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临江仙

陈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

本词作于1134年冬,词人时年五十三岁,此前,他曾撰写《东南防守利便》上奏朝廷,力主抗金之议,收复中原,不被采纳。

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

齑盐:原指切碎了的腌菜,这里指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吴兴:今浙江湖州市,词人当时意将隐居于此。

1.词的开头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词的结尾“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和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愁绪的方式有何不同?

 

答案:
1.起首两句写出兵祸不止,以至于“胡尘直到江城”,这一形势点明词人哀愁、感慨的原因,诉说对进犯者的谴责和对造成此局面的昏庸朝廷的不满,为全篇奠定基调。 2.陈词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用“夜雨”“孤影”“窗灯”这三个意象,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内心的愁苦之情;李词直抒胸臆,借助夸张、比喻的手法,表达内心的无限愁苦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这首词起承转合,意脉不断。起首两句指出:十年来兵祸不止,以至于“胡尘直到江城”。这一形势,是词人哀愁的原因,也是他欲别故人的原因。此词发端处揭出感慨的原因,为全篇奠定基调。“岁华”三句,说自己消磨了岁月,稀疏的胡须已全白如雪,衰老的面孔流着涕泪,涕泪在冬天的寒风中结成冰粒。下片情绪更为低沉。词人想到自己一生将尽,以后终老何处呢?“送老”二句,意为何处是我的终老之地?大概就是这吴兴之地吧。年老力衰,又能去向何方呢? “故人”句,想象别后故人孤愁情状。“别愁”两句是说在下雨的深夜,孤灯伴着孤影,满腹离愁别绪,难解难排。国破之忧和离别之愁,郁结于词人心头。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投时相书

欧阳修

某不,疲软不能强筋骨,与工人田夫坐市区、服畎亩,为力役之劳,独好取古书文字,考寻前世以来圣贤君子之所为,与古之车旗、服器、名色等数,以求国家之治、贤愚之任。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然其为道闳深肆大,非愚且迂能所究及。用功益精,力益不足,其劳反甚市区畎亩,其所得,较之诚有不及焉。岂劳力而役业者成功易,勤心而为道者至难欤?欲悔其所难而反就其易,则复惭圣人为山一篑止焉之言,不敢叛弃。故退失其小人之事,进不及君子之文,茫然其心,罔识所向,若弃车川游,漫于中流,不克攸济,回视陆者,顾瞻徨徨。

然复思之,人之有材能、抱道德、怀智虑,而可自于世者,虽圣与贤未尝不有不幸焉。禹之偏枯,郤克之跛,丘明之盲,有不幸其身者矣。抱关击柝,栖惶奔走,孟子之战国,扬雄之新室,有不幸其时者矣。焉而材,学焉而不回,贾谊之毁,仲舒之禁锢,虽有其时,有不幸其偶者矣。今以六尺可用之躯,生太平有道之世,无进身毁罪之惧,是其身、时、偶三者,皆幸于古人之所有者。独不至焉,岂天之所予不两足欤,亦勉之未臻欤?

伏惟明公履道怀正,以相天下,上以承天子社稷之大计,下以理公卿百职之宜,贤者任之以能,不贤者任之以力,由士大夫下至于工商贱技,皆适其分而收其如修之愚,既不足任之能,亦不堪任以力,徒以常有志于学也。今幸文字试于有司,因自顾其身、时、偶三者之幸也,不能默然以自羞,谨以所业杂文五轴贽阍人,以俟进退之命焉。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改)

【注】

偏枯:半身不遂。

郤克:郤献子,春秋中期晋国正卿,身残志坚的元帅。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不,疲软不能强筋骨    佞:才能

B.而可自于世者           肆:放纵,恣意而行

C.焉而材,学焉而不回     少:年幼

D.皆适其分而收其         长:长处,优点

2.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

B.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

C.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

D.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喜欢阅读古代的典籍,对古代圣贤君子的做法深入探究,他认为这样做的辛苦程度远远超过匠人农夫做体力活。

B.作者认为即使古代才华横溢、道德高尚、心忧天下的圣人贤者也会有不幸,而自己生于太平盛世是幸运的。

C.作者认为大禹、郤克、左丘明因身有残疾而不幸,而孟子、扬雄则因生不逢时而不幸,贾谊、董仲舒因为对手而不幸。

D.欧阳修写这篇文字的目的是表明自己比古代那些圣贤幸运,为能够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为国家出力而感到高兴。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悔其所难而反就其易,则复惭圣人为山一篑止焉之言,不敢叛弃。

(2)如修之愚,既不足任之能,亦不堪任以力,徒以常有志于学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南北无隙 山水言情

汪为胜

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中盖有南北画派之分。归纳而言,北派山水画以布置全山大水为主要特征,推崇刚健苍劲的壮伟之美。画中多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峰峦浑厚、杂木丰茂,多取正面山形的崇高正大之感,飞瀑流泉,长松巨木,着意表现雄伟浑穆的意境,同时刻意表现北方山石的质感,石质坚凝,棱角分明,风骨雄浑。从艺术手法来看,格法森严,画家们对待画面中的林木、山石、云雾、烟霭、岚光、风雨、雪雾、人物、关城、寺观、山居、舟船等极为重视,墨法精微。

