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送扬子【唐】岑参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1.本诗中“梨花千树雪”一句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相比,描写的景物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本诗中“梨花千树雪”一句意为千树的梨花开放,洁白如雪;而“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意为“大雪纷飞,挂满枝头,好似千万棵树的梨花开放一样”。前者描绘的是春天优美的景色,而后者描绘的是冬天壮丽的雪景。 2.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从“新月到家圆”一句也能看出作者对友人的真诚祝福。从表达情感方面来说,一是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分别时的景色,表现依依惜别之意;二是虚实结合,实写别时景色,虚写友人归家的情景,表达作者对友人的祝福。 【解析】 试题分析: 1.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意境题。设问方式: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诗人主观情意和观事物的形、神水乳交融后所产生的艺术境界。由于这种艺术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了诗作的原意,它既体现了诗“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点,又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诗词鉴赏中的核心问题。答题要点:①找出诗中的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赞美之情、仰慕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对于本题,考生应将两首诗歌的情境进行比较,主要抓住季节来分析两句中的“梨花”是什么,然后分析景物的特点即可。 2.。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答此类题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本题,考生应抓住诗歌的标题和诗句中的景象来体悟情感,并分析表达情感的技巧。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孙恭人者,和州义里民家女。生而奇颖,有僧摩顶相之曰:“儿后大贵,惜顶骨少偏,当遭厄而后起。”

至正初,红巾大乱,天下绎骚,孙父母相继沦亡,无所依怙。年十三,流转濠州,托于郜氏。郜氏有女,颇亲爱之。居五年,郜女归于东丘郡侯花云,以孙为娣。时云从太祖南定金陵,东征江、浙,勤劳王事,靡有室家;而郜与孙形影相依,亲爱愈笃。

至正二十年,云以行枢密院判守太平府,挈家以行。时太平新附,粮饷未充,而地当东南要路,云与知府事许瑗昼夜筹画,未暇息肩;而暴雨水涨,陈友谅率舟师来寇。云结阵迎战,三日不休,城中乏食,士马俱惫,城遂陷。许瑗死。云叹曰:“城亡与亡耳!”贼缚云急。缚于舟樯,丛射杀之。妻郜氏,生子方三岁。已而闻云就缚,乃赴水死。孙奔救之,已无及矣。

家有苍头、婢、仆十余,一时星散。孙独收郜尸,之。抱三岁儿而逃,为汉军所获。孙自度年少动人,一死非难,其奈儿何,乃断发剺面,自毁其容,杂处乞儿中,以故得免。至九江。鞠儿于渔舟。渔舟翁无子,遂留视如己子。未几,汉败,翁将谋夺其儿。孙氏觉之,故敛衣囊簪珥,嘱翁为守,抱儿浴于河津。翁以其留囊橐,不疑也。而孙竟窃儿去。夜宿陶穴中。天曙渡江,顷之,入芦渚中。渚有莲实,孙氏取以啖儿。凡七日,无一人语声,四围水绕,无由得渡。孙氏日夜号泣,祝天曰:“死难之臣,惟此一息,皇天忍绝之乎?”忽夜半有人掉舟来,急呼之,逢老父,号雷老,孙氏泣语之故,老父怜而载之,得达太祖行在。

太祖置儿于膝,视之,泣曰:“吾尝谓尔父黑面骁勇,不意其赤心忠义如此城陷之日尽传一门死节吾深痛之以为安得彼有孑遗尽力图报而孰知天卒存其孤也。儿子将种,酷肖其形,此天生尔,以缵尔父功也。孙氏贞贤,必重报之。”以三岁儿袭父爵。赠郜氏东丘侯夫人。封孙氏为恭人,食二品俸,即子其儿,享年八十余,富贵没世。验之幼时僧相,若目睹其终始行,亦神哉矣。

(节选自《觅灯因话·孙恭人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意其赤心忠义/如此城陷之日/尽传一门死节/吾深痛之/以为安得彼/有孑遗尽力图报/而孰知/天卒存其孤也

B.不意其赤心忠义如此/城陷之日尽传/一门死节/吾深痛之/以为安得彼有孑遗/尽力图报/而孰知/天卒存其孤也

C.不意其赤心忠义如此/城陷之日/尽传一门死节/吾深痛之/以为安得彼有孑遗/尽力图报而/孰知天卒存其孤也

D.不意其赤心忠义如此/城陷之日/尽传一门死节/吾深痛之/以为安得彼有孑遗/尽力图报/而孰知天卒存其孤也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正”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即位后首创。

B.“红巾”指红巾军,是元代末期由汉人组成的起义军,最初以韩山童、刘福通等为首。

C.“苍头”可以指裹头的军队,也可以指奴仆,还可以指年老的人,本文中指卫兵。

D.“太祖”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庙号,从汉朝开始,常把第二代帝王庙号定为“太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正初年,红巾起义,天下动乱,孙恭人父母相继去世,孙恭人几经流转,寄身于郜氏家,和郜氏的女儿关系很好。

B.陈友谅率船队侵犯太平,花云列阵迎战,最终城陷战死,郜氏闻讯也投河自尽,孙氏想救人却没来得及。

C.孙恭人带着孩子被困在一片芦渚中,只能用莲子来喂孩子。她日夜哭号:“死难之臣,只剩下这一口气了,上天怎么忍心断绝?”

