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王沂孙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苔,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注】

中庵:王沂孙的朋友。

东皋:指中庵寓居之地。

成秋苑: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中有梨花落尽成秋苑的诗句。

抚乔木、年华将晚:《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金城见以前亲手所种之树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泣然流泪。

1.词作开头泛孤艇、东皋过遍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答案:
1.①照应标题。“泛孤艇、东皋过遍”写乘孤艇旧地重游,紧扣词作标题中的“重过中庵故园”。 ②暗示词人情感。“孤艇”之“孤”点明词人孤身一人重游,流露出独自重访故地的落寞;“东皋过遍”之“遍”字说明词人足迹遍至东皋,流连徘徊,表达出词人对此地的深情。 ③引领下文。与下文“欲寻前迹”相照应,为下文的描写、叙事、抒情做了铺垫。 2.①对比。昔日与友人欢游,园内环境清幽雅致;今日词人独游,园内环境萧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世事沧桑之感和词人对往昔的留恋。 ②虚实相生。追忆昔游是想象,是虚写;今之重游寻迹,故园萧条,是实写。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孤寂惆怅的情怀。 ③寓情于景。无论是眼前“秋苑”的萧条之景,还是昔日“绿阴门掩”的景色,无不寄寓着词人恋昔怀人伤今的情感。 ④用典。“成秋苑”化用李贺“梨花落尽成秋苑”诗句,“抚乔木、年华将晚”暗用《世说新语·言语》中桓温的典故。典故的运用,既加深了词作的意蕴,更丰富了词人的情感。 【解析】 1.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对语句的作用的分析。答题步骤先分别概括两句景色特点,然后分别具体分析两句诗所表现的的具体景色及特点,并分析作用。分析的时候结合注释、题目、作者以及诗词的内容,如本题“孤艇”之“孤”点明词人孤身一人重游,流露出独自重访故地的落寞;“东皋过遍”之“遍”字说明词人足迹遍至东皋,流连徘徊,表达出词人对此地的深情。 2.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技巧。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技巧。第三步,简析这种技巧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特别提示: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如问“运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只答一种即可。如问“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至少两种以上。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如本题虚实相生。追忆昔游是想象,是虚写;今之重游寻迹,故园萧条,是实写。虚实相生,表达了词人孤寂惆怅的情怀。寓情于景。无论是眼前“秋苑”的萧条之景,还是昔日“绿阴门掩”的景色,无不寄寓着词人恋昔怀人伤今的情感。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周莹,瀛州景城人。右领军卫上将军景之子。太宗潜邸时,莹得给事左右。即位,补殿直,领武骑卒巡警泉、福州。卒才数百,捕剧贼千余,迁供奉官。天雄军节度孙永祐、转运使杨缄称荐之,又使绥、银州按边事,还奏称旨,擢鞍辔库副使。

真宗嗣位。会蜀平,部送胁从者数十百人至阙下。西川转运使马亮因入奏,请赦其罪遣还。莹以为当尽诛。令莹、亮廷议,上是亮议,悉原其罪。

五年,高阳关都部署阙,藩侯无足之者,宰相请辍宣徽使以居其任。时王继英任北院,上莹练达军事,乃拜永清军节度,兼领其任,为三路排阵使。莹隶人有钱仁度者,颇有军功,与虎翼小校刘斌相竞,为殿直阎渥所发。以莹故,诏勿问,止徙斌隶他军。契丹入,诏步兵赴宁边军为援。莹至,则寇兵已去,即日还屯所。上闻曰:“莹何不持重少留,示以不测。轻于举措,非将帅体也。”

景德初,丁内艰,起复,代王显为天雄军都部署兼知军府事。尝召洺州骑士千五百人赴大名,道与寇,力战,有死伤者,莹犹谓玩寇,将悉诛之。诏赐金帛,谕莹勿治其罪。车驾北巡,为驾前东面贝冀路都部署。明年,改知陕州,俄徙永兴军府,又移邠州,兼环庆路都部署。时夏州内属,诏省戍兵还营,以减馈饷之费。仍手诏谕莹,莹遽奏乞留,以边威。上谓莹庸懦不智,以曹玮代之,徙知澶州。

故事,大礼覃庆,外藩无赐物例。东封岁,莹镇澶渊,车驾所经,故特有袭衣、金带、器帛之赐。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卒,年六十六,赠侍中。初谥忠穆,后改元惠。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藩侯无足之者     领:兼任

B.契丹入         寇:敌人

C.道与寇           直:相遇

D.以边威           张:扩大

2.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B.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C.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D.大中祥符七年/入朝/复遣还镇/又以澶渊当契丹之冲/藉其廪给之厚/复命知澶州/九年/被疾求/还京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莹在巡视泉州等地时,以较少的士兵捉拿了数倍于己的大盗,表现出一定的才能,得到太宗的肯定,得以升职。

