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辞书上说:命运是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有人说:命运是生命的一种运行方式。生命平常地运行,就是平常的命运;生命异常地运行,就是异常的命运;生命超常地运行,就是超常的命运。

命运与环境有关,改变了环境,便能改变命运;命运与选择有关,把握好选择,也就把握好命运;命运与机遇有关,抓住了机遇,也便抓住了命运……

也有人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生活中,你对“命运”有何认识,请以“命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答案:
命运与选择 我想,我相信“命运是由上天安排的,每个人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想,我也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就可以改变命运”。 我同时相信的两句话是否矛盾呢?是否其中有一句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性的错误呢? 如果我们把“命运”定义为“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不可逆转的事物”。那么“自己的命运”就是“自己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不可逆转的事物” 。既然是“不可逆转”,那么何来“改变命运”?那么第二句话是否是错误的? 你用一支原子笔在一张A4纸上画一条直线,当你画到一半的时候,你在本来可以画直线的那部分空白画上了一段曲线。那么当你画完整条线后,回头再去看你画好的这一条线的样子,那么它就是你绘制的命运,也是上天创造的不可逆转的命运。 有人会说:我可以再去那张纸上修正那条曲线,不就行了? 可以,一张A4纸罢了,怎么不可以?只是你别忘了,生命可不会允许你从头来过…… 也有人会说:当你把直线改画成曲线的时候,你不就改变了你的命运吗? 不,你并没有改变你的命运,你只不过是顺从了你的命运罢了。当你把直线改画成曲线的时候,直线已经不再属于你那部分的命运了。 每一个人一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只有一个结果,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你的选择,也包括你改变你的选择而改变一个可能成为你的命运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命运”理解为“未来出现,会影响事物结果的多个选择”的话,那么命运就会成为A4纸上的若干条不重复的虚线。你可以选择其中一条虚线描成实心线,让其成为你的命运的一部分。不过在此须说明:那条描成实心线的虚线有别于其它虚线在于它是你选择的“命运”,而其它的虚线是你未选择,但本来可以选择的“命运”。所以,“实心线”在这里须强调为“自己的命运”。 如果你因为相信了“命运是上天注定的”,而不去做出任何努力,那么会出现的“相信”与“不努力”,也是属于你的命运的一部分。 所以,与其说是“上天造就了你的命运”,那还不如说“自己在创造自己的命运”。每一件事都不可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结果,所以,你“选择”怎么做而“创造”出的什么样的“结果”,最终都会和上天创造的不可逆转的命运不谋而合,或者说会成为上天创造的那个不可逆转的命运。 过去的命运无法改变,未来却可以让你做出选择,只是当你选择要成为你“自己的命运”的那一条虚线描成实心线时,或者说成为过去的时候,那个你选择的命运就变得不可逆转了。而这个,恰恰就是上天创造的命运。 未来不可预料,岁月却不会止步不前。你创造的命运必将成为上天安排的命运,或者说上天创造的命运将会成为你创造的命运。所以说,无论是上天安排的,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都一样,都是正确的…… 至于……上天创造的不可逆转的命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选择权在于你…… 【解析】 试题分析:从话题形式上看,“命运与××”这是一道填空式关系型话题,“改变了环境,便能改变命运”告诉我们,这两个概念之间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也可理解为 条件关系。“××”是指什么?话题虽未明示,但由引导语可知,是指“环境”“选择”“机遇”。它还暗示我们进行联想和想象:“命运”与“个性”有关,命运的悲剧,往往是个性的悲剧;命运与时代有关,命运的悲剧往往也是时代的悲剧;命运与国家兴衰相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命运与××”话题比较宽泛,可用“添加法”,在话题前后添上相关词语,使题目内涵具体化,如“挑战命运与创造奇迹”等。从选材上看,可选社会热点,也可选历史人物,可以是他人他事,也可以是亲身经历,只要与命运有关,是自己熟悉的能够展示自己才华的都可以写。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话题作文写作注意事项。一要全面,审清命题的所有信息要素。新话题作文文题的表述一般由导语、材料和要求三部分构成。对这三部分用语要全面关注。尤其是“要求”用语,其内容往往涉及角度、拟题、文体、字数、提示、警示等,大都是刚性要求,不可逾越,如2009年高考天津卷“要求”后的1至3点和第5点,而第4点则是一个善意的提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材料表述有时会表明题型如“以‘我说90后’为话题”,有时则比较模糊,需要借助有关信息参比才能半端出题型,如辽宁卷材料表述的第一节“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它意味着以“明星代言”为话题写文章。二要深入,审清话题概念的内涵、外延甚至一些隐含信息。还以“我说90后”为例,其中“90后”应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而不能理解为时间、时代、社会等。“我”意味着文章应以第一人称表述,是写个人的认识,但不是写自己,并且第一人称还可以用“我们”来表述。“说”导向的文体应该是议论文,是要求作者发表对“90后”群体的感受、看法和评价。三要分析,审清材料的内容、含意以及不同的角度。如辽宁卷“明星代言”,应围绕“明星代言”现象衍生出“小主题”或要点,如诚信、责任、道德与利益、法制等。抓住这些要点便于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逐层论述。而天津卷“我说90后”材料中“嘉许”、“担忧”、“诠释”三个关键词则是三个并列的角度,最好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叙事或评说,不要将几个纠合在一起,以至缠绕不清。四要推求,审出话题背后的“命题意图”,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写作策略和方案。高考其实是一种社会行为,既要教育考生,又要引导舆论,自然应有积极的命意。话题或文题只是一个“窗口”,它要引导考生张望社会、世界和人生。因此我们应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联系社会热点,推求命题意图。比如“我说90后”这个话题,是要让考生了解、认识自己所处的这个群体,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以便更好地健康成长。而“明星代言”这个话题,将材料和社会热点如三鹿奶粉事件联系起来则能推出其“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学会辩证思考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批判意识”的命题意图。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