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负约不偿城                  貌恭而不心服

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C.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沛公居山东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未尝有坚明约束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B.C.D三项中的“无聊、山东、亲戚、约束”都是古今异义词。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高考考查实词的重点之一,是古今同形异义词。有的词形古今一样,但意义或感情色彩等不同。如“走狗”,古义指奔走效劳的人,是中性词;今义指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是贬义词。“成立”,古义指长大成人;今义指有所成就或建立组织、机构等。古汉语以单音节词语为主,有时两个单音节词语恰好在相邻的位置,看起来与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节词语相同,实际上,这些词语形同实异,按照句子结构,它们要拆成两个词。如“众谓予一行为可以救国”(《指南录后序》),“行”“为”相邻,貌似现代汉语的“行为”,其实,“行”是“出行”“行动”,“为”是“是”。再如“妻子”“地方”“可以”“因为”“祖父”“不行”“突出”“前进”“不过”“十一”等,课本内外,比比皆是。古今词义差异有六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法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