。

B.父亲节时,不善对至亲表达情感的国人,通过在网络上回忆与父亲相处的细节,表达对父亲的颂扬和感恩,获得了暂时的心理安慰。

C.古有端午节源自祭祀和源自辟邪的说法,因此才华横溢的屈原爱国忧民、怀石投江让人们至今每到端午便以各种形式对其进行褒扬。

D.文中不支持将各种“洋节”的流行视为洪水猛兽的做法,认为大可不必这样,同样认为在新的时代更应该关注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对端午的认识很冷静,根据宋代苏轼诗句即端午节为“佳节”,是孩童的最爱这些角度,认为热闹的龙舟和美味的粽子值得“快乐”。

B.作者认为,端午从祭祀辟邪到欢乐节日,表现了传统节日和现实的互动,也表明传统节日能够在源远流长的代代传承中不断推成出新。

C.作者看来,虽然我们已经将端午节作为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列入法定公休节日,但这些节日仍未能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也没有对接民众内心的情感需求。

D.作者认为父亲节、母亲节的流行可以弥补一些缺憾,认为人们对于“如何做好儿女” “如何当好父母”的新感悟会为“孝道”增添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