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中国人一向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全世界也都知道中国人勤劳,工作辛苦。但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学者张鸣教授最近撰文披露,据权威的盖洛普公司的一份调查,全球雇员的敬业度,中国籍雇员最低。

敬业即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中国人究竟是敬业还是不敬业?你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的?请围绕此问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答案:
论中国式敬业魂 在这个充满着期望与现实的信息时代,大数据分析这一科学手段其严谨性难以驳斥。但是,我认为,不能主观地从数据分析的结论中让中国人成为不敬业的主语。 中国人是敬业的,这种敬业是各界精英或“大国工匠”般人物辛勤的缩影,不妨谓这精神气为“敬业魂”。 且令我引英雄之典。 焦裕禄生死献兰考,钱学森致力发展原子弹,两弹元勋率团员破重重困难,袁隆平沉潜造杂交水稻之传奇,朱棣文夜以继日钻研物理之深邃,竺可桢毅然开辟气象研究之先河,马云,蔡崇文于IT行业中打下场场漂亮仗......凡此种种令人扪参兴叹的人物,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对事业的敬重都是我们的敬业魂。 如此看来,何以见得中国人不敬业了呢? 再将镜头回归平凡生活。 国庆阅兵中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的艰苦日常,爆竹鞭炮喜庆中那些仍在各公交公司、地铁口坚守着的人,他们将内心里柔软真挚的思乡情与敬业魂融合而以此契合...... 生活处处细节与人情味中的敬业形象怎能不是“中国人”敬业的体现呢? “中国人的视角里,西方人敢于追求自由,可以为了内心的诉求而漂泊,而西方人的视角里,中国人勤奋好学,敢于牺牲周末,并努力至世界各个国家做生意”。这是杂志中一位意大利男孩的自白。 从外籍男孩的视角里同样可以感知中国人敬业的精神,勤勉的品质,这样的品质追溯到古代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百里赴京科考路至今日之高考备战科研坚持艺术创作...... 只是,我更愿意认可,中国人的敬业与西方所追求的“自由”并非自相矛盾,勤勉与精神上的自由反而相得益彰。 国人敬业爱业,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在这个行业中的价值,是因为在工作中汲取知识,在知识上沉淀涵养,在涵养中享受精神自由。 如此一来,便可以主观上解释数据显示的结果。第一,盖洛普公业对敬业的理解与评判标准与中国人的价值观存在着差异。中国人恪守中国之敬业精神对待自己工作。但是在工作上表现的态度未达到西方学者的评价标准,那么,所谓“中国人不敬业”一说不成立。 第二,中国雇员中有部分人因为经济问题而选择了这一职业,而在这一岗位中无法寻求上文所述的精神自由与自身价值以致对工作有所懈怠。但毕竟这样的人仍是少数,他们只能是工人阶层的部分代表,而“中国人”涵盖的是各界精英翘首,无私奉献的老师、医生等等。他们不是文中所提的“雇员”,因此,“中国人”不敬业不能成立。 驳斥材料观点后反观中国敬业魂,是知识,哺育莘莘学子传递代代品格,是思维,成就国人引以为傲的勤奋勇敢,是独立,是爱己及人......敬业魂大有可颂之处,是因为它太多因素的凝聚。 学生时代对知识的热爱,成年后对岗位的热啊......敬业魂应当回到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它的意义。生命不是以完好的躯体终结为荣,而是使出浑身力气并大声宣布:好一场旅行!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人一向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而调查则显示中国人的敬业度最低。看来“自诩勤劳”和“敬业度最低”构成一组矛盾,那么,矛盾 的原因是什么?这牵涉到“勤劳”和“敬业”的含义,中外人士的理解有不同。 敬业即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中国人究竟有无这种“负责的态度”?像豆腐渣工程,也是工人辛辛苦苦建造出来的,但那能叫“负责的态度”吗?像科研造假,炮制一份论文或将一个进口东西摇身一变变国产原创,那也需费一番心思,但那能叫“负责的态度”吗?恐怕这种“敬业”还得加引号。 审题立意 (一)从“敬业”角度立意 内因: (1)少数中国籍雇员的不负责任,消极怠工不足以说明问题,大多数中国好员工都是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 (2)中国籍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精神在亚洲首屈一指,且中国人谦逊团结,文化中浸润着儒家的“当仁不让”精神。 外因: (1)“权威的盖洛普公司的一份调查”竟然说中国人敬业度“最”低,恐有失偏颇,不排除西方人仍带有色眼镜看中国人; (2)中国无人机,中国高铁等铁证,无可辩驳地表明,中国已经由“made in China”逐渐转型为“Created in China”; 立论: (1)没有敬业的中国人,就没有今天强大的中国。 当今中国的强大,是几代中国人敬业“苦”过来、“熬”过来的,他们心怀“振兴中华”,所以才咬紧牙关,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中国的现代化,50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才走到的程度,试问没有中国人“敬业”,哪有中国当今的说话权? (2)外国权威调查的偏见,反映了部分西方人仍以西方为中心自居,看中国崛起的酸葡萄心理。 (二)从“不敬业”角度立意 内因: 完美性:中国人做事的精品意识不如以前,“精益求精”的人少,“差不多”先生日益增多;——对比日耳曼民族的严谨精神。 创造性:中国人爱花时间在机械地劳动,不爱动脑子钻研业务,探索产品创意或提高工效;——对比犹太民族的创新精神。 主动性:中国人喜欢被动地接受任务,不愿主动出击找事情做。——对比沿海地带的人主动冒险精神。 持久性:国人自身定位不当,幻想伯乐降临,或企图迅速成功,不愿意长期呆在基层磨练,做了两三年简单重复的劳动便不愿继续下去。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精神日益萎靡,浮躁之风弥漫。——对比旧中国志士仁人筚路蓝缕创业艰难百战多的精神。 合作性:中国人并不善于合作,同事同行充满竞争甚至勾心斗角,顽固和守旧的人不少。——对比国内外大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文化:悦纳自己,愉悦的合作,坦承地交流,乐见别人比自己好。 心态:或许有的中国人干一样怨一样,缺乏积极的事业态度。——对比之前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那些“中华学人”“商界政界”楷模们,看看他们的成功,才知道什么叫 “敬业”。 外因:中国籍雇员长期在国内成长,没有受到系统而完善的职业培训,就业跳槽流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对自身专长潜能的开发以及自身发展的稳定持续性有 模糊的概念。因此,一俟出国门工作,他们便将这种“只是打份工赚钱”的想法镌刻在潜意识里,中国籍雇员因此貌似勤奋,却在钻研和终身学习方面不够自觉。 立论: (1)“勤劳”不能光“劳力”,还要“劳心”。 解析:单纯的“劳力”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劳心”才是改造机械的人,让人劳动有意义,日日超越自己。德国做的最好,美日次之。 (2)“敬业”贵在“敬”,是一种敬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