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

儿子的旋律

文/徐平

儿子下班了,父亲在紧张地数着儿子的脚步声。果然儿子“啪的”开了门。父亲默默地望着他。儿子没有看父亲,似乎点了点头,往自己的卧室边走边脱外套。

录音机又响了,儿子!

两人面对面准备吃饭。儿子在撬午餐肉。父亲从儿子的脸上看不出什么异常。

父亲一字一句:

“我被免职了,明天宣布。”

儿子猛地扬起脸。父亲没有在这稍纵即逝的惊讶里看到别的什么。没有怜悯没有安慰也没有懊恼。儿子手不停:“你也需要休息了。”

父亲感到胸闷气短。他盯着儿子。儿子的手健美粗大,血管里青春在跃动。儿子一声不吭。父亲没有说话也不再盯着儿子。他感到儿子匆匆搁筷,找衣服,又跨进卫生间。马上,水声“哗啦哗啦”,跟着儿子的歌声高高扬起,声音温存自信,旋律跳荡。

儿子!儿子!儿子!

儿子,你在想什么?你大了不再崇拜父亲,你越来越沉默,你不再抱怨父亲呆板僵化,不再为各种政治问题与父亲争论不休,也不再说父亲刚愎自用。儿子,你甚至看不起父亲。可父亲这样了,你还是无动于衷吗?

这就是这一代的冷漠理智?你匆匆吃饭洗澡是因为那打字员在等你去看歌剧?可是儿子,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啊。我的官龄比你年龄还大一圈……

电视在播相声。父亲茫然四顾时才发现儿子并未出门,而是坐在他身后看书。父亲不由纳闷:打字员前天就订了票,还兴冲冲问他是否同去。

父亲彻夜来回踏步,儿子也辗转反侧。父亲老了,他的一切都老了。曾和父亲这一辈很协调的背景已走向薄雾黄昏。这是变幻莫测的时代,不是仅仅需要热血赤诚的岁月。

早上儿子起得很早,父亲晨练回来,儿子已准备好早餐。收录机照样开着,而且旋律明亮欢跃。

父子依然沉默着洗漱用餐。儿子几次似乎要开口,父亲沉下心微颤地期待着,儿子却什么也没有说。

父亲佝偻着进卧室更衣。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在身后捧着一套西装。

“穿这精神。——是去开宣布会吗?”儿子又拿过领带走到父亲跟前。父亲迟疑着。

“我给你打。”儿子看着父亲。温柔的手像父亲过世的妻子。父亲心紧成一团。

“行吗?”儿子侧侧身。

父亲和儿子一起看着穿衣镜。沉默