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1.“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2.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词句采用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2.示例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之情。示例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默默蘋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示例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惆怅。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类题一般要从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阐述“志”的内涵或“景”与“情”的关联;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功效。注意在解答技巧的效果时,一定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具体分析,切记空洞。本题应抓住关键词“放”“春愁”,然后判断词句的修辞是比拟,再谈效果即可。要注意分析“春愁”的无形变有形。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给出了两个理解角度,可以从“愁”“喜”二者中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分析作答。组织答案时,可分两步,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如结合“春愁”具体的诗句来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注意自圆其说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