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张焘,字景元,枢密直学士奎之子也。举进士,通判单州。州卒谋乱,期有日,焘得告者,徐诣营取首恶,置诸法。知沂、潍二州。沂产布,潍产绢,而有司科赋相反,焘始革之。潍多圭田,率计亩征绢,而蠲河役,焘不肯踵例,废法还其役,入损于旧五之四,且命吏曰:“吾知守己而已,无妨后人,汝勿著为式。”

提点河北刑狱,摄领澶州,七日而商胡决。焘拯溺救饥,所全活者十余万,犹坐免。数年,复提点河东、陕西、京西刑狱,为盐铁判官、淮南转运使、江淮发运副使。泗州水,城且坏,焘悉力营护,诏宠其劳。入为户部副使。京师赋曲于酒,人有常籍,毋问售不售,或蹶产以偿。焘请罢岁额,严禁令,随所用曲多寡以售,自是增溢。官修睦亲宅,议取民居,焘言:“芳林园有余地,宗室足自处,无庸起民居。”从之。孝严殿成,请图乾兴以来文武大臣像于壁。

迁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蒲津浮桥坏,铁牛皆没水中。焘以策列巨木于岸以为衡,缒石其秒,挽出之,桥复其初。保安二土豪善骑射,为边人所惮,故纵善马诱使取之,而强以汉法。焘按得其状,俱以隶军。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蜀人苦多盗,焘严保伍,使不得隐,而申其捕限。南蛮寇黎、雅,讨走之,罢磨刀崖戍卒。改知瀛州。

母丧服阕。故事,起执政以诏,近臣以堂帖;神宗特命赐诏。判太常寺,知邓、许二州,复判太常,知通进、银台司,提举崇福宫,由给事中易通议大夫。卒,年七十。

焘才智敏给常从范仲淹使河东至汾州民遮道数百趋诉仲淹以付焘方与客弈局未终处决已竟。英宗时,三司前奏事,帝诘铸钱本末,皆不能对,焘悉论无隐。帝是之,顾左右识其姓名,后欲以为观察使守边,曰:“卿家世事也。”焘对曰:“臣叔父亢有大才,臣愚不可继。”遂止。

(选自《宋史张焘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焘才智敏给/常从范仲淹使河东/至汾州/民遮道数百趋诉仲淹/以付焘/方与客弈/局未终/处决已竟/

B焘才智敏给/常从范仲淹使河东/至汾州/民遮道数百趋诉/仲淹以付/焘方与客弈局/未终/处决已竟/

C焘才智敏给/常从范仲淹使河东/至汾州/民遮道数百趋诉/仲淹以付/焘方与客弈/局未终/处决已竟/

D焘才智敏给/常从范仲淹使河东/至汾州/民遮道数百趋诉仲淹/以付焘/方与客弈局/未终/处决已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有时也掌管科举、学校等。

B课,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也指赋税。有时,考核、敦促也叫课。

C乾兴,宋真宗年号之一。年号是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汉武帝即位,称建元元年,始有年号。

D服阙,古丧礼规定,父母死后,服丧三年,期满除服。称服阙。阙,终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焘有智慧有谋略,善于处理政务。任单州通判时,妥善处理州卒谋反事宜;知沂、潍二州时,合理改革赋税和劳役制度;入朝为户部副使时,改革酒曲税,既减轻了百姓负担,又增加了朝廷税收。

B张焘恪尽职守,政绩卓著。商胡决堤时,他拯溺救饥,救活十余万人,泗州水灾,张焘尽力营护将毁的城墙,对以上功劳,皇帝特下诏奖励;在陕西转运使任上,他用巧妙的方法修复了蒲津浮桥。

C张焘清正爱民,关注百姓疾苦。他反对征用民居来修建官宅,说服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他把危害边民的保安二土豪交给军队处置;知成都府时,他设法解决了蜀人苦盗和南蛮寇边的忧患。

D张焘才智敏给,为人谦逊谨慎。他处理汾州民事迅速果决;悉论铸钱本末,奏事对答如流,得到皇上的认同;他自认为才能不及叔父,不愿担任镇边观察使的职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卒谋乱,期有日,焘得告者,徐诣营取首恶,置诸法。

