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根据《孟子》1.2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生活在这样一个朝代——统治者与民夺利,寡廉鲜耻地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那么你可以用以下哪一组孟子的话来分别劝说、警告统治者?试题分析: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与“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与“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C.“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与“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D.“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与“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孟子·梁惠王下》中载: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齐宣王为何”顾左右而言他“?请简要说明。试题分析:这则材料所体现的孟子的论辩技巧与哪个成语故事十分相似?

 

答案:
(1)A (2)齐宣王明白孟子话中的类比之意:失职的朋友、士师应当绝交、罢免,那么失职的君主也理所当然该受同样对待,而宣王自己可能正是这样失职的君主。成语:请君入瓮。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文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一问“如果你生活在这样一个朝代——统治者与民夺利,寡廉鲜耻地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那么你可以用以下哪一组孟子的话来分别劝说、警告统治者”,此处要注意前提“统治者与民夺利,寡廉鲜耻地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那么建议的内容应与之相关;然后要注意所选出的是“劝说、警告”的内容,先劝说后警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的意思是“君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得到实利呢?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比较委婉,属于劝说的内容;“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两句大意是:只听说杀了一个独夫民贼纣,没有听说是弑君。孟子以“诛”与“弑”,“一夫”与“君”相分别,表示残暴荒淫、乱国祸民之君该杀,不能称为犯上作乱。可用于表示残暴的统治者该杀,死不足惜。第二问“齐宣王为何‘顾左右而言他’?请简要说明。‘这则材料所体现的孟子的论辩技巧与哪个成语故事十分相似”,首先要理解这段的意思,然后再来分析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原因。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应先审题,分析情境,然后再分析所给的选项中的名句,看哪一选项与题干的要求相合。“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意思是“大王不归罪于年成,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到你这里了”;“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意思是“,(试想连用俑殉葬都不能允许),又怎能让这些百姓活活地饿死呢”。“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意思是“如果真能这样,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够阻止得了呢?”;与“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意思是“没有固定的资产而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只有士人才能做到”。“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意思是“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意思是“现在大王你能与百姓分享快乐,那么就真正可以称霸天下了”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文后各题。

掌眼

刘志学

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而,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

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 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的名人字画不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时,都要请金辨芝去搂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高兴,去大相国寺后头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副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巧冯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 俩人就到了骑河镇。

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副《古道青藤图》:“辨芝兄,您给搭个眼儿。”

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烟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

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

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呼噜呼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

“二……二百块钢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始发喘。

“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

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

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

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打开封。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查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

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

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

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依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

“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

“我如果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

“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

“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忽然说。

“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

“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在作疼的眼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

“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得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

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

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

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试题分析:

A.小说开篇即介绍陈四仙是小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意在为后文交待他带金辨芝回小镇以及被日军逼迫给伤病治疗作铺垫。

B.陈四仙以好茶好酒招待初到骑河镇的金辨芝,目的是请他为自己重金求购的名画掌眼,有求于人,故而态度热情谦和。

C.作者善于大量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内心得到充分的展现。在故事情节安排上,又设有诸多伏笔。

D.陈四仙和金辨芝是多年的朋友,朋友分别时要他的银针,他就应该警觉,意识到画可能是赝品,那样就不会有那么大的牺牲了。

E.小说以“掌眼”为题,是因为故事情节围绕两次掌眼展开,“掌眼”是贯穿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线索,而“不为畜生掌眼”又凸显出主题。

2.小说的描写意蕴丰富,请分析文中两句分别表达了陈四仙哪些情感。

(1)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试题分析:

(2)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3.请结合全文,分析金辨芝的人物形象。试题分析:

4.这篇小说以金辨芝自刺双目收尾,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局并不合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