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小山村
沈祖连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城市,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他们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是和谐的。小山村有一个杂货店,这就是城里的百货商场、超市;小山村有个肉摊,这就是城里的菜市场;小山村有一个小酒馆,这就是城里的饭店酒家;小山村有间小屋,小孩在这里认字,这就是城里的学校;小山村还有一个卫生室,这就是城里的医院。而我所讲的故事,就是在这个卫生室里发生的。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凡腰痛腿痛手脚痛及各种无名肿痛,经他治疗,没有不好的,这是他祖上传下来的绝技。与其说医生的医术高明,不如说是医生的药物独特。凡此种种疼痛,医生总要使用一种很独特的草药,这种草药叫“一粒珍珠”,也叫“一粒金丹”。刚从土里挖出时,呈银白色,就像一颗颗珍珠,而经太阳一晒,便慢慢变成金黄色,活脱脱一颗颗金丹。看不出这小物竟有神奇功能。病人痛得咧着嘴来,经过一番拨弄,多是笑着走出去的。
据说医生的先祖当年游历海南,在五指山遇到奇人,才得此偏方。到了医生手上,已传了四代。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着那低矮小瓦房。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山村里的人全都住这种小瓦房。
当然,作为小山村独家医院,只凭一个单方是不行的,见天有几个这样的病人?多数是感冒发热伤风咳嗽,于是,医生也就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每天不管看病抓药的人怎样,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竟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正方形或长方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做笔,瓦片做纸,写出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顺序来,不挤不乱。来的都是本村本乡的人,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插队。
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打开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头发都变白了。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边的黎三问,是来看病吗?
是啊,不看病跑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儿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支,塞到医生嘴中,随手打着火机递过去,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使得整个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给你慢慢抽。那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上,告诉你,大中华,三块五一支。
啊?那可不敢要啊。
那算什么?我们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
医生稍显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票留在桌上,问,够了吗?
要不了这么多,我找钱给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着男人往外走。那人走了,秩序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人又来了。照样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走时,向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
好几天没见那人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丢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去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场。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内疚,还是上了那车一溜烟地走了。从此,医生十天半月也不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小山村的环境,突出小山村质朴、和谐的特征,同时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引起下文。
B.文中“与其说医生的医术高明,不如说是医生的药物独特”,含有对医生的讽刺,为下文医生背弃医德做铺垫。
C.每天来治疗疼痛的没几个人,“于是,医生也就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从中可以看出医生追求利益的心理。
D.开贼黑贼黑的小车的年轻人,办事不按规矩,对于其搞特权的行为,村民虽然十分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E.小说在看似平淡、没有冲突和对抗的情节中,揭示了现代人的价值观、物质欲望对桃花源式的古老文明的侵蚀,发人深省。
2.小说中的“医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的结尾很有深意,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瓦片”多次出现,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E A
2.
①质朴、善良:凭借祖传的药方,治病救人,一家人住着低矮的小瓦房;
②起初有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受人称赞;
③背弃医德:因为治疗一个特殊的病人,逐渐和乡亲们疏远,盖起小洋楼,受到村民的鄙视。
3.
①“小洋楼”和“小瓦房”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医生的变化;
②村人每每路过眼睛是斜视的,表明医生被村人鄙视;
③通过居所的对比和村人的态度,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升华主旨;
④和小说开头交代的小山村的环境形成对照,发人深省。
4.
①“瓦片”是医生看病排号的凭证;
②“瓦片”是小山村人质朴、诚信、守规矩的象征;
③“瓦片”失去作用象征着医生医德的丧失;
④“瓦片”命运的变化构成文章的暗线,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⑤“瓦片”是在“一张大票”面前失去作用的,引发人们的思考,深化文章的主旨。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含有对医生的讽刺,为下文医生背弃医德做铺垫”说法错误。C.当时村民多数是感冒发热伤风咳嗽,医生附设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是为村民考虑,并没有刻意追求利益。D.“村民虽然十分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不合文意,文中说村民“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2.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主要是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进行描写,侧面描写主要是通过其他人物进行烘托或对比,有时还要注意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答案的表述方式一般为性格特征+具体的事例,事例只要能证明性格特征就可以。注意分条作答,各条之间不能重复。
3.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小说结尾的“深意”,文章结尾段落所写的是医生盖了小洋楼和村里人对医生的态度,从“小洋楼”与“小瓦房”的鲜明对比中可看出医生的变化,即医生变得富有,却丧失了医德。从村里人对医生的态度中可看出作者的态度,即对医生进行批判,对使医生发生改变的现代人的价值观、物质欲望进行批判。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瓦片”的深意和作用,从表面上看“瓦片”是村民排队看病的凭证,深入挖掘可知它象征“质朴、诚信、守规矩”,然后分析“瓦片”在串联文章结构、暗示文章主旨和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