(2)蜀人苦多盗,焘严保伍,使不得隐,而申其捕限。

 

答案:
1.C 2.A 3.B 4. (1)州中兵卒图谋作乱,预订了日期,张焘得到告发的人,慢慢地到营房捕捉首恶,依法惩处他们。(得分点:“期”“徐”“诣”各1分,大意1分) (2)蜀人以盗贼多为苦,张焘严格实行保伍制度,使(盗贼)不能躲藏,并且他还申明了捕贼的期限。(得分点:“苦”“严” “申其捕限”,各1分,大意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民遮道数百趋诉”结构完整,表意明确,“仲淹以付”指范仲淹把这件事交给张焘,所以排除A.D;“局未终”是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局”是主语,所以在“局”前停顿,排除B.选择C。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科举、学校”是礼部掌管。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B“对以上功劳,皇帝特下诏奖励”错 。原文有“焘拯溺救饥,所全活者十余万,犹坐免。数年,复提点河东、陕西、京西刑狱......” 可见皇帝并没有下诏奖励他在商胡决堤时的功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期”“徐”“诣” “苦”“严”“申其捕限”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张焘字景元。举为进士,任单州通判。州中兵卒图谋作乱,预订了日期,张焘得到告发的人,慢慢地到营房捕捉首恶,依法惩处他们。任沂、潍两州知州。沂州产布,潍州产绢,而有关官吏向民间收税却轻重相反,张焘开始加以改革。潍州多有专供祭祀的田亩,大抵计亩收绢,而免除治河的劳役,张焘不肯奉行旧规,废除税法而恢复劳役,收入比过去少了五分之四,并且命令手下官吏说:“我只知道坚守我自己的主张,不妨碍后来的人,你们不要(把我的措施)定为法令。” 提点河北刑狱,暂代澶州知州,七天而商胡决口。张焘拯救被淹的人,救济饥饿的百姓,所救活的人有十余万人,但仍因此(河决堤)被免官。过了两年,又提点河东、陕西、京西刑狱,任盐铁判官、淮南转运使、江淮发运副使。泗州水灾,城墙将毁坏,张焘尽力修筑保护,皇帝下诏奖励他的功劳。入朝为户部副使。京城在酒税中加酒曲税,按人定量,不问是否售出,有人甚至倾家荡产来偿还税钱。张焘请求取消每年规定的数额,严格禁令,根据各户所用多少发售,从此课税日益增加。官方修筑睦亲宅,商议征用民居,张焘说:“芳林园中有空余的地方,宗室足以安居,不用动用民居。”朝廷听从他的建议。孝严殿落成,张涛要求绘制乾兴以来的文武大臣的画像于殿壁上。 升为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蒲津浮桥坏了,桥上的铁牛陷在水中。张焘设计在岸上排列大木来做杠杆,在木头的一端挂着石块,把铁牛牵引出来,使桥恢复原状。保安有两个土豪善于骑射,为边民所忌惮,他们故意放好马让边民掠取,然后用汉人法律来强加给边民。张焘查访到事实,就让这两个人都入了军籍(加以约束)。加为龙图阁直学士、成都府知府。蜀人以盗贼多为苦,张焘严格实行保伍制度,使(盗贼)不能躲藏,并且他还申明了捕贼的期限。南蛮侵犯黎州、雅州,张焘讨伐使他们退走,并撤回磨刀崖戍守的士兵。改任瀛洲知州。 遭母丧服丧完毕。按照旧例,对执政大臣用诏书通知复职,近臣则以堂贴通知;神宗特地命令对张焘赐以诏书。担任太常寺通判,由给事中改为通议大夫。去世时,享年七十岁。 张焘才智敏捷,曾跟随范仲淹出使河东。到汾州,有百姓几百人拦路上诉,范仲淹把这些事都交给张焘办理。张焘正在和客人下棋,一局未下完,事情已处理完毕。英宗时,三司在皇帝前奏事,皇帝问铸钱的本末,三司官员无法回答,张焘把全部情况论述无所隐瞒。皇帝认为他正确,叫左右的人记下他的姓名,后来想任用他为观察使镇守边境,说:“这是你家世代的事。”张焘回答说:“臣的叔父张亢有大才,臣却愚笨难以继承他。”就此作罢。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