B.在处理被押的胁从人员一事上,周莹提出的意见被皇上否定;在处理洺州骑兵一事上,他再次被否定。

C.周莹自太宗即位始任官职,并多次调任;周莹的仆人因事被人揭发,却因为周莹的缘故而没有被追究。

D.周莹去救援宁边军时看到敌人已退兵,当天便率兵返回驻地,皇上认为他处事轻率,不是将帅之材。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使绥、银州按边事,还奏称旨,擢鞍辔库副使。

(2)景德初,丁内艰,起复,代王显为天雄军都部署兼知军府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空间概念,它既是一个传统的居住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的概念,还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的概念。由于中国古村古镇的地域分布差异大,古村古镇的特点各异,文化内涵的程度不同,保护与传承价值不一,因此,古村古镇的保护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古村古镇的保护可以根据具体规模的大小和相关政策的要求,选用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保护、历史街区保护、重点文物建筑和设施保护等;也可以根据呈现的环境,选择活态博物馆保护、静态博物馆保护、虚拟博物馆保护;也可以根据呈现的方式,选择实体环境保护、文字记录保护、数字化保护、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等。数字虚拟博物馆保护和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是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古村古镇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方向。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所有专家学者、社会人士、政府管理者和参与企业,必须高度认识古村古镇保护的重要价值,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没有有效的协同保护就不可能有古村古镇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古村古镇的保护不是简单的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而是包含原住居民生活的相对活化的协同保护。古村古镇的活化不应局限于旅游和商业的目的。古村古镇文化资源的多方位永续利用是古村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古村古镇协同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就是要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聚落的整体格局、街巷风貌、民居风格、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保护古村古镇的文化景观基因就是要保护和挖掘各个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就是为了确保其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从长远来看,保护古村古镇必须依靠立法,我国目前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助于古村古镇保护在法律层面上的推进,但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细节。要加强对有利于古村古镇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加大执法保护的力度。

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是打造历史与现实相辉映且充满乡风乡情的人居环境。这种人居环境始终贯穿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思想,这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思想,不仅为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建造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中国未来充满人性关怀与和谐理想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坚信,关注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的理念与行动,将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期待和欢迎,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记得住乡愁”的具体行动,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选自2015年11月0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一个包含传统的居住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多维空间,是一个文化载体,也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

B.我国的古村古镇在地域分布、文化内涵、传承价值等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来保护。

C.正确处理古村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需多方位协同保护古村古镇,以求得和谐的人居环境。

D.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来保护古村古镇,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长远之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保护与发展古村古镇之间存在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实际问题,而所谓“保护”并不是指对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

B.不应将发展旅游业和商业作为活化古村古镇的唯一目的,而应多方位永续利用古村古镇的文化资源,以保障古村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C.协同保护古村古镇主要是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和挖掘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

D.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要特别注意保护聚落的整体格局、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其目的是确保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根、我们乡愁的依托”,这句话道出了保护古村古镇的重要意义。

B.古村落良户村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散路灯、迎神赛社、社火节等民俗依然鲜活地留存于民间,这些都是古村落应该保护的内容。

C.芙蓉村司马第大屋虽然名气大,但其颓败迹象在方方面面已显露出来,蚁蛀的痕迹随处可见,对于这样的古村古镇应该重新建设。

D.通过调查摸清各地古村落的分布情况,建立古村落名录制度,科学制订古村落保护规划,并与其他规划有机衔接,这是有效保护的措施。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穿过蓊蓊郁郁的树林,眼前便是开阔的茅家埠水面。湖水坦坦荡荡地延伸至远山,波平如镜。湖中近岸处,(随意/随便)地生长着一丛丛茂密的芦苇,几只白色的水鸟贴着水面(飞/掠)过,又翩然飞去;几条小船正从堤上的桥洞里悄然探头,朝着湖湾里另一座石拱桥划过去,船上的欢声笑语就像水珠子一样一滴滴洒落在湖上。湖西景区中有数座新架设的小桥,桥面桥身或拱或平、或曲或直,非木即石。这些风格各异的小桥嵌入这湖中之湖的诗画美景,如同一只只做工精巧的搭襻,      ,别有一番气象远眺湖面,隐隐可见对岸一幢幢素墙青瓦的农舍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一阵微风吹过,房屋都模糊了,只一歇工夫,又从水里清晰地显现出来。夜间,农舍的灯光映在湖面上,流光异彩

1.文中画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翩然   石拱桥

B.嵌入   蓊蓊郁郁

C.远眺  一幢幢

D.气象  流光异彩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便  掠  鳞次栉比

B.随意   掠   错落有致

C.随意   飞   鳞次栉比

D.随便   飞   错落有致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连接起堤外之堤          湖水里沉落着黑白色的剪影

B.堤外之堤被连接起来      黑白色的剪影沉落在湖水里

C.连接起堤外之堤          黑白色的剪影沉落在湖水里

D.堤外之堤被连接起来      湖水里沉落着黑白色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