D.孙恭人几经磨难,终于将花云遗子带到太祖面前,因此受到封赏。后来她活了八十多岁,一直富贵,应验了幼时僧人的预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云从太祖南定金陵,东征江、浙,勤劳王事,靡有室家。

孙自度年少动人,一死非难,其奈儿何。

孙氏觉之,故敛衣囊簪珥,嘱翁为守,抱儿浴于河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辨证看待“人走茶凉”

顾伯冲

“人走茶凉”是对世态炎凉的一种形象表达,经常有人以此慨叹离开工作岗位后处境的变化。但对于“人走茶凉”也需辩证看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这种“茶凉”,应当成为一种常态。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长期以来,我们党的许多领导干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正确对待身份地位的变化,对新班子的工作自觉做到不插手、不干预,体现了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宽广胸怀和高尚情操,赢得了大家的尊敬。然而,也有的领导干部不仅在位时安插“亲信”,为日后发挥“余权”创造条件;而且退下多年后,对原单位的重大问题还是不愿撒手。稍不遂愿,就感叹“人走茶凉”,指责他人“势利眼”。这种现象不仅让新领导左右为难,不便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而且导致一些单位庸俗风气盛行,甚或拉帮结派、山头林立,搞得人心涣散、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照理说工作上的“人走茶凉”是常情,为何有人执意“人走茶热”?就当事人本身来说,主要有两类原因: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在一个单位好不容易站稳脚、有威望、说了算,不甘心退休后落个“人走茶凉”,于是千方百计延伸权力,不管政策如何、不顾政德影响,努力让那杯“茶”始终热着;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并没有搞“余权”之意,只是离开领导岗位后极不适应,加之有些亲朋好友指望其继续为自己的利益发挥“余热”,便为这杯“凉茶”不断添柴加火。两种原因,尽管动机有异,但都对其原单位的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

其实,“人走茶凉”是一种自然现象。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友谊好比一壶开水,一旦离开了炉子,就会逐渐凉了下来。”仔细琢磨,确实不无道理。从事物本质上理解,“人走茶凉”是一种自然规律。这杯“茶”是主人用来招待客人的,客人走了,主人就不会再续热水,也没必要再保持茶水的温度,只会把喝剩的茶水倒掉。因此,人走了茶非凉不可,不然就会变馊。

从工作层面上剖析,“人走茶凉”是一种社会规律。当领导干部离开原来单位、原有职位后,自然就不能再拥有原来那份权力和待遇。只有“在其位、谋其政”的人,才会履行与其责任相匹配的职责。因此,这种“人在茶才热,人走茶自凉”纯属正常

从情感角度来体会,“人走茶凉”是一种人情规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交友圈,当个人离开单位、职位后,与以往同事、部属、熟人的联系往往逐渐减少,久而久之,关系淡了也是正常的。因此,过去门庭若市,现在车马稀少;过去请示、汇报、问候的电话不绝于耳,现在可能几天听不到一次电话铃声;过去被邀请出席各种庆典、宴会、研讨会、论证会,现在难得收到一份请柬;凡此种种,均属情理之中的事。

可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这种“茶凉”是一种常态,应辩证看待、正确对待。对领导干部来说,从岗位上退下来,不再负责那份工作,自然也就没有那份权力与责任,应及时调整心态,适应人生转变,以免陷入无穷烦恼。对于组织而言,应立好规矩,把尊重感情与明确职责区别开来,杜绝说情之风、挡住干预之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当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提倡把工作上的“人走茶凉”作为常态,绝不能影响对老党员老干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绝不能影响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但是,应处理好情感与原则的关系,切不可将本该凉了的茶水加热后再端上桌子。

(选自《 人民日报 》2015年08月10日07 版)

1.下列关于“人走茶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自然现象上来说,“人走茶凉”是一种自然规律,用于招待客人的茶,由于主人不再续热水,茶自然就会变凉,不然就会变馊。

B.从工作层面上剖析,“人走茶凉”是一种社会规律。当领导干部离开原来单位、原有职位后,自然就不能再有原来的权力和待遇。

C.从情感角度来体会,“人走茶凉”是一种人情规律。当个人离开单位后,与原来圈子里的人联系往往逐渐减少,关系淡了也属正常。

D.从辨证看待上来说,“人走茶凉”属情理之中,老干部从岗位上退下来,应调整心态,适应转变,而组织也不应再对之多加关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常有人以“人走茶凉”来慨叹离开工作岗位后处境的变化,但对此要辩证看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这种“茶凉”,应当成为一种常态。

B.有的领导干部因为怕“人走茶凉”,别人的势利眼,所以在位时安插“亲信”,退下后对原单位的重大问题不愿撒手,这会使一些单位庸俗风气盛行。

C.领导人在位时门庭若市,退休后车马稀少;在位时请示、问候的电话不绝于耳,退休后可能很难听到一次电话铃声,这些都应当以平常心对之。

D.辨证地看待“人走茶凉”,也应当对老党员老干部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不影响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愿“人走茶凉”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觉得自己在单位好不容易有了威望、说了算,不甘心退休后被遗忘,于是千方百计延伸权力。

B.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友谊好比一壶开水,一旦离开了炉子,就会逐渐凉了下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人走茶凉”是一种自然规律。

C.“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领导干部离开原来单位、原有职位后,自然就不能再拥有原来的那份权力,当然也就没有了相应待遇。

D.对于组织而言,应当把对老干部的尊重感情与明确自己的职责区别开来,杜绝说情之风,挡住干预之手,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