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作文

一块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在你出山之前,师傅只是几下子便把你劈得方方正正,然后简单包装就送出山去。而在你走后的3年中,师傅却精雕细琢,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练不同,今天的境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

请以“历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必面面俱到;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
历练 武当山,在中国的武术界是相当有名气的,武侠小说中,很多大侠都是武当派的弟子。不仅如此,山上的那座金殿也蔚为壮观,引得芸芸众生前来游览观光,体验特殊的“历练”。 金殿的顶部以纯金打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耀眼炫目。但是,去金殿观光的最佳时机并不是晴朗的日子,而是雷雨天气,因为你能因此而一睹“雷火炼殿”的奇观。 闪电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划破天空,宛如一条条舞动的银蛇,在天空中来回穿梭。忽然间,一道耀眼的闪电从空中劈下,径直射向金殿,金殿顶部顿时火花四溅,但是这些火花并不像平时那样转瞬即逝,而是慢慢地、慢慢地汇聚成一个巨大的火球,在金殿的房顶上来回滚动。这景象只能远观,不可近赏,从远处看那火球,倒更像是一只从天而降的火红的怪兽,让人触目惊心。 经过这番骇人的历练,金殿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反而变得更加宏伟,让人在山脚之下就能看到它发出的金光,美得如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一般。 再将视线转向金殿周围的建筑,因为“雷火炼殿”的影响,它们也频频遭受雷击。可这些普通的建筑哪里经受得起此等历练,有的屋子被击出了一个大窟窿,有的屋子甚至被击得粉碎。 为了保护周围的建筑,也为了保护游客的安全,人们给金殿安上了避雷装置,从那以后,武当山上再也没有出现过“雷火炼殿”的景象。日复一日,寒来署往,人们发现,金殿渐渐失去了它夺目的光泽,为此,参观金殿的游客也变得越来越少。个中原因,我们是不难想见的:没有了雷电的历练,金殿项部的黄金慢慢地被空气腐蚀了。 历练对于人生,就像雷电对这金殿一样重要。有的人的身心承受住了“凤凰涅槃”般的历练,他便走向了成功,就如被雷电洗礼后的金殿;有的人无法承受,便败下阵来,就如金殿周围的建筑;而更多的人,承受住了一时的历练,也获得了一点成功,但此后便躺在安乐窝里享乐,就此沦落,一如后来安上了避雷装置的金殿。 生命的高度是由历练打造的,只有历练不止,我们生命的金殿才能永远金碧辉煌! 历练 这位骑着骏马的将军叫朱可夫。30年前,他骑马经过莫斯科时,也是这样意气风发,壮志凌云。30年后,这位身材稍显臃肿的三军总司令骑马检阅苏联红军时,已少了几许轻狂,多了几许稳健。 朱可夫出生于苏联圣彼德堡附近的农村,和许多伟人一样,少年时,即使穷困潦倒到食不果腹,也想方设法阅读了许多名著和传记。童年的时光是静谧而安闲的,没有战争,没有爱憎,有的只是满天的繁星和池塘中的水花。 他l9岁那年,一战爆发。朱可夫应征入伍,酷爱骑马的他做了一名龙骑兵,但一战似乎还没有让他热身就很快落幕了。当时的他轻狂不羁,甚至说出了“战争结束得太快了,我还没来得及施展身手呢”的狂言。年少的轻狂也为他日后的遭遇埋下了祸根。 当苏联人民沉醉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美梦中时,德国人用自己的铁蹄踏碎了整个西欧,并大举进军莫斯科。朱可夫此时只是一个师长,但他骁勇的作战风格使整个苏军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半年内,他由师长荣升至军长。 这一天,德军的一个通讯兵误入苏军战区。朱可夫骑马到达警卫身边时,才发现这个通讯兵没子弹了,他刚欲举枪射杀这个德国通讯兵,就看到这个通讯兵举起了刀,朱可夫虽已年过四十,却仍豪气冲天,他气冲冲地扔掉步枪,举起钢刀,催马上前,与通讯兵厮杀起来,谁知刚一个回合,朱可夫就落马了,幸亏警卫员及时击毙了通讯兵,不然,二战的结局可能就要改写了。朱可夫从此开始变得稳重起来。 在莫斯科战场上,朱可夫围住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德军第三方面军总司令保卢斯,并生擒了他。在莫斯科巷战的最后时刻,朱可夫用不到3万人的兵力死守莫斯科,这让担任主帅的德军陆军总司令冯·曼施坦因做出了20世纪最愚蠢的决定——撤军,他在给希特勒的咨文中写道:“我们无法估计莫斯科废墟下有几十万俄军,故退兵。”这是朱可夫用韧性取得的最后的胜利。战后,朱可夫坦言,要是回到20年前,他一定会号令全军上刺刀冲锋,而那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30年后,朱可夫满面春风地骑马走过红场,检阅三军,真正诠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 试题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历练”有两个义项:经历世事;锻炼。(1)对第一个义项的解读。叔本华说:“要想让一个人变傻,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他不停地读书。”为此,古人十分强调,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而这“行万里路”正是“历练”,它可以验证、充实、丰富、实践“读万卷书”时的所感、所思、所悟。也只有经过“历练”,才能化愿景、激情、理论之“虚”为能力、本领、才干之“实”,从而真正实现人的价值。(2)对第二个义项的解读。“历练”要比一般意义上的“锻炼”具有更多的从“量”到“质”的内涵。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实际上也是一种“历练”。《西游记》中的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才取得真经,诚可谓“踏平坎坷成大道”。当今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想把“冷板凳”坐热的人越来越少,而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人越来越多,最好能搭上“官二代”、“富二代”的动车组直接驶上“星光大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练”正是疗救我们这个时代“浮躁症”的一剂良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文学的“粥化”

