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

凤栖梧

(金)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① 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注】①指王粲的《登楼赋》,王粲投靠刘表却不被重用,流寓襄阳十余年,后登麦城城楼,写下这篇名作。

1.本词最后一句历来为人称道,妙在何处? 请结合全词分析。

2.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案:
1. ①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写飞雁不断,水天茫茫,描绘了一幅雁飞秋水图。 ②以大雁南飞来衬托自己的思归之情,以水天茫茫来象征自己前路茫茫,归家无期。含蓄深远,意蕴无穷。(分析以景结情,2分;分析意象3分。共5分。其它答案合理即给分。) 2. ①写离开故国三千里之远,西风劝归,表达了思念家乡、不能归去的悲痛之情。 ②写自己南去北来,人已老去,表达了羁旅漂泊、年华逝去的悲伤之情。 ③借用王粲登楼作赋,以王粲自况,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苦之情。(三个要点,每点2分。共6分。其它答案合理即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句“雁飞不断天连水”是描写所见之景,从写法上看属于以景结情,寓情于景。从内容上看,句中选择了“雁”“天”“水”等意象,宋代陆游诗云:“自恨不如云际雁,来时就得过中原。”词人自恨不如云际雁的慨叹表达了更深沉的思想情感。古人常以“雁”来表达思乡思归之情,本词也是如此,以大雁奋力南飞想要回到家乡,但水天茫茫渺无涯际,阻断归程,来表达自己归家无望的悲苦之情。全句所写景象如一幅水墨画,把思归的情怀表述得深沉辽远,绵绵不绝。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实际是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这类题目 包括对诗句句意浅层次上的理解、对句子艺术技巧和意蕴深层次上的挖掘和评价、对结构上有特殊功能语句的鉴赏。设问方式有“对某个句子进行赏析”“试比较哪一句更好”“某个句子的作用是什么”等。这类题目的一般答题步骤是,首先简析句意,明确手法;然后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意境、情感)。本题所考查诗句从内容上看是写景,手法是借景抒情,以景结情。解答时可结合注释、作者来分析其深层含义。 2.全词抒发了作者的思乡恋乡之情,对仕途的失意,怀才不遇的郁闷情绪也有新宣泄。首句描绘出一片衰微荒凉的景色,暗喻词人却抑郁的悲凉的心情。衰柳本就引人寂寥,更何况青苔满地!羁旅他乡的词人面对如此凄凉荒野,越发恋念故土家人。“用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抒发这种情结,使人感到极浓重的哀愁。“十二阑干”是家中的庭院回廊,也代表家人的温馨。作者显然在思念着娇妻爱子。“故国三千里”,家乡多遥远。想到自己宦游一生,南北奔波颠沛,垂垂老矣。南句借用了杜牧诗句“南去北来人自老”,说不尽的辛酸。“短亭依旧残阳里”述说着欲归来能归的愁思。古制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可供旅人休息,也供亲友送别用。“依旧”道出物在人亦在,韶华已逝,生命如残阳,而自己依旧人在旅途奔波劳碌。 “紫蟹黄柑真解事”句用典。方岳诗云:“白鱼如玉紫蟹肥,秋风欲老芦花飞”,黄庭坚句:“尘思黄柑洞庭霜”都是秋令节物。同时词人又活用晋代张翰睹秋风起思故乡的佳肴美味莼羹鲈脍而辞官归里的故实。显然词人思归还有其深层次的内容。决心仅限于思乡、思家乡之美味。“王粲”句中“寥落”二字语意双关,既写王粲又写自己。汉末王粲羁留荆州,不为刘表看重,因此“登临寥落”的是乡愁,更是自己的怀才不遇。词人的文章不受全章宗的欣赏,不久因罪免职,后仕翰林修撰。承安元年(1196)又因赵秉文上书事牵连在内,被杖六十,解职,后又被贬为郑州防御判官,任途坎坷,“寥落”不下王粲。思归之情也不弱于王粲。结句把思归的情怀表述得深沉辽远,绵绵不绝。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州郡数命,植皆不就。建宁中,征为博士,乃始起焉。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以疾去官。会南夷反叛,以植尝在九江有恩信,拜为庐江太守。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

岁余,复征拜议郎,与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记》。帝以非急务,转为侍中,迁尚书。光和元年,有日食之异,植上封事谏,帝不省。

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持节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连战破贼帅张角,斩获万余人。角等走保广宗,植筑围凿堑,造作云梯,垂当拔之。帝遣小黄门左丰诣军观贼形势,或劝植以赂送丰,植不肯。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贼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帝怒,遂槛车征植,减死罪一等。及车骑将军皇甫嵩讨平黄巾,盛称植行师方略,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以其年复为尚书

帝崩,大将军何进谋诛中官,乃召并州牧董卓,以惧太后。植知卓凶悍难制,必生后患,固止之,进不从。及卓至,果陵虐朝廷,乃大会百官于朝堂,议欲废立。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卓怒罢会,将诛植。植素善蔡邕,邕前徙朔方,植独上书请之。邕时见亲于卓,故往请植事。又议郎彭伯谏卓曰:“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乃止,但免植官而已。

植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道辕出。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初平三年卒。临困,敕其子敛葬于土穴,不用棺椁,附体单帛而已。所著碑、诔、表、记凡六篇。

(节选自《后汉书·卷六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持节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

B.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持节/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

C.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持节/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

D.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北中郎将/持节/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四府,西汉指职丞相、御史大夫、车骑将军、前将军府。东汉指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府,或指太傅、太尉、司徒、司空。

