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常引起人们的诸多感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曼舞的黄叶展示着秋的衰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荒野的草显示着无尽的生命力。“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一片树叶一株小草短暂一生令人感慨系之。

请以“一草一木总关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文体正确④不得抄袭⑤不盲目抒情,不无病呻吟。

 

答案:
细观草木悟人生 常言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红杏出墙而知春之至”。生活的细微深处往往能见真谛。 细细观察,一草一木无不动情;慢慢品味,一花之中也能现出一个世界。竹子的节节上升是向人们展示生命的力度,四季常青的松柏是向人们展示生命的长度,春风吹又生的野草是向人们展示生命的韧度。一节竹子,一株青松,一棵小草往往是生命真谛的最好解释。 世界上最不起眼的也许就是那一棵棵任人踩踏的小草,但又有几个人真正看过小草求生的欲望。大雨淋漓时万物都弯腰低头似乎是被大风大雨所震撼,而小草没有屈腰低头,它们向万物展示活就要活出生命的韧度的信念,真如它们所为,它们成功地完成誓言。有随风拔根的大树,但没有随风而逝的小草,因为它们的心早已交给了大地。它们完成了对命运抗击的最好诠释。活就要活出个样子。 秋风吹落叶,随着那一次又一次的呼唤,最后一片叶子也飞离枝头,也许你只看到了落叶纷飞的凄凉,但岂知落叶真正的归宿。“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们落下不是对命运的屈服,它们落下后,是为树提供了养分,为下一代能更好地生活。“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所展示的不仅是秋的衰飒,细微深处你会发现它们是生命宽度最好的诠释,生要为树提供养料,死要护根成灰烬。 青青的竹子是人们常见的事物,但你我看见的又是什么?只有竹子吗?砍过竹子的人都会发现竹子是空的,于是有了虚怀若谷的赞誉,但又有几人发现那一节节的竹子真正的意义。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它是在向世界宣誓:有一种草木,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节操。这是对生命力度的最好诠释,生要虚怀若谷,死要坚守节操,这才是生之大义,死之大气也。 一草,一叶,一树,虽只有短暂一生,但着实令人感叹,令人敬畏,令人引以为鉴。生要如夏花般灿烂,死要如竹子般不毁其节,也许真如所言,一草一木总关情,细微深处有真谛。 花开花落似乎在诉说生命的交替;草长莺飞似乎在诉说春日的来临;梅花傲雪似乎在诉说生命就应该如此绚丽。 一草一木,细细品味,那里面蕴藏着生命的真谛。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话题作文的材料部分为“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常引起人们的诸多感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曼舞的黄叶展示着秋的衰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荒野的草显示着无尽的生命力。‘无边落木萧萧下’,‘霜叶红于二月花’”。它明示了许多诗人对自然界的草木荣枯引发感慨。我们也要由此入手。二、审提示。 话题作文,一般有一段提示性的文字,它往往在材料的后面、“话题”的前面。起着引领考生思维方向,帮助考生打开思路的作用。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利用好这些提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话题,按照试题的要求成篇。这个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是“一片树叶,一株小草,短暂一生,令人感慨系之”。他告诉考生的信息也很清楚,要从细微之处触发情感。三、审类型。从近几年话题作文的类型看,可分为:单头型、多头型、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的核心是审“话题”,我们首先要吃准这一“话题”的含义。不论是单头型的或多头型还是关系型的,理解话题中有重要意义的字词是关键。把握住这些关键字词,也就掌握了准确理解题意的钥匙;反之,就会造成审题上的失误。“一草一木总关情”这个话题的关键词”是“关”,它是“关联、涉及、触发”的意思。陈述对象是“一草一木”是借代用法,可代指自然界的一些生物,如花草,树木,风雨雷电等。要从自然界的草木等写起,写出触动你情感的东西来。四、审要求。话题作文的命题往往在材料与话题之后辅以相关的“要求”或“注意”,对写作作一些限制,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篇幅等,考生在审题时要避免“要求”或“注意”中的诸多禁忌,如果不注意,就会前功尽弃。特别是要求题目自拟,一定要拟一个亮人眼眸的标题。否则,不符合要求。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话题作文,写好话题作文,关键是要审清题意。话题作文的审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审材料。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的,是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也是引出话题的由头,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审题时就不能不仔细阅读材料,吃透材料内涵。读材料时不能匆匆“扫描”,应该一个字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清楚,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因为关键词句往往暗含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抓住了它,审题就有了依托。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