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水调歌头

     汪莘

《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朗。”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嘉定元年中秋日,因赋水调,其夜无月。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采。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注】

①玉斧:指吴刚伐桂树用的斧头。

②无怀: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后文的“有虞”也同此意。

1.汪莘《水调歌头上阕中的月和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笔下的月有何不同?试分析上阕为表现月的特点使用的两修辞手法。

2.从上阕到下阕,词人对月的情感出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答案:
1.不同:汪莘《水调歌头》上阕中的月古今发生了变化,昔盛今衰(古月皎洁胜今时,今月不再盛);而张若虚笔下的月亮是“年年望相似”的。词的上阙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中写到古时月比今时月更为皎洁,今月不再如古时月兴盛,表现出月的昔盛今衰;今人见到今月,也说月像琉璃般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瑰丽动人。 2.由上阕的对月悲伤(无奈、惆怅)转变为下阕的积极、乐观旷达。为何会出现变化:(答到①或②均为2分)①(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联想到东坡面对人生逆境的旷达,李白怀才不遇时仍能潇洒(前人的人文精神财富),于是释然并自勉,要以积极的心态对月(对人生的)衰变(结合诗句分析,2分)②或者联想到东坡诗词中的月,李白诗中的月(文化遗产/文化积淀中的月)在精神和文化上永久生辉,谁也不能斫却,于是无需再纠结,转而乐观、旷达。(结合诗句分析,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通过诗句“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和“江月年年望相似”区分“月“的区别,答从修辞注意明确手法然后分析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主要是对比和比喻的修辞。 2.注意抓住诗句“明月不再盛”“万古没成亏”体悟作者情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注意“约东坡”“招太白”。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诗句“明月不再盛”“万古没成亏”体悟作者情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注意“约东坡”“招太白”。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董其昌,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

光宗立,问:“旧讲官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京礼部尚书。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其画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书,以为二绝。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撅之米芾、赵孟頫云。同时以善书名者,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不逮其昌远甚。

(选自《明史·董其昌传》)

【注】①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B.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C.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D.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生下来三个月时取“字”,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务。其最高长官为礼部尚书。

C.“疏”在文中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还可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D.“致仕”在文中意为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等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因为教授学业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千里路程,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里安葬。

B.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就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C.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他搜集资料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并取得很大成就,还精于禅理,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后又称他为“南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2)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礼是外部对你言行的制约和限定,在这种制约和规范中,包含了很多礼的思想,形成了一种礼教,对人起到了教化作用,从而使人产生君子意识。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特别讲究“内省”的功夫,向内观察自己。它只是教化,没有刑罚的手段来制约和规定。礼学的功效是巩固社会秩序,而理学使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礼是由外到内的,是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重复你的行为,逐渐形成的一种习惯,再用习惯来逐渐改变你的人格。孟子说“动容周旋中礼”。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你内心究竟怎么样,别人不知道。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这种状态,我们即称其为“虚伪”。

礼是一种人格面具,是必需的。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中,不同的地位就要有对自己不同的要求。一个人在社会中要接触的人是很多的,接触不同的人要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身份。人接触的对象是不断改变的,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在不停地改变。所谓的“人格面具”也不是一套,是多变的。跟不同的人接触,虽然都是礼,但是是有差别的,这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来决定的。既然礼是人格面具,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扮演意识,你的行为总是要符合自己的角色。

礼培养的是角色性人格,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因子,同时也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依归。所以说,礼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先秦礼是盛于当时的分封制的社会,秦始皇以后由分封制变为郡县制,整个社会结构和先秦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同时先秦有的一些问题,到了后代已经不存在了,而有些先秦礼中没有的情况后代却出现了。后代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三礼》中没有的。唐代以后,社会已经变化了,不仅礼的制度应当有变化,对礼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进一步思考。

这就产生了理学。真正代表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变的,是宋代叶适《习学记言》中的一句话:“以礼决事,孰若以礼制心。”礼学是用来治世的,理学是治心的,这是一种转变。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化中,理学把礼学的很多概念观点进一步深化了。礼学没有提供给我们原始的核心性的东西,但是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学都有一个原始基本点,我们可以模仿着“天赋人权”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天赋良知”。礼学把人分成很多等级,比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等,用礼来固化等级的差别。而就理学来说,天赋良知,大家都在一个平等的起跑线上。这样就淡化以至于消除了人在社会中不同等级的观念,在理的面前,等级性无效。

礼学是一种角色性人格,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应该做什么事,你就要把它做好。但理学是一种个人的追求,而不能成为对人的要求。就理学本身而言,理学可以作为一种学术来研究,自己自愿地将其作为一种修养的手段也很好,但是不能用理去要求别人。

(摘编自刘晓东《礼学与理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在外部对人的言行进行制约和限定,它对人起到教化作用,从而让人产生君子意识。

B礼是一种人格面具,对不同的人,因为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的不同会产生礼的差别。

C礼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不能提供道德因子、精神依归,对人的人格无益。

D礼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产生一些新的问题,社会变了,礼的制度也应该相应改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礼仅仅在外部对人进行制约和规范,而理则是在人的精神方面起自我肯定的作用。

B人要有一种扮演意识,有意降低自己的身份比有意抬高自己的身份更符合礼的要求。

C人的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表现在人的言行和内心不一致,这是一种“虚伪”。

D礼学把人分成很多等级,但理学却相反,它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是没有等级性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学和理学的功效是不相同的,前者是巩固社会秩序,后者则是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

B礼学和理学会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前者将治世转化为治心,后者将治心转化为治世。

C理学给我们提供了原始的核心性的东西,它还在转化中将礼学概念观点进行了深化。

D礼学对人有要求,而理学只是个人追求,不是对所有人的要求,我们也不能用它去要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