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李榖,字惟珍,颍州汝阴人。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少勇力善射,以任侠为事,颇为乡人所困,发愤从学,所览如宿习。年二十七,举进士,连辟华、泰二州从事。晋天福中擢监察御史加给事中。为冯玉、李彦韬所排。

契丹入汴少帝蒙尘而北旧臣无敢候谒者, 榖独拜迎于路君臣相对泣下。榖曰:“臣无状负陛下。”因倾囊以献。会契丹主发使至州, 榖禽斩之潜遣河朔酋豪梁晖入据安阳。契丹主患之即议北旋。会有告契丹以城中虚弱者契丹还攻安阳陷其城。榖自郡候契丹遂见获。契丹主先设刑具谓之曰:“尔何背我归太原?” 榖曰:“无之。”契丹主因引手车中似取所获文字而榖知其诈因请曰:“如实有此事乞显示之。”契丹国制人未伏者不即置死。自后凡诘榖者六次 榖词不屈气色不挠卒宽之。

俄权判开封府。时京畿多盗中牟尤甚 榖诱邑人发其巢穴。有刘德舆者梁时屡摄畿佐居中牟素有干材 榖即署摄本邑主簿。榖请侍卫兵数千佐德舆悉禽贼党其魁一即县佐史一御史台吏。搜其家得金玉财货甚众自是行者无患。俄迁工部侍郎。

又奏罢屯田务以民隶州县课役尽除宿弊既贵访得旧地建兰若又立垣屋凡族人之不可仕者分田居之

榖为人厚重刚毅深沉有城府雅善谈论议政事能近取譬言多诣理辞气明畅人主为之耸听。人有难必救有恩必报。好汲引寒士多至显位。与韩熙载善熙载将南渡密告榖曰:“若江东相我我当长驱以定中原。”榖笑曰:“若中原相我下江南探囊中物耳。”榖后果如其言。李昉尝为榖记室在淮上被病求先归。榖视之曰:“子他日官禄当如我。”昉后至宰相、司空。世谓榖能知人。

(选自 《宋史 列传第二十一》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奏罢屯田/务以民隶州县课役/尽除宿弊/既贵访得旧/地建兰若/又立垣屋/凡族人之不可仕者/分田居之/

B.又奏罢屯田务/以民隶州县/课役尽/除宿弊/既贵/访得旧地/建兰若/又立垣屋/凡族人之不可仕者分田居之/

C.又奏罢屯田/务以民隶州县课役/尽除宿弊/既贵访得旧地/建兰若/又立垣屋/凡族人之不可仕者分田居之/

D.又奏罢屯田务/以民隶州县课役/尽除宿弊/既贵/访得旧地/建兰若/又立垣屋/凡族人之不可仕者分田居之/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人的表字,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男子行冠礼,然后有字;女子许嫁行笄礼,开始有字。

B.擢,意为选拔、提拔,在这个意义上,与“拔”略有区别,“擢”往往指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拔”往往指提升官职。

C.畿,指古代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也泛指国都周围的地区。“京畿”即国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与此意义类似的还有“京圻”“畿甸”“畿辅”等。

D.御史台,管署名,专司弹劾之职。西汉时称御史府,东汉初改称御史台。明洪武十五年改都察院,清沿用,御史台之名遂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榖貌魁梧,年轻力壮侠肝义胆但得不到乡人的理解于是发愤读书步入仕途

B契丹主先是威逼,后是使诈,试图让李榖承认背离契丹归附中原一事,李榖巧妙周旋,始终不屈不挠,使契丹主一无所获。

C李榖慧眼识人,不仅委任“素有才干”的刘德舆代理县主簿,还请求安排数千人帮助他,将“贼党”一网打尽,使刘被调任为工部侍郎。

D李榖言谈善于就近取譬,明白晓畅且切近情理,皇帝都会认真听取。他与韩熙载对话时,就用了一个很通俗的比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契丹主发使至州,禽斩之潜遣河朔酋豪梁晖入据安阳。

(2)若中原相我下江南探囊中物耳。

 

