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崔衍,字著,深州安平人。父伦,字叙。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六岁,终不屈,乃许还。

衍,天宝末擢明经,调富平尉。继母李不慈,伦自吐蕃归,李敝衣以见,问故,曰:“衍不吾给。”伦怒,召衍,将袒鞭之,衍涕泣无所陈。伦弟殷趋白:“衍所禀举送夫人所,尚何云!”伦悟。父卒,事李益谨,岁为李子郃偿负不胜计,故官刺史,妻子仅免饥寒。

历苏、虢二州。虢居陕、华间,而赋数倍入,衍白太重。裴延龄领度支,方聚敛,私谓衍:“前刺史无明,公当止。”衍不听,复奏:“州部多岩田,又邮传剧道,属岁无秋,民流亡,不蠲减租额,人无生理。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陛下拔臣大州,宁欲视民困而顾望不言哉?”德宗公其言,为诏度支减赋。迁宣歙池观察使,简静百姓所怀。幕府奏聘皆有名士,后多显于时。卒,年六十九,赠工部尚书。 

衍俭约畏法,室无妾媵,禄稍周于亲族,葬埋嫁娶,倚以济者数十家。及卒,不能丧,表诸朝,赐赙帛三百段,米粟称之。 

先是,天下以进奉结主恩,州藏耗竭,韦皋、刘赞、裴肃为之倡。赞死,衍代之。旧贡金锡凡十八品,皆倍直市于州,民匮,多逃去,衍至,蠲革之。居十年,用度,府库充衍。及穆赞代州,钱四十万缗假民赋,故虽旱,人不流捐,由衍蓄积有素也。路应为观察使,以衍有惠在民,言状。元和元年,诏书褒美,谥曰懿。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六岁,终不屈         经历

B前刺史无           毁坏

C流亡               全,都

D居十年,用度         节俭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将袒鞭之

简静百姓所怀

③□钱四十万缗假民赋

A            B        

C            D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

B.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

C.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

D.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衍忠孝两全,名动天下。崔衍对自己的继母以德报怨;任宣歙池观察使时政务简便被百姓怀念;死后朝廷加封他为工部尚书。

B.崔衍为民请命,直言敢谏。崔衍奏报虢州赋税太重,请求减免赋税;裴延龄劝崔衍不要没事找事,崔衍依然上书皇帝,陈述本州民众的困窘。 

C.崔衍奖掖人才,勤政爱民。他所选择的属下官员,多为名流;宣州发生旱灾他从府库中拿出四十万贯钱代百姓交税 因此宣州人不至于流散。

D.崔衍严于律己、家风严整。崔衍不仅室无妾媵,而且亲族数十家的葬埋嫁娶都靠他的俸禄周济,以致他去世后穷得连丧葬费都拿不出来。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继母李不慈,伦自吐蕃归,李敝衣以见,问故,曰:“衍不吾给。”

2父卒,事李益谨,岁为李子郃偿负不胜计,故官刺史,妻子仅免饥寒。

 

