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报道和发表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这就是“键盘依赖症”。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得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围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做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围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答案:
1.A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A项“提笔忘字”的原因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或电脑打字。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C“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文中的表述是“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得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A项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的,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且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推荐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题。

到达车站的时候天还没亮,不过你可以感觉到,这铁定是不一样的一天。有点凉,小韩在月台上跳来跳去,手插在夹克口袋里。他口里头冒着热气,高声嚷:“阿吉一定喜欢。”

“妈的,那还用说吗?”杜子回话。他的毛衣高领搂住了下半脸;他在抽烟,吸的时候把嘴面前的衣领往下拨一点。

我跟阿吉坐在候车的椅子上。我们都是一夜没睡,我是说,我们全体。昨天我们在帮阿吉收东西,他那房子房东要。我们让阿吉坐在床上。一边收的时候,大家拼命讲笑话,把气氛弄得比较不那个一点。因为,实在是:阿吉那么不声不响的,我们这一伙里向来是他的话最多,现在这情况,让人没法不觉得凄惨。

后来,下半夜的时候,我们喝起酒来,当然也给阿吉斟了一小钟。就是喝酒的时候,杜子说:我们带阿吉去南方澳。大家都同意了,因为南方澳的海是台湾最美和最险恶的,我们想阿吉一定喜欢,他向来喜欢强烈的物事。而且,他也没去过南方澳。

下了这决定之后,我们就出来了,叫了计程车一路呼啸到车站来。起初那司机不肯载,他看到阿吉像见了鬼似的,可是杜子拜托他:“这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带他去南方澳。”他边说就哭起来了,完全是酒喝太多的关系。那司机八成是起了好奇心,他让我们上了车,一路上问东问西的一大堆。最后还叹气:

“年纪还这么轻。”他是说阿吉,不过老实说,这话听来实在讨厌,又一点意思也没有。

到进收票口的时候,我们学了乖,让阿吉披上我们的大军用夹克,那收票员什么也没看出来,我们完全混进去了。

月台上亮白白的,什么人都没有。我们说这地方阿吉包喜欢;凌晨四点的月台,浪漫得一塌糊涂的。阿吉这家伙就是这样,他那信上是怎么自称的:“对生与死都永远抱着梦想的呆子。”

我可不知道他现在死成这个鬼样还能有什么梦想,或许也有吧!或许他知道我们带他到南方澳去。

我看看阿吉的脸,呆子似地笑咪咪地,特写,只到肩,他那时手上捧了一叠书,没照出来。

相片下面是他的姓名、生年、役年。一个好好的人就只剩下这么四四方方的一箱了,而且这一箱也不会留下,阿吉自己遗书里写的:“把我的骨灰洒在海上。”

1.小说中说的“不那个一点”指的是。

2.结合作品的内容概括阿吉的性格特征。

3.人们评价说“这是一篇寓意深远的小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共鸣”,你从文章中体味到的“寓意”是什么?

4.下面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借第三者之口,用泼墨式的手法记叙阿吉的一生,叙述了阿吉的性格、喜好和他那平凡而短暂的一生。

B.这是一篇以以小见大的传统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浓缩在短短的几百字中。

C.本文的成功,在于作品主要靠精炼的对话来推动情节的波澜起伏和人物的色彩显现。

D.“阿吉一定喜欢”“年纪还这么轻”透露出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虽不见人,但清晰可见。

E.在人物对白的同时伴以心理描绘、肖像描写和外部动作表情的刻画,更使人物丰满、鲜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máng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时许靖丧子,允与祎欲共会其葬所。允白父和请车,和遣开后鹿车①给之,允有难载之色,祎便从前请先上。及至葬所,诸葛亮及诸贵人悉集,车乘甚鲜,允犹神色未泰,而祎晏然自若。持车人还,和问之,知其如此,乃谓允曰:“吾常凝汝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孙权性滑稽,诸葛恪、羊衜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还,迁为郎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贼遂退,封成乡侯。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还成都。

(选自《三国志•费祎传》,有改动)

【注】①开后鹿车:一种从后边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车窄小,仅容一鹿,故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祎游学入蜀         将:带领

B.而今而后,吾意     了:明白

C.由是众人莫不       易:容易

D.魏军于兴势           次:驻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各尽延、仪用者             民归之,由水就下

B据理答,终不能屈           余与四人拥火

C亮特命祎同载               世誉之不加劝

D时羽檄交驰                 极娱游暇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熙七年,魏军来犯,大夫来敏通过对弈察探费祎气度,费祎经受住了考验,于是受命御贼,成功而还。

B.费祎出使吴国,凭借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外交辞令,使得诸葛恪等才学渊博、善于诘难之人也不能争得主动,即使是能言善辩的孙权也不得不倍加赞赏。

C.魏延与杨仪两人屡生嫌隙,魏对杨有时甚至以刀剑相向,每当这时,费祎就到他们中间去,分辨是非,劝解开导,使两人均能各自发挥才能。

D.董允与费祎一起坐鹿车前去参加许靖之子的葬礼,下车时,在众人面前,董允面有难色,而费祎并不觉得寒酸。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②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