C.五经,是指《诗经》、《论语》、《礼记》、《周易》、《春秋》,本有六经,其中《乐经》,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D.尚书,官名。秦属少府,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秦及汉初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称“六尚”。武帝时,因系近臣,地位渐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植文武兼备。朝廷拜他为九江郡太守,很快平定叛乱。卢植与人一起在东观校勘《五经》,并参与续写《汉记》。

B.黄巾贼起,卢植受命出征。广宗城即将攻破,皇帝派小黄门左丰到军营里观看贼情,左丰向卢植索贿不成,回到朝廷进谗言。

C.卢植不畏强权。皇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控朝政,征召董卓进京,卢植竭力劝阻。后董卓意欲废立,只有卢植独自一人出来反对。

D.为避董卓之祸,卢植退居上谷。卢植因年老多病求归,诈称从辕关道出,躲过董卓的追击。隐居上谷,不与世人来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车骑将军皇甫嵩讨平黄巾,盛称植行师方略,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

(2)植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道辕出。卓果使人追之,不及。遂隐于上谷,不交人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技术之上的伦理困境

“电车问题”是伦理学上著名的“两难”思想实验,1967年由哲学家菲利帕·福特首次提出。即便对福特本人来讲,都认为这是个绝大多数人一生不会面对的抽象问题。然而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试验,使得这个思想实验成为现实。目前,面对这个难题的不再只是冥思苦想的哲学家,政策制定者和汽车生产商也需要思考并解决这一伦理困境。

想象一下,有一辆失控的电车正沿着轨道横冲向前,轨道的前方站着5个人。此时作为旁观者的你可以拉动一个拉杆,将电车转向另一条轨道———这条轨道上只站了一个人。那么我们的选择应该是什么? 什么都不做,让那5个人被撞死? 还是拉动开关,牺牲另一个人从而拯救5个人? 这就是著名的“电车问题”。在设计无人驾驶汽车程序时,人们不得不考虑它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

一辆载有一车小朋友的无人驾驶汽车,它两边有两位骑摩托车的人,一位戴着头盔而另一位没有。这样的场景在现实中应该不会罕见。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比如智能汽车前面的货车突然刹车,为避免车上小朋友出现伤亡,它可以向两边急转,但这就会撞向两位骑摩托的人。这辆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应如何设计程序来处理这种紧急情况? 如果人工智能应该尽可能减少死亡,那么就应该选择去撞戴了头盔的摩托车手,但这毕竟伤害了一个无辜的人! 无人驾驶汽车让伦理向技术提出了挑战。

其实,无人驾驶汽车版的“电车问题”要比原来更复杂,它所涉及的伦理关系是多层面多角度的。如何实现符合一定“标准”的“伦理代码”? 什么样的“伦理代码”是“合适的”? 谁又该为必然会出现的无人驾驶汽车事故负责任? 进而,谁要为这样的“伦理代码”负责?是车主、制造商还是程序员? 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让可能出现的人类与智能机器首次大规模互动浮现阴云。当人们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编写“伦理代码”,是否就满足道德要求? 事情并不是这样。人类的法律法规远没有穷尽所有的可能性。

实际上,站在伦理角度的问题极为复杂,站在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实现角度也同样复杂。人工智能技术和人类伦理无情地纠缠在一起。一些媒体曾提出观点,认为人类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天敌。文中认为:“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经常会采取最谨慎的驾驶办法,但这令其与路面上其他车辆格格不入。”一个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无人驾驶汽车与人类司机在十字路口相遇时无法通过测试,“因为它的传感器一直在等其他(人类)司机彻底停下来,让它过去。但其他司机一直向前蹭,寻找有利时机。这种情况让无人驾驶汽车陷入瘫痪。”

可以发现,智能设备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融入人类的复杂世界。“电车问题”中面对困境的“你”拥有自由意志,却陷入两难境地。

而无人驾驶汽车伦理困境中的“主人”,实际上是实现这一技术以及允许其应用的群体,他们的能力远超个人,那他们能否做出完美的道德决策? 当伦理困境不再是个人选择问题,而成为人类整体选择问题,每个人都必须负起思考的责任。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5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67年,菲利帕·福特首次提出“电车问题”,这是一个伦理学上著名的“两难”思想实验。

B.无人驾驶汽车设计程序处理紧急情况,如果人工智能尽可能减少死亡,那么可能会伤及无辜,让伦理向技术提出了挑战。

C.一个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无人驾驶汽车与人类司机在十字路口相遇时无法通过测试,所以,人类是无人驾驶汽车的天敌。

D.如何融入人类的复杂世界是智能设备面临的挑战之一,伦理困境已成为人类整体选择问题,应引起每个人的思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实验,使得“电车问题”成为现实,政策制定者和汽车制造商也需要思考并解决这一伦理困境。

B.无人驾驶汽车面对两位摩托车手的两难困境,是“电车问题”从思想实验走向现实所面临的伦理困境。

C.人类的法律法规没有穷尽所有的可能,因此,人们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编写“伦理代码”也无法满足道德需要。

D.无人驾驶汽车伦理困境中的“主人”,他们的能力远超个人,也许能做出完美的道德决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车问题”是在问题发生时,我们是选择顺其自然趋势还是为了降低伤害而伤及无辜的两难问题。

B.曾使哲学家冥思苦想的“电车问题”,将可能发生在现实中,虽会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快将会得以解决。

C.“伦理代码”的产生,“事故责任的负责”问题,让可能出现的人类与智能机器首次大规模互动浮现阴云。

D.无人驾驶汽车版的“电车问题”,所涉及的伦理关系是多层面的,它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伦理无情地纠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