答案:
1.B 2.C 3.B 4.C 5. ①(崔衍的)继母李氏,对崔衍不慈善。崔伦从吐蕃回来,李氏穿着破旧的衣服来见崔伦。崔伦问她(这么穿的)原因,李氏说:“崔衍不供给我衣食”。(“慈”“敝衣”“以”“给”“‘衍不吾给’是宾语前置”各1分) ②崔伦去世后,崔衍侍奉李氏更加恭敬。崔衍每年都给李氏所生的儿子崔郃偿还数不清的债务,所以崔衍(虽)做官做到江州刺史,而妻子儿女仅仅免受饥寒。(“卒”“事”“偿负”“故”“官”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B项中,发:揭露。“发”:①<动>把箭射出去;发射。《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②<动>出发。《荆轲刺秦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③<动>派遣;派出。《赤壁之战》:“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④<动>征发;征调。《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⑤<动>兴起;发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⑥<动>生长;长出。王维《相思》:“春来发几。”⑦<动>发布;颁布。《殽之战》:“遂发命,遽兴姜戎。”⑧<动>发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人发书至赵王。”⑨<动>发作;抒发。《五人墓碑记》:“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⑩<动>拨动;发起;起事。《张衡传》:“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苏武》:“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⑾<动>开启;打开。《寡人之于国也》:“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荆轲刺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⑿<动>启发;阐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⒀<动>表现;显露;泄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于色,发于声。”⒁<动>开发;发掘。《促织》:“于败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记不施。”⒂ <动>分发。《严监生和严贡生》:“知县准了状子,发房出了差来到严家。”⒃<动>开放。《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针对文言实词,考生应注意试卷上不考核对词义的死记硬背,而是着眼于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并且多关注那些文言文中出现频率高的、教材中常涉及的实词。最后要结合语境判断,而非单纯“字典式”释义。方法上应积累典型句,建立储备库;因文定义,结合语境解释;语法分析,依据成分推词义。如B选项,译为毁坏时,不合语境。 2.“而”是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②“为……所”表被动,③“以”是介词,用、拿。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针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18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语境中,结合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疏通文意;难点在于理解词语的用法(即词性)。方法应用上首先,分清虚实。如“因、何、若、之”等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其次,辨明词性。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焉”可以是代词、副词、助词。再次,对比古今。有的沿用下来,有的用法变化,有的作用完全消失。最后,注意特殊虚词。兼词、虚词连用,如“何以”“孰与”等。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我看到近来诸郡议论民生,弊病在于官吏沿袭以往,不为百姓向上陈述请求,不反映真实情况。不担忧陛下不忧民抚恤,而担心申请的不符合事实,不担心朝廷不怜恤宽恕”。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考点定位】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4.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认真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C项错误在于,穆赞替代崔衍管理宣州时,从府库中拿出四十万贯钱代替百姓交税。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比如本题的C项,选项内容混淆文意。 5.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慈”“敝衣”“以”“给”“‘衍不吾给’是宾语前置”各1分。第(2)句中“卒”“事”“偿负”“故”“官”各1分。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崔衍,字著,是深州安平人。他的父亲叫崔伦。崔伦在宝应二年,以右庶子的身份出使吐蕃,吐蕃违背盟约,将崔伦扣留在吐蕃二年,把崔伦捉至泾州,逼迫他写信来约城中守将投降,崔伦不听从,又把崔伦囚禁在逻娑城(今西藏拉萨市),经历六年,崔伦始终不屈服,才允许他回国。 崔衍,天宝末年以明经科登第,调任富平尉。(崔衍的)继母李氏,对崔衍不慈善。崔伦从吐蕃回来,李氏穿着破旧的衣服来见崔伦。崔伦问她(这么穿的)原因,李氏说“崔衍不供给我衣食”。崔伦大怒,召来崔衍,想要袒露他的后背鞭打他。崔衍哭了,却始终不自己陈述内情。崔伦的弟弟崔殷,闻讯后赶紧前来说:“崔衍每月的俸钱,都送到我嫂子那里了,还说什么崔衍不供给(她)衣食呢!”崔伦才明白(其中隐情)。从此崔伦就不听信李氏的诬陷之言了。崔衍调任清源县令,勉励老百姓耕田,让流亡的百姓归附,观察使马燧上表表彰他的才能,朝廷将他调任美原。崔伦去世后,崔衍侍奉李氏更加恭敬。崔衍每年都给李氏所生的儿子崔郃偿还数不清的债务,所以崔衍官职做到江州刺史,而妻子儿女仅仅免受饥寒(衣食没有富余)。 后来(崔衍)历任苏、虢二州刺史。虢州地处陕、华二州之间,而赋税却(比其他两州)重了好几倍。崔衍向朝廷禀报赋税太重。当时裴延龄统管度支,正致力于聚敛赋税,于是私下对崔衍说:“以前的刺史没有揭露这件事的,您应该停止(揭露)。”崔衍不听,又上奏说:“我所治理的地区大多是山田,并且处在驿站传递的要道上,连年歉收,百姓全部流离失所。不减免租税,百姓会活不下去。臣看到近来诸郡议论民生,弊病在于官吏沿袭以往,不为百姓向上陈述请求,不反映真实情况。不担忧陛下不忧民抚恤,而担心申请的不符合事实,不担心朝廷不怜恤宽恕。陛下提拔臣去治理大郡,我怎能看到百姓困顿却犹豫观望不说呢?”唐德宗认为他词理中肯直率,于是特别下令度支给减轻赋税。崔衍升任宣州歙县池州观察使,政务简便,被百姓怀念。他所选择的属下官员,大多是名流。后来大多显贵通达。(崔衍)享年69岁。死后朝廷加封他为工部尚书。 崔衍生活简朴节约敬畏法律,家无侍妾。俸禄接济给亲族了。丧葬嫁娶,靠他接济的有几十家。到崔衍死时,家里穷得不能解决丧事,向朝廷上奏,朝廷赏赐300段布帛助办丧事,还给他相当的粮食。 在此以前,天下官吏喜欢在税收之外进奉钱财以便巴结皇上获得恩宠, 州郡财力被耗尽了,为首的有韦皋、刘赞、裴肃。刘赞死后崔衍代替了他的官位。以前上贡有金锡共十八种,都是两倍的价钱从州里买来的,老百姓被掏空了,大多逃离,崔衍来后,把它免除了。在宣州十年,还是很勤俭的,府库也很充实。等到穆赞替代崔衍管理宣州时,从府库中拿出四十万贯钱代百姓交税, 因此宣州发生旱灾,宣州人不至于流散。正是由于崔衍原有的积蓄。路应担任观察使,因为崔衍对民众有恩惠,向朝廷说明情况,元和元年,皇帝下诏书褒扬赞美,给他的谥号为“懿”。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苏东坡描绘的是一幅多么富于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致。青山翠竹、粉墙黛瓦,牧笛山歌、蛙声蝉鸣,我们的祖先曾经就是如此诗意栖居,神话般地生活。这种农耕文明的恬美情境至今还保留在一些山清水秀、文化灿烂的古村落中。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汹涌而来的今天,守护和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就意味着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古村落是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人生观和自然观引领下产生的居住方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我们祖先长期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见证。它如同一部历史教科书,记录和镌刻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如同一条历史长河,至今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田。古村落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和空间,而且保存着年轮的印痕和光阴的故事,它曾以五千年文脉涵养了一个泱泱中华。