而南派山水画因南方特定的地形特征,则呈现出草木茂盛、烟云氤氲、秀丽温婉的艺术风格。南派山水画崇士气、尚率真、重笔墨而不重实景,画家着力表现江南特有的宁静、平和与烟云秀润之景,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亦反映出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的理想化精神向往。

南北画派着力点的不同使其形成所谓“南势北气”的风格特征。自近代以来,以傅抱石与陆俨少为代表,在南北画风的融合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与实践。他们将中国画北派的雄浑与南派的秀逸相结合,创作出章法新颖、画意深邃、自成一体的绘画。傅氏纸上浇铸笔扫千军绝顶气脉,又有墨色韵律的丰致;陆氏造古新之强悍奇幻云烟,而不乏笔墨精微之精神。而当代画家中,做此融会之工者亦有其人,雷正民先生当属其中之佼佼者。其凭借丰厚的生活素材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在融集南北、推陈出新的绘画创作中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

雷正民的山水画归纳起来,应当说是突破传统形式派别上的区分,通过富有成效的写生方法,经过概括、整理,重新构筑新的山水画秩序。这个秩序既尊重传统的法度,又不拘于传统的窠臼,在立定笔墨为主的基础上,不时引入水彩、水粉或者版画等其他因素融入画中,常给人既朴素自然、意蕴深长又不乏惊艳之处的别样感受。

当然,雷正民的山水画不仅仅是形式语言上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其回归自然的旨趣和对天地人的哲思。从北方灿烂的秋山到南方的古镇桥影,从飞瀑奔腾的浑灏壮宏到幽谷思情的小桥人家,既有峻拔雄奇,又不乏飘逸清新,画家把热爱自然、敬拜自然的深沉情感挥洒在笔墨之间,清晰透彻地表达了画家的文化心理选择,也是艺术上的深情告白。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雷正民的山水画去芜存菁,突出个性。其破笔散锋的斧劈与浓淡墨色的渲染,使得他笔下的山水既有北方山石的气概又兼具南方清丽婉约、浑然天成的气象;二度平面法的构筑方式,赋予了山川在雄浑激荡中也不乏隽永与秀韵的特征;而以泼墨与泼彩表现气象,将恢宏与幽深紧密地结合,确为南北画风融会贯通之佳作。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有南北画派之分,因着力点的不同而形成了所谓“南势北气”的风格特征。

B.一些人在中国山水画南北画风的融合上做了有效的尝试,傅抱石、陆俨少、雷正民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

C.虽然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在理论上有南北之分,但雷正民将南北画风融会贯通,重新构筑新的山水画秩序。

D.雷正民的山水画内容丰富,技法独特,清晰透彻地表达了画家的文化心理选择,是艺术上的深情告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从艺术风格上看,北派格法森严、墨法精微,南派则崇士气,尚率真,重笔墨而不重实景。

B.北派山水画,以布置全山大水为主要特征,推崇刚健苍劲的壮伟之美,着意表现雄伟浑穆的意境。

C.南派山水画,反映的是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的理想化精神向往,因而呈现出秀丽温婉的艺术风格。

D.傅抱石的画作既彰显气势又讲究墨色韵律的丰致,陆俨少的画作景物奇幻又不失笔墨精微之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正民的山水画既尊重传统,又不拘于传统,在立定笔墨为主的基础上,注重引入水彩、水粉等其他因素。

B.雷正民能够在融集南北、推陈出新的绘画创作中取得卓越成就,得益于其丰厚的生活素材和深厚的艺术素养。

C.雷正民的山水画突出表现了回归自然的旨趣和对天地人的哲思,而不注重对画作形式语言上的把握。

D.雷正民善于突破传统形式,巧妙地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北方山水与南方山水的特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这个地方真可谓山清水秀。沿湖走了没多远,对岸就出现了一座(高耸/高大)的山峰,湖面上有一座用赤褐色的岩石砌成的水坝,湖水由上倾泄而下,形成小型的瀑布,    ,脚踩岩石戏水玩耍。湖水继续向前流淌,(穿/流)过一座石桥,水面逐渐变窄,形成溪流,溪流之上不时出现别致的小水坝,共有好几座,    ,看得出是精心设计的。有圆圆的树墩形的,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成一排;有长长的好像是被砍倒的树木,从中间劈成两半,分别摆在水中央;有长方形的,上面装饰有鹅卵石;有正方形的,形似天然的石块。溪水从坝上潺潺流过,游人可以在上面蹚水走过,清凌凌的溪水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溪水中央放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踏浪”二字,跟这里的(景致/景色)十分协调

1.文中画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玩耍  心旷神怡

B.倾泄  赤褐色

C.树墩 山清水秀

D.协调 清凌凌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耸  景色

B.高大  穿  景色

C.高大  流  景致

D.高耸  穿  景致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游人可以从坝上走过     互不雷同,造型各异

B.坝上有游人走过         造型各异,互不雷同

C.游人可以从坝上走过     造型各异,互不雷同

D.坝上有游人走过         互不雷同,造型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