①要是没有敦诚、敦敏两兄弟,和张宜泉写给曹雪芹的诗,还真不大相信《红楼梦》里作者自己说的,他是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贫困状态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地进行创作的。

②敦氏兄弟这两句诗,“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举家食粥,也许有诗人的夸张,有酒可赊,说明还不到断顿的程度。但曹雪芹晚年的艰难,是确凿无疑的。

③喝粥的人能写出如此伟大的作品,真让我们吃干饭的人羡煞愧煞。

④于是我相信,粥与文学或许有些因缘。郑板桥在山东做官的时候,给他家人写信,就说十冬腊月,凡乞讨者登门,务饷以热粥,并佐以腌姜,可见他是对粥比较了解的文人。苏东坡在《大风留金山两日》写过“半夜不眠听粥鼓”,描写了寺庙里的和尚,是怎样等待着天亮以后的这顿粥的。因为和尚没有晚餐这一说,连做梦也惦着那碗热烫的稀粥。

⑤食粥,可分主动与被动两类。主动食粥者多半系快活之人,为使食物更滋润地进入肚子,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考虑到肠胃的消化能力实际需要,才喝粥的。这时候,粥是辅助食品,不唱主角。一旦粥挑了大梁,那就成了被动食粥,非喝不可,不喝不行,粥稀得可以照见人影,喝的人通常就不快活,或很不快活了。所以,饥饿只能产生现实主义,如曹雪芹,而吃饱了以后的作家,如当下你我之辈混迹于文坛者,只能写出打呃文学,大概也不是什么妄言。

⑥虽然粥和饭成份相同,但形式颇异,一为流体,一为非流体,区别在于水和米的比例上。由此可见粥的最大特点就是水份比较多,而干物质比较少。粥可以填满胃部,但不耐久,两泡尿一撒,就饥肠辘辘了。在文学范畴里,凡兑水太多,言之无物者;凡米粒甚寡,内容空洞者;凡文字游戏,华而不实者;凡思想浅薄,识见鄙陋者;凡前车后辙,老调重弹者;凡鸡零狗碎,茶杯风波者;凡无病呻吟,感情廉价者;凡假冒伪劣,粗制滥造者……[1]这些当代文坛屡见不鲜的现象,大概都可称之为文学的“粥化”危机。