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有自己的外形和内核,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保护古村落,绝不能被动地对抗岁月的磨蚀,而是更加注重对古村落人文生命的挖掘与扬弃。完整的古村落不仅包括民宅建筑、桥梁、祠堂、古戏台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应包括与之密切关联的各种民俗、生产生活、婚丧嫁娶、民间信仰崇拜、民间艺术等口头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古村落就可以理解中国文化的民族密码和历史细节,读懂古村落就可以读懂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国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留存在古村落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闪烁在古村落里,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散落在古村落里,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汇聚在古村落里,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深扎在古村落里。

在历史面前我们应该是虔诚的,在文化面前我们应该是卑躬的,在故土面前我们应该是敬重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曾经失去了很多充满温馨、充满诗意的村庄,是鳞次栉比的水泥森林再次唤醒了人们对古村落的重新认识。田园牧歌式的居住不仅是古人的生活理想,更是当代人的精神诉求。我们在渴望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留住那些曾经养育了我们祖辈、温暖了我们心灵的多样化的原生态古村落。

对古村落的保护、建设和开发一定要按规律办事,切忌在开发和建设中造成不可补救的破坏,使历经浩劫而幸存的古村落在不当开发中消亡。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应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历史的情怀、超前的眼光、长远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寻找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两全之策,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古村落传承保护机制,从而不断增强古村落的魅力和生命力,找回那种“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美好诗意。

(节选自罗杨《古村落:“天人合一”的美好家园》,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村落这种居住方式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指导下的产物,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但在现代社会正在一点点消失。

B古村落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和空间,还记录和镌刻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保存着年轮的印痕和光阴的故事。

C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包括民宅、桥梁、祠堂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与之密切关联的各种民俗等口头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D古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护好古村落,找回古村落中的美好诗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村落至今都还保留着农耕文明的恬美情境,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不仅是古人的生活理想,更是当代人的精神诉求。

B古村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这样的家园,今天城市化进程更加迅猛,保护好古村落的意义更加重大。

C保护古村落,需要具备有历史的情怀、超前的眼光、长远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决心,要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D对古村落的保护、建设和开发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就有可能对古村落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甚至使古村落在开发中消亡。

3.下列各项中,其内涵与本文主旨不相关的一项是

A中国新文化的嫩芽绝不会凭空萌生,它离不开那些虽已衰老却还蕴含生机的老根----乡村。(梁潄溟)

B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百户、几千户的大村。(费孝通)

C如果这些古村落都没有了,都消失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乡愁”?(冯骥才)

D中国最大的文物是长城,最大的非遗是春节,而最大的文物与非遗结合体就是传统古村落。(罗杨)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

讫今为止,我仅见过一次黄河。那是个晴朗的秋日,风和日丽,黄河缓缓地流淌着。水面宽阔,波澜不惊;        ,虽缺少萋萋芳草,却足够长脚鹭鸶短脚水鸟(安闲/悠闲)地在上面散步休憩。置身河边,隔着宽阔的水面,隐约可见对岸散落的村庄与稀疏的树林,遥遥如海市蜃楼一般。那一瞬间,我甚至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到了海边。不过,一旦俯瞰水面,这错觉(顿时/马上)就消失了。那被泥染成土黄色的河水,         ,无声无息却一刻也不停歇,执地翻滚出暗黄色的波纹,黄河就这样壮阔诡秘地流向大海。

我请教了当地的朋友,为何从来不曾听说过有人横度黄河。原来黄河水(挟带/携带)了大量泥沙奔流而来,泥沙不仅浊了河水,而且在水面之下形成了无数龙卷风般的涡,从河底一直延伸到水面。在这泥水构成的陷井阵里,连漂浮都很困难,遑论游泳。

1.下列字形和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海市蜃楼    俯瞰   (niù)

B.萋萋芳草    讫今   泥(wū)

C.壮阔诡秘    陷井   浊(hún)

D.横度黄河   遑论   涡(xuàn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悠闲    马上    携带

B.安闲    顿时    携带

C.安闲    马上    挟带

D.悠闲    顿时    挟带

3.填入文中两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一抹沙渚立于平坦的河中央    ②扭动着,卷起无数大小漩涡,纠结着

B.①一抹沙渚立于平坦的河中央    ②卷起无数大小漩涡,纠结着、扭动着

C.①平坦的河中央有一抹沙渚      ②卷起无数大小漩涡,纠结着、扭动着

D.①平坦的河中央有一抹沙渚      ②扭动着,卷起无数大小漩涡,纠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