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拍卖灵魂    彭晓风

①林子宇是个资深的书画拍卖师,同时还是位造诣很深、精通鉴赏书画的名家。

②在一场为期三天的拍卖会上,林子宇受邀拍卖字画。这是一幅《暮色鹿归》图,画的是暮色笼罩的森林边缘,一只母鹿带领着两只小鹿往森林走。该画布局合理,用笔轻快明了,墨色浓淡相宜,意境温馨恬淡。尤其是对母鹿回头凝望两只小鹿时,母性流露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③按一般程序,林子宇会先介绍该画的概况,然后进行点评,接着报出起拍价。但这次林子宇只寥寥介绍了几句,然后就报了起拍价,一会儿就落槌成交了。这幅作品拍卖完后,林子宇借故走出了拍卖厅。过了一会儿,拍卖行有人解释说他身体不舒服,余下的作品由另一个拍卖师接着拍卖。

④第二天的拍卖会上,林子宇就昨天的事向大家道了歉。他说,看了那幅《暮色鹿归》图后心情非常复杂。也许是为弥补昨天的失常,今天林子宇把现场的气氛搞得很活跃。在拍卖最后一幅书法作品前,林子宇卖了个关子,他讲了一个故事……

⑤一天晚上,环城高速公路上一辆小轿车把一个妇女撞伤后逃走了。当这个妇女被人发现送到医院时,已经气绝身亡。就在这天晚上,医院在清理妇女遗物时,发现她贴身衣兜里有封写给肇事司机的信。信上说她是故意寻死的,司机没有任何责任,她唯一的请求是让司机在撞了她后迅速把她送往医院,让医生在她临死前把她的两个肾取出来,以挽救她两个儿子的生命。妇女的双胞胎儿子都得了尿毒症,彻底治好必须进行肾移植。她的肾虽然可以移植,但医生说只能移植一个。可两个儿子她哪个都不想放弃,无奈之下她想到了以自己的死来挽救两个儿子的生命。但最后令妇女没想到的是,肇事司机竟然逃走了!

⑥讲完这个故事,林子宇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幅作品。”说完他挂出一幅书法作品,并说征求了拍卖行的意见,把作品的起拍价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

⑦林子宇的这个举动引起了台下竞买者的不满。林子宇笑着说:“促使我提高这幅作品起拍价的是昨天那幅画,画中母鹿回首凝望时,眼中流露的母爱震撼了我。而刚才我讲的那个故事,说明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以母爱为主题的作品理应更受尊重。”

⑧林子宇的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最后那幅作品以18万元的价格成交。林子宇激动地说:“明天是这次拍卖会的最后一天,经拍卖行同意,我个人有几幅字要出手,到时候还望大家捧场。”

⑨第三天,拍卖快结束时,林子宇拿出他带来的四幅字,一一挂好。台下的竞买者一看,四幅字竟然全是《游子吟》,唯一不同的是四幅分别以楷、行、隶、草等字体书写。大家都很纳闷,不知道林子宇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林子宇稳了稳情绪,然后坚定地说:“我虽然不是名家,但这几幅字是我用灵魂写的,四幅字起拍价100万!”他的话一出口,就有竞买者站起来说:“林先生,你的字虽然不错,但目前还只是叫好不叫价,四幅字充其量也就十来万,你以为用母爱作幌子,别人就会买账?”林子宇说:“你们可以指责我字写得不好,但不能亵渎我对别人表达母爱的崇敬,以及我自己对母爱的表达。这四幅字虽然不值那么多钱,但我还有附加条件,今后的10年,我每年再提供10幅作品。”这的确是个诱人的条件,很快就有人举牌。把这四幅字拍卖出去后,林子宇长嘘了一下:“谢天谢地,总算把我的灵魂拍卖出去了。”

⑩见众竞买者都不解,林子宇苦笑了一下,说:“我就是昨天那个故事中的肇事司机。我之所以要拍卖这四幅字,正是为了筹集给那个妇女的两个儿子做手术的钱。”说完,林子宇朝公安局方向走去。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第①段介绍林子宇的身份,既引出下文,又为后面林子宇成功拍卖自己的作品作了铺垫。

B小说中的林子宇经历了书画拍卖者—母爱推崇者—肇事逃逸者—勇于担责者—灵魂拍卖者等几个角色的转变。

C.小说中舍身救子的妇女和生活中许许多多母亲一样,用故意寻死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无私和母爱的伟大。

D.小说在情节上明暗两线穿插,明线按时间的先后叙述拍卖过程,暗线写妇女舍身救子与林子宇思想感情的转变。

E第二天拍卖会上,林子宇通过讲故事使一件价值不高的书画作品卖出高价,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他善于卖关子,会讲故事。

2.小说第②段对《暮色鹿归》图的介绍有什么作用?

3.标题“拍卖灵魂”在小说中具体指什么?有什么深刻含义?

4.有人说林子宇撞人逃逸,理应受到法律制裁;有人说林子宇拍卖灵魂努力挽回自己的过失,理应受到称赞,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三项或答B E均不给分) 2.(1)主旨上,写母鹿凝望小鹿,为下文写母爱做铺垫;(2)塑造形象上,正是这幅图触动了林子宇,才有他后来拍卖灵魂的行为;(3)情节上,曲折起伏,吸引读者。 3.指林子宇拍卖自己用灵魂书写的四幅《游子吟》。含义:表达对撞人后逃避责任、没及时救助行为的忏悔,对无私、伟大母爱的尊重,对自己灵魂的自我救赎。 4. 示例一:应该受到法律制裁。撞人后理应救助受害者,然后自首,他却逃逸,属违法行为,理应受到法律制裁。 示例二:应该受到称赞。妇女信上说她是故意寻死的,司机没有任何责任;林子宇不仅勇于承担责任,而且还卖画筹钱挽救她两个儿子的生命,精神可嘉。 【解析】 1. 试题分析:B项顺序应是:书画拍卖者—肇事逃逸者—母爱推崇者—灵魂拍卖者—勇于担责者;C项“自己的无私”概括不当;E项“为了说明他善于卖关子,会讲故事”表述有误,偏离中心。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课表卷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二种方式,答题时对每个段落进行归类,得出关键词语,一定要结合原文事例。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节选自《过秦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B.匈奴七百余里  却:后退

C.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D.数百之众    将:率领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始皇实行暴政的一组是(    

吞二周而亡诸侯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杰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文字主要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B.第一段文字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形势等方面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在铺叙中显现暴政,为后文的“仁义不施”作铺垫。

C.第二段文字写陈涉的出身、才能、地位、人数、兵器等与第一段的秦始皇层层对比,说明灭亡秦朝极为容易。

D.第二段文字写陈涉揭竿而起,天下就云集响应,说明暴政不得人心,意在讽谏汉文帝应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仁政。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