⑦社会需要货真价实的精神食粮,读者需要结结实实的文学营养,这是时代赋予作家的使命。

⑧但是,不幸的是,在当下物质第一的世界里,那些自以为是永垂青史的大师级作家,那些自以为是千古绝唱的了不起作品,之所以愈来愈不堪入目,愈来愈被人不以为然,就是由于他愈来愈多地兑进太多的水,而愈来愈少地放进米粒。若是减去那些大家看腻了的老套路、变换不出新花样的性描写、令人恶心的陈词滥调,和大家都能猜想到的情节、故事、结局,就实在没什么干货了。文学出现了“粥化”现象,十之八九,是由于作家的那块地里,打不出几粒粮食的缘故。[2]

⑨如今,把煮粥的办法运用到文学上来,几乎成为作家的手段本是短篇,硬拉扯成为中篇本是中篇,拼命兑水,扩充膨胀,以长篇面貌出现。一部作品叫好以后,跟着拷贝出若干同类项的复制品,影视剧取得成功以后,立马一鸡两吃,长篇小说跟着上市。在经济效益上,也许能有可观的收入,但读起来,就很不舒服了。因为往粥里掺的是水,至少不硌牙可是往小说里掺的东西,味同嚼蜡,那就令人反胃了。说不定还会混入一点三聚氰胺,那可就害人了。

⑩“粥”字若没有其中的“米”字,就是“弱”。因此,弱化的作家,写出粥化的文学,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让读者喝这样光灌大肚的粥,实在是有愧于掏钱买书的读者。其实,文学作品,有多少米,做多少饭,绝不拼命兑水,属于职业道德。《红楼梦》里有一回说到给贾母开饭,竟无法多出一碗来给别人吃,于是从贾母嘴里,便说了那句“可着头做帽子”的成语——这对作家来讲,倒是至理名言。

(有删减)

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2.文章第⑥段和第⑧段两处画线句子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简要概括。

3.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当下文学“粥化”的原因。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题目。

冬夜说书人

老一辈的说书人,都渐渐老去了。新一代的说书人,还会有吗?即便还有,又将说给谁听呢?

老一辈的听书人,也渐渐地老去了。新一代的听书人,又在哪里呢?我甚至觉得,像我这个年龄的人,也许是故乡最后一茬在冬夜里听过说书、也喜欢听说书的乡村孩子了。

现在,连我们这一茬人也都快要老去了。

故乡哪,年年都在变化,变得我早已辨认不出她的模样了。就算我有无限的乡愁,又能在哪里安托它们呢!

我怀念,小时候在故乡山村漫长的冬夜里,那些走村串巷的说书人带给我们的温暖、欢乐和梦想,带给小山村和乡亲们的人情怡怡的祥和气氛。

那时候,一进入腊月的门儿,所有的农活儿都忙活完了,村里的大人和小孩就开始盼望着,说书人快要来了。

那时候我还时常攀爬到村口的那棵老枣树上去瞭望。

“说书人来了!说书人来了!”

没过几天,果然就等来了盼望已久的说书人。小孩子们会飞奔着把这个好消息瞬间传遍全村。

不一会儿,就看见从村外的小石桥那边,缓缓走来了一队奇怪的人儿: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一只手用一根竹竿探着路面,另一只手里的竹竿,牵引着后面那个人,后面的人牵引着更后面的人,他们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了一个小队……

没有错,一看他们背着的三弦琴、牛皮鼓,还有鼓板、鼓架和铺盖,就知道,他们正是我们盼望了很久的说书人。

排在队伍最后面的那个少年,是一个年龄最小的说书人,乡亲们都叫他“瞎子小光”,他是我童年时代的好朋友。这些说书人全都是盲人。没有谁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学会说书的,又是怎样互相认识的,然后组合在一起,走村串巷给大家说书。

一到冬天,人闲地歇,大雪封山的时候,说书人就会准时来到我们村里。说书人是最受乡亲们欢迎的人。

说书人一来,就在村头的一位孤身老人满大爷家住下了。满大爷的小屋里是那么温暖,因为炕洞里整个冬天都生着牛粪火。漫长的冬夜里,热热的土炕上,大人和小孩都喜欢挤在一起,听这些盲人说书。

鼓板一响,说书开始了。

鼓板声和笑声不断地飞出满大爷的小屋,整个小村都沉浸在快乐的气氛里。孩子们都咧着缺了门牙的嘴巴,开心大笑着。乡亲们一张张写满艰辛和沧桑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陶醉的笑容,有时候听到后半夜了还不愿意离开。

小光的年龄和我一样大,当时也就十来岁吧。每次到来,他都穿得干干净净的,从崭新的夹袄里面露出了雪白的衣领,刚刚修剪的小分头,梳理得整整齐齐。

“小光,你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得这么干净、整齐呢?”中间休息的时候,我问小光说。

小光一边整理着衣领,一边回答说:“我看不见,可是你们看得见,乡亲们都看得见呀!”

