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二世使使者斩以                徇:           

(2)乃以秦王吏,                    属:           

(3)周室而礼乐废。                  微:          

(4)平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也”。     伐:           

(5)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短:           

 

答案:
(1)示众 (2)交付、委托 (3)衰败、没落 (4)自夸、炫耀 (5)诋毁、说坏话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课内实词,即使忘记了,也可根据语境、语法结构等推测出。如“徇”根据语境,前面有“斩”,推测出“示众”。“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也’”的“伐”也是根据语境“非我莫能也”推测出。“微”可以根据“废”推测;“属”根据语法判断。“短”根据语法结构判断,充当谓语,活用。这是考核课本中实词的题目,高考文言翻译的大量要点都出自课本中的重点词,对课本中的重点词语一定要加强记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的“短”从语法角度考虑,充当谓语,应该活用。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

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小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终遇之                         善:好好地

B吾始困时,尝与鲍叔                 贾:做买卖

C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鲍叔能知人也     多:赞美

D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其传     次:排列

2.选出下列加横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鲍叔知                 为政也 

B管仲富拟公室             乃设九宾礼

C吾尝为鲍叔谋事更穷困     其家甚智其子,疑邻人之父

D公子纠死,管仲囚         一篇之中三致志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B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C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D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后来家业非常富足,有“三归”、“反坫”,可齐人并不认为他奢侈。管仲的子孙在齐国享受世禄,十几代有封邑。

B.管仲早年和鲍叔经商,老是赔本,做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华,他利用地处海滨的便利,发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

C.齐桓公做公子时与公子纠是对手,但他即位后却能重用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可见其心胸开阔,难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业。

D.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但他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对孔子仁学的重新解读

孔子的仁学思想始于始于亲,却非终于亲,这也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所在。孔子主张将仁爱由亲亲之情逐步向外扩展,惠及整个人类——“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尔后再进一步将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为了不使“仁民”“爱物”的思想流于空疏,孔子提出了“畏天命”《季氏》的观念。在孔子那里,“天命”主要被理解为一种异己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人的力量所不能抗拒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畏天命”,是孔子在为人的意志自由划界。在孔子看来,要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胆大包天、肆意妄为,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畏天命”观念中蕴涵着某些宿命论的因子。

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畏天命”,是因为君子“知天命”,而“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而“知天命”并非是指对天命有着清晰、透彻的理解或预测,而是意味着只有知晓了何谓“天命”,即觉解到人的自由的界限,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不仅感知到“天命”的存在及其对人事的作用,而且还意识到这种存在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难以被人真正知晓。既然天命难知,也就自然要“畏天命”了。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孔子在大自然面前具有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必须指出,孔子对“天命”神秘性的认知、敬畏,并没有将其引向神秘主义。孔子从不为神秘性所囿,而是超乎寻常的理智。知“天命”之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或者放弃对天命的追问。孔子终身都致力于学习,并且还辩证地意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与“思”的目的之一就是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孔子从未因为“畏天命”而把人引向对“天命”的单向的依赖或畏惧,他更多的是在对“天命”的反省、审视、考问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肯定了人在“究天人之际”中的那份主动。然而,孔子也深切感悟到:人的有限的生命难以揭示无限的天命。

这种推人及物的情怀,对导引今人走出“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的怪圈,具有启迪意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能只强调人类利益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只注重自然保护,而完全置人类利益于不顾。人类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兼顾,但这种兼顾,又是有“重点”和“差等”的。只有这样的生态观,才不至于使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陷入尴尬的“二难”境地。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对孔子提出的“畏天命”观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畏天命”观念是孔子基于对“天命”的认识之后提出来的。

B.“畏天命”告诉人们,要敬畏自然,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C.面对“天命”,孔子是无力又无奈的,因此,他的“畏天命”观念包含着宿命论成分。

D.“畏天命”观念表现了孔子在大自然面前的明智和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2.对文中孔子的人与“天命”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能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

B.孔子意识到了“天命”的存在、对人事的作用及前二者的神秘性,所以要“畏天命”。

C.“天命”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从而放弃对天命的追问,放弃人的主动性。

D.孔子提出的“学”与“思”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

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泛爱众而亲仁”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自然万物。

B.“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是因为“小人”不努力学习,没有知识,无知者无畏。

C.在强大的“天命”面前,孔子提出“畏天命”思想,还是没有摆脱“自然中心论”的怪圈。

D.本文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强调人类利益,更要注重自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