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普通大葱只能长一米高,山东章丘大葱却能长到近两米。人们起初认为这是品种问题。有人把章丘大葱引种到外地,结果长得和普通大葱没什么两样,有人把外地大葱引种到章丘,结果长得跟章丘大葱一般高。于是许多人认为水土气候是关键因素。

有位学者较真,他特地跑到章丘住下来,观察大葱完整的种植过程,揭开了其中奥秘。选种、育苗、施肥、浇水、锄草、捉虫,这些环节跟其他地方一样,无任何特殊之处。但这位细心的学者发现,从大葱破土萌发的那天起,章丘农民就每天往大葱植株上培土,大葱长高一点,泥土就培高一点。每次培土的厚度只有几毫米,刚好让大葱露出头,使它不至于因窒息枯萎。大葱要想获取阳光空气,就必须铆足劲儿往上拔个儿。泥土培得越来越高,章丘的大葱也就长得越来越高。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实践出真知 于葱而言,两米高只能是它们的梦想,而章丘大葱做到了。人们不解,于是想当然地认为是品种问题,然而章丘大葱到了外地也是资质平平;再把外地大葱引入章丘,结果外地大葱也和章丘大葱一样出类拔萃,于是人们又想当然地认为水土气候才是关键。只有那位较真的学者,亲自跑到章丘的田间地头,观察大葱完整的种植过程,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一般人单凭直觉,从表面上来看问题,而不亲自观察实践、一探究竟,因此犯了形而上的错误。较真的学者住进章丘,细心观察,见证了大葱种植的全过程,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可见,不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的看法与发现,实践过后必然得出真知。 马伶、李伶是明朝金陵最红的两位京剧演员,一次,两人在东西两座戏台上演同一出戏,扮演同一个角色来奸相严嵩,结果观看马伶演出的观众逐渐被李伶卓越的演唱舞技吸引而去。马伶含羞而退,连夜出走,投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在奸臣宰相顾秉谦的门下当了一名差役。在顾秉谦门下,马伶悉心伺候顾秉谦,花了三年的时间细心揣摩顾宰相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奴性十足的言行举止。马伶回到金陵,与李伶相约再行竞技。结果李伶的观众都成了马伶的戏迷,他们被马伶惟妙惟肖、行神兼备的表演所折服。正是马伶长达三年的实践活动,为他赢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 毛泽东用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通过实践人们发现无产阶级才是领导人民取得政权的核心力量;通过实践人们逐渐淘汰了旧的社会工具,使得人类社会不段向前发展。 古往今来,哪个成才的人没有经过实践。李时珍不云游天下,尝遍草药,是写不出《本草纲目》的;爱迪生不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断不能为了发明电灯泡;法拉第若不是一次次实践,又怎会发现磁与电之间的关系。无数的客观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 只有从实践中来,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理。当然实践也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否则在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无所适从。故此,我们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做事。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作文一般分为新闻时事类和寓意故事类。此题属于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时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抓住材料中的对象大葱、一般人(认为章丘大葱个高的原因是水土气候的人)、较真的学者等选取立意角度,再结合由果溯因法提炼适合自己议论的观点。如从大葱的角度,章丘的大葱何以能长到将近两米,因为章丘人不断地给大葱培土,大葱要冲破土壤就必须卯足了劲往上拔个,于是大葱不断长高,由此,可以得到“有压力才有动力”、“不断拼搏才能成才”等观点。该题的参考立意有:压力与成才;不断拼搏才能走向辉煌;实践出真知;认真细心取得非凡成绩等。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要写好材料作文,首先要审好题,审题方法常见的有提炼中心法、找关键句法、把握情感倾向法、由果溯因法、多角度分析法、多材料异同比较法等。其中提炼中心法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提炼材料的中心,并以此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写出的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其中由果溯因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立意。要写好材料作文,还要做好布局构思,新闻时事类材料作文有两种写法,一是“就事论事”(引—析—解—结),一是“就事论理”(引—析—联—结)。“就事论事”型作文结构要求考生按照先概述材料,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谈意义、作用;再找解决的办法,提出倡议;最后小结上文,重申观点。“就事论理”型作文结构要求考生先概述材料,得出观点;再分析材料,确立观点;再联系实际,纵横拓展;最后总结全文,升华观点。就此材料作文来看,写成“就事论理”型作文更有话说。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