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达了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2)《庄子•逍遥游》指出“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3)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答案:
(1)从此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叩”“拨”。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偕少从种放学于终南山,举进士,释褐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再调汉州军事判官。

在官,数上书论时政,又上所著文论。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富民陈氏女选入宫,将以为后,偕复上疏谏上。以尚书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马季良以罪斥置滁州,自言得致仕。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又数论升降之弊,仁宗嘉纳之。明年,丁母忧,愿终制,不许。

及元昊入寇,密诏偕选强壮万人,策应麟、府。偕奏:“出师临阵,无纪律则士不用命。今发农卒赴边,虑在路逃逸及临阵退缩。不禀号令,请以军法从事。”诏如所请。并人大惊畏。有中官预军事素横,前帅优遇之。偕至,一绳以法,命率所部兵从副总管赴河外,戒曰:“遇贼将战,一禀副总管节度。”中人不服,捧檄诉。偕叱曰:“汝知违主帅命即斩首乎?”监军怖汗,不觉堕,翌日告疾,未几遂卒。于是军政肃然。

偕在并州日,尝论《八阵图》及进神盾、劈阵刀,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盾。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元昊乞和而不称臣,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累劾奏:“偕职为从官,不思为国讨贼,而助元昊不臣之请,罪当诛。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

偕性刚而忠朴,敢为大言,数上书论天下事,议者以为迂阔难用。

(节选自《宋史·杨偕》,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B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C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D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指脱去贫民衣服,喻始任官职。褐是粗布衣服,古代贫民服褐,因此,褐常代指贫民。《廉颇蔺相如列传》有“乃使其从者衣褐”之句。

B.文中河外,指黄河以北地区。与此相对的是“河内”,《寡人之于国也》中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起诉与河内。”

C.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项脊轩志》中记述“顷之,持一象笏至。”

D.章,也叫疏、奏,与“表”是同一类文体,是古代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陈情表》《出师表》都属于这种文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偕敢于直谏。郭皇后被废和陈氏女被选入宫,杨偕均冒死劝谏;还多次上书论述时政和官员升降任用的弊端。

B.杨偕治军从严。在策应麟、府两地时,杨偕对干预军事、不服调遣的监军进项严格训诫,致使监军惊慌失措,不几天死去。

C.杨偕精通阵法。杨偕在并州的时候,曾钻研过《八阵图》且进献神楯、劈阵刀,皇帝推广这种阵法将元昊打败。

D.杨偕审时度势。杨偕认为,朝廷连年征战,国家势力日渐衰落,元昊不愿称臣,可暂时答应其要求,慢慢谋划消灭他的办法。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

(2)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节日之魂在人心

余荣华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与父亲节相连。一中一洋,两个节日,让小长假分外热闹。

先看端午节。粽子的“甜咸之争”,如同豆腐脑的“甜咸之争”一样,一直是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每至端午,必然兴起。今年端午,又多了一个“能否互祝快乐”的新争议。有文章说,端午本是个祭祀节日,是个悲壮日子,不宜“互祝快乐”。一时网络转发,众人瞩目。

再看父亲节。舶来的节日流行开来,对父爱的颂扬和感恩,在这一天里席卷网络。平素不善对至亲表达情感的国人,找到了一个契机,在微博微信上回忆与父亲相处的细节,秀出父亲最帅的照片,离家远行者则感慨一年难见父母几面。但网络毕竟取代不了现实,有人戏谑地说:“网上孝子多,父亲不上网。”

冷静想想,端午“快乐之议”大可不必。端午节源自祭祀或源自辟邪的说法古已有之,人们至今每到端午总会想起爱国忧民、怀石投江的屈原,褒扬其精神,称颂其才华。但这并不妨碍端午成为一个值得庆贺的节日,热闹的龙舟和美味的粽子,从来就是孩童的最爱,宋代苏轼诗句即称端午为“佳节”,道一声“快乐”又何妨。

至于甜粽子、咸粽子一定要分出高低,辨明正宗的“甜咸之争”,更属无趣。大江南北,各地特色物产、饮食习惯不同,粽子从外包装到馅料品种“各有所爱”,自然正常。有专家介绍,最早人们只用白米包粽子,无所谓甜咸,直到明代之后才出现馅料。

粽子从不咸不甜到有咸有甜,端午从祭祀辟邪到欢乐节日,正说明传统节日在与现实的互动中,实现了源远流长的代代传承,也随岁月流转推陈出新。尽管各地龙舟样式有不同,粽子馅料不一样,但每至端午,粽香飘南北、千江竞龙舟,正是中华文明厚重和丰富之体现。

节日之魂在人心。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无论在哪里,无论是否吃了粽子、赛了龙舟,想到最多的是家人,是祈福的传说,是屈原上下求索的历史,是“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这种共同的情感,决定了我们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属性。

父亲节亦是如此。中国人极重孝顺之道,但向来缺乏对父母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习惯。父亲节、母亲节的流行,正补上了这一缺憾。在这一天里,有回顾、有思索、有表达,人们对于“如何做好儿女”“如何当好父母”,必会有新的感悟。当这种感悟不止于网络、不止于当日,“孝道”也会增添新的内涵。

在这种意义上,将各种“洋节”的流行视为洪水猛兽,大可不必。更需关注的是,怎样让传统节日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我们已经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和春节一起正式列入法定公休节日。但如何将传统节日的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对接民众内心的情感需求,还需更多努力。

(《 人民日报 》(2015年07月02日 )

1.下列各项关于“端午节”以及引发的争议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 端午节时粽子的“甜咸之争”一直是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而今新增了“能否互助快乐”的争议,这一争议则让网络跟着热闹起来。

B. 有人认为端午本是个祭祀节日,是个悲壮的日子,不宜“互祝快乐”;但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道一声“快乐”也无妨。

C. 端午节粽子的“甜咸之争”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人们起初只用白米包粽子,无所谓甜咸,明代出现馅料后才出现“各有所爱”的现象。

D. 端午节时吃粽子、赛龙舟,都是祈福的传说,是“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正是这种共同的情感,决定了我们身为炎黄子孙的民族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端午节与父亲节这两个节日一中一洋,都颇受人们青睐,端午节能够增强国人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父亲节则表现出亲情孝顺的特征。

B.父亲节时,不善对至亲表达情感的国人,通过在网络上回忆与父亲相处的细节,表达对父亲的颂扬和感恩,获得了暂时的心理安慰。

C.古有端午节源自祭祀和源自辟邪的说法,因此才华横溢的屈原爱国忧民、怀石投江让人们至今每到端午便以各种形式对其进行褒扬。

D.文中不支持将各种“洋节”的流行视为洪水猛兽的做法,认为大可不必这样,同样认为在新的时代更应该关注传统节日发扬光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对端午的认识很冷静,根据宋代苏轼诗句即端午节为“佳节”,是孩童的最爱这些角度,认为热闹的龙舟和美味的粽子值得“快乐”。

B.作者认为,端午从祭祀辟邪到欢乐节日,表现了传统节日和现实的互动,也表明传统节日能够在源远流长的代代传承中不断推成出新。

C.作者看来,虽然我们已经将端午节作为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列入法定公休节日,但这些节日仍未能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也没有对接民众内心的情感需求。

D.作者认为父亲节、母亲节的流行可以弥补一些缺憾,认为人们对于“如何做好儿女” “如何当好父母”的新感悟会为“孝道”增添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