答案:
1.D 2.B 3.C 4. (1)正好契丹首领派遣使者到这里,李毂擒住并杀了他,暗中派遣黄河以北地区的有钱的首领梁晖据守安阳。(关键词:“会”“禽”“潜”“河朔”“酋豪”) (2)如果中原让我做宰相,攻取江南如探囊取物般容易。(关键词:“若”“相”“下”“探囊中物”)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又奏罢屯田务以民隶州县课役尽除宿弊既贵访得旧地建兰若又立垣屋凡族人之不可仕者分田居之”,这句话的大意是:李谷又奏请皇帝停止屯田劳役,让百姓听从州县的督促和役使,全部革除了旧的弊端。自身发达以后,找到祖居所在地,建造了寺庙,又建了有围墙的屋子,所有的不能做官的同族人分一些田地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人名及动词进行断句,比如“屯田务”“州县”“旧地”“兰若”“垣屋”“族人之不可仕者”。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人名及动词进行断句,比如“屯田务”“州县”“旧地”“兰若”“垣屋”“族人之不可仕者”。 2.B项,“‘擢’往往指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拔’往往指提升官职”有误;“拔”往往指提拔本来没有官职的人,“擢”往往指提升官职。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点面结合记忆法。不管是在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还是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些知识点往往关键节点就在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举例: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其次:再来了解一下.纵横结合记忆法。因为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横的联系。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网,达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举例: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最后:重点了解门别类记忆法。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我们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成: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 举例: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3.,悉禽贼党,其魁一即县佐史,一御史台吏。搜其家,得金玉财货甚众,自是行者无患。俄迁工部侍郎”, 是李榖被调任工部侍郎。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4.,恰逢;“禽”通“擒”,捉拿;“潜”,暗中;“河朔”,黄河以北地区;“酋豪”,首领。第二句中,“若”,如果;“相”,使动用法,让……为相;“下”,名词作动词,攻下;“探囊中物”,像探囊取物般容易。同时要关注句中的人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比如“契丹”“榖”“河朔”“酋豪梁晖”“安阳”“中原”“江南”。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比如“契丹”“榖”“河朔”“酋豪梁晖”“安阳”“中原”“江南”。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谷,字惟珍,是颍州汝阴人。身高八尺,体貌魁梧。年轻时有勇气力量大,善于射箭,把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做,但被同乡弄得很难堪,于是发愤读 书。二十七岁时,考中进士,接连被征召为华、泰二州从事。晋天福中期,提拔为监察御史,加给事中的官职。被冯玉、李彦韬所排挤。 契丹族人进入汴洲,少帝流亡受辱而往北跑,原先的大臣们都不敢迎候拜见,唯独李谷在路边拜谒迎接,君臣相见,哭了一场。李谷说:“我无能,辜负了陛下的恩德。”于是把所有的钱财送给了少帝。正好契丹首领派遣使者到这里,李谷擒住并杀了他,暗中派遣黄河以北地区的有钱的首领梁晖据守安阳,契丹首领很担心这件 事情,立即商议往北退兵。正好有人把安阳城中兵力不足的情况告诉契丹人,契丹人立即回兵攻打并占据了安阳,李谷在郡中等候契丹人,于是被抓了起来。契丹首领先安排了刑具,对李谷说:“你为什么背叛我而归属太原?”李谷说:“没有这回事情。”契丹首领于是把手伸向车中,好像要拿什么文字资料,李谷知道他的阴谋诡计,于是请求说:“如果确实有这回事,请您拿出来看看。” 按照契丹人的规矩,没有伏罪的犯人不能立即处死。此后总共审问了李谷六次,李谷义正词严,气色不屈不挠,最终宽恕了他。 不久暂时代理开封府要职。当时京城一带很多盗贼,中牟县更厉害。李谷诱使县城里的人想方设法捣毁盗贼的巢穴。有一个刘德舆的人,梁时多次代理京畿佐僚,家住中牟县,向来有才干,李谷立即署委任他代理本县的主簿。李谷请求安排侍卫兵数千人辅佐刘德舆,把盗贼的党羽全部抓住,那些盗贼头领之一就是县里的佐史,一个是御史台的官吏。搜查他们的家,得到了很多金银财宝,自此以后主管机关的官员就不要担心盗贼问题了。不久升迁为工部侍郎。 李谷又奏请皇帝停止屯田劳役,让百姓听从州县的督促和役使,全部革除了旧的弊端。自身发达以后,找到祖居所在地,建造了寺庙,又建了有围墙的屋子,所有的不能做官的同族人分一些田地让他们安居乐业。 李谷为人厚重刚毅,深沉有城府,善于谈论,议论政事能就近打比方,说的话多数切近情理,语言明白晓畅,皇帝因为这些原因都能认真听取。他人有难必定会设法帮 助,人家对他有恩必定要设法报答。好吸纳引荐门第低微的读书人,这些人后来多数身居显位。李谷与韩熙载关系很好,韩熙载将要南渡到江左,秘密地告诉李谷 说:“如果江东让我做宰相,我当长驱直入平定中原。”李谷也反唇相讥,说:“如果中原让我做宰相,攻取江南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李谷后来果真像他自己所说的。李昉曾经做李谷的记室官,在淮上得病请求先回家。李谷看了他说:“你日后官运会像我一样。”李昉后来做官作到了宰相、司空。世人认为李谷能慧眼识人。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美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而言,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采诗说”“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即便这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也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

C.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2.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由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尽管这样,也没能妨碍人们对《诗经》的喜爱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存在

D.推而广之不仅仅是《诗经》,由于史料很少,其它古代诗歌也有可能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