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中国的姓氏产生于什么时候?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徙到不同的地方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如果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氏也就会跟着变化。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姜,孟姬、仲姬等。周代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世代通婚,因为秦国姓嬴。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汉代以后,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姓氏的来源相当复杂。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姬、姜、嬴等,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花、叶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宋、司马、公孙等;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东方、西门、陶等;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夏、商、康等;还有出于帝王意志与政治目的避讳赐姓,因战乱人祸避难而改姓,由少数民族汉化而来的姓等。
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汉代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的初始阶段,国力强盛,“安国”、“奉汉”、“勇”、“超”、“雄”等名字,张扬的是汉代人雄浑阔大的气势。西汉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直到东汉、三国,单名依旧盛行,因此一部《三国志》,人物几乎都是单名。到魏晋南北朝,因单名重复太多,复名又兴盛起来,由于受士大夫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之”字,如王羲之、顾恺之、裴松之等。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名字”。如楚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如朱熹,字元晦。
近年来随着全球寻根热的兴起,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归国,寻根问祖。姓氏成为他们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姓氏”这一传统文化,在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
1.下列对有关“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普遍认为,姓氏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它是用以区分若干氏族和支族的符号。
B.姓氏来源十分复杂。有的姓氏体现了母系社会对女性、某种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的崇拜。
C.“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女子称姓以别婚姻”说明姓氏在夏商周时代具有浓厚的阶级色彩。
D.姓氏不仅具有社会意义,而且具有文化内涵。同时,姓氏也成为人们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同一母系血统的子孙不断增加和流动,为代表氏族分支的“氏”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B.夏商周时代的“氏”由统治者赐封而成,“贵者有氏,贱者无氏”说明“氏”已经成为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志。
C.中国人起名,体现了与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杨雄”“班超”就刻有时代的烙印。
D.西汉时,人们多起单名;魏晋时,复名又兴盛起来。这是当时统治者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所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姓”下可以有多个“氏”,“氏”可以理解为“姓”的分支,可见“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
B.周代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严格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是对人性的扼杀,是不合理的。
C.按照古代姓氏的命制来看,“孟姜女”并不是指姓“孟”的女子,而是指“姜”姓人家的大女儿。
D.姓氏是公共的,有着区分血缘关系的社会意义;而名字氏个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