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出浴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叫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鲜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按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①绿蚁:一种美酒。

②按:搓揉。

1.两首词中的“梅”意象有什么不同?两首词都写到“醉”,表达感情是否相同?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两首词都写梅花,通过梅花写人,创设的意境却完全不同。试简要分析各是怎样意境以及意境不同的原因。

 

答案:
1.前词中“梅”:娇媚半开,玲珑清新,像出浴美人。后词中“梅”:受狂风摧残,零落难看。前“醉”:梅花的娇美姿色让人欣赏,劝人饮醉,表达依恋梅花、欣喜春信的陶醉喜悦之情。后“醉”:年年都醉,是伤心泪,是感伤天涯海角飘泊不定,世事动荡变化、岁月流逝,人生衰老。 2.前词意境:清新淡雅、宁静优美、玲珑;后词意境:冷落萧索、沉郁凄伤。不同的原因:环境(背景)不同--虽都以雪为背景,但前词配以“春信”“明月”;后词配以“风势”等。意象特点不同--前“梅”香脸、琼枝、玉人出浴,形象美好;后“梅”零落、难看。人的遭遇、情感不同--前词是“赏”,愉快欣喜;后词是天涯海角、年华衰老。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干问的是“两首词中的‘梅’意象有什么不同?两首词都写到‘醉’,表达感情是否相同”这是考查意象和情感。答题时首先找出意象,然后再分析所找意象的特征是否相同。第一首词中的“梅”特征是“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玉人出浴新妆洗”半放的寒梅点缀着覆雪悬冰的梅枝,愈显得光明润泽。词人接着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形容将开未开之梅的轻盈娇美,用玉人出浴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即物即人,梅已和人融成了一片;“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梅花的娇美姿色让人欣赏,劝人饮醉,表达依恋梅花、欣喜春信的陶醉喜悦之情。第二首词里的“梅花”:“风势”“难看”受狂风摧残,零落难看;“常插梅花醉”“赢得满衣清泪”“萧萧两鬓生华”,“醉”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因梅花开放而产生了如醉如痴的内心躁动;二是因内心之躁动而醉饮。饮又不能浇愁,故而挼(ruó)梅。揉搓,是内心不宁静的一种下意识动作。而挼尽梅花也无好意绪,只赢得清泪如许!又到了梅花开放的季节。而自己飘沦天涯,颠沛流离的生活已使两鬓斑斑。结末作忧患语:昔年虽无意绪,但毕竟“春心‘还’共花争发”,有插梅、挼梅之举。而今天,尚未踏雪寻梅,就已从晚来风势中预感连赏梅之事也难以实现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意象是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各种植物(如花、叶、树)的意象运用则更是频繁。以一种静态的生命形式来呈现动态的思想情感,可以更好地将或激烈或细腻的内心隐藏在含蓄的外衣下,达到丰富诗歌的层次的效果,可以记住一些特定意象所要表达的感情,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要注意结合具体诗词内容做一分析,尤其是要分析“梅”这一意象象征意义;然后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醉”的不同感情。 2.题干问的是“两首词都写梅花,通过梅花写人,创设的意境却完全不同。试简要分析各是怎样意境以及意境不同的原因”这是一道关于诗歌意境的题目。本题在分析意境时可以结合第一小问里“梅”的意象和“醉”的情感,难度不是很大,分析意境不同,就是分析意象特征为何不同,也是分析情感为什么不同,需要联系作者的生活遭遇,两首词都出自李清照,这是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作者。第一首词吟咏寒梅。上阕写寒梅初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阕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写梅即写人,赏梅亦自赏。全词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由月光、酒樽、梅花织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的图画,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刻画梅花形象,赞颂梅花超尘绝俗的洁美素质和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第二首词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哀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平实而感慨自深。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意境,是我国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只要是诗歌艺术的精品,无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作品时,要通过语言的媒介,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作品的意境之美。诗歌意境的形成离不开对客观景物的描写,这些客观的景物,一旦渗透诗人之主观情感,即为诗歌之意象,可见诗歌意境的形成是离不开意象的。那些在诗歌中经常出现的典型传统的意象,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熟悉这些传统意象,有助于我们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不同的命题形式有不同的答题方式。如果是笼统地简要分析意境,必须遵循答题的一般思路:①描述诗歌的意境。②概括意境的特点。③理解意境中作者寄托的感情。本题可以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即可,如第一首词“春信”“明月”“此花不与鲜花比”;第二首词“无好意”“清泪”“萧萧两鬓生华”“风势”“难看”。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摧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端敏。

摘编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己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刚正不阿张璁、桂萼合感激他在议论“大礼”时意见一致,想拉他一把,让他帮自己的忙,世宁却不肯附合他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人民日报评论部: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

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头一族”,看的不是书报而是手机……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表浅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信息时代,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不同的每个人都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和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C.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和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网络文化,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今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好书和读书人越来越少,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阅读。

B.海德格尔等人的忧思表明,拥有文化话语权,草根精英能更早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信息时代文化共存,主流文化建设者应防止文化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

D.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文化领域长时间内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不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B.“士志于道”是中国文化与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加厚信息时代文化土层,需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没改变,就能以积极态度、包容气度、渊博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