他整理衣领的时候,好像面前对着一面明亮的镜子一样。

后来我慢慢观察到,每一位说书人,都是穿戴得那么干净和整洁,每一颗扣子都扣得整整齐齐的,每个人的衣领都洗得干干净净的。

父亲告诉我说,他们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但是他们每一天都过得清清白白,他们是一些有尊严的人!

说书人在我们村住了半个多月后,又开始收拾铺盖,要离开这里去邻村了。

“小光,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呢?”

“明年冬天!只有冬天才是农闲的时候嘛!”

“那春天和秋天,你们在哪里呢?”

“春天和秋天,我和师父们也要各自回家干农活儿呢!”

说书人靠着小小的竹竿牵引着,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一个小队,背着他们的三弦琴、牛皮鼓和简单的铺盖,缓缓地走远了。

残疾的只是他们的眼睛,他们的心灵和生命却是完整和高贵的。

现在,说书这门手艺,在中国的大部分乡村里都已经失传了吧?我们这代人也早已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我童年时的朋友“瞎子小光”,当然也早已长大了。

小光,你现在在哪里呢?

你还在冬夜的山村里给乡亲们说书吗?

《 人民日报 》( 2016年02月13日08 版有删节)

1.文中划线部分文字写出了冬日农人听说书的快乐、陶醉情景,试分析这段文字的表达特色。

2.文章在塑造说书人时灵活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请具体分析。

3.小说在刻画说书人这个群体形象时,突出了他们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文章用两个问句结束全篇,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贾岛传

岛,字阆仙,范阳人也。初,连败文场,囊箧空甚,遂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往京,居青龙寺。元和中,岛独按格入僻,矫浮艳。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

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后复乘闲策蹇访李凝幽居,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欲作“僧敲”,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时韩退之尹京兆,车骑方出,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到马前。岛具实对,未定推敲,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韩驻久,曰:“敲字佳。”遂并辔归,共论诗道,结为布衣交,遂授以文法,去浮屠,举进士,自此名著。

时新及第,寓居法乾无可精舍。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岛案上取卷览之,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曰:“郎君鲜../../AppData/Local/Temp/Rar$DIa0.239/辰K.tif自足,何会此耶?”帝下楼去。既而觉之,大恐,伏阙待罪,上讶之。他日,授遂州长江主簿。后稍普州司仓。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当时谁不爱其才,而惜其命薄。

岛貌清意雅,谈玄抱佛,所交悉尘外之人。况味萧条,生计岨峿。自题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

选自《唐才子传·贾岛》,有改动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来东都,往京,居青龙寺    旋:不久

B.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       衢:大道

C.喜不自                     胜:能承受

D.后稍普州司仓              迁:贬职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岛沉醉于诗歌创作的一组是  

①岛独按格入僻,以矫浮艳

②当冥搜之际,前有王公贵人皆不觉

③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

④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

⑤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

⑥岛不识,因作色攘臂,睨而夺取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贾岛一开始因为科举连连失利,加上生活贫困,就出家当了和尚。后来得到韩愈的赏识并结为布衣之交。还俗后,中了进士,但萧条的家境始终没有改变。

B.贾岛两次冲撞了京兆尹的车队,但结果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刘栖楚心胸狭窄,而相比之下,韩愈不仅心胸豁达,而且还是个爱才惜才的伯乐。

C.宣宗微服出行到法乾寺时,遭到了贾岛的侮辱。当时贾岛没有认出是宣宗,宣宗也不知道楼上的人是贾岛,贾岛凭外貌断定对方是富贵之人而报以轻蔑的态度。

D.贾岛以苦吟著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的表现。每到除夕之夜,取出一年所作,焚香再拜,酹酒祝之,痛饮长谣都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痴心。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者耳。

(2)炼之未定,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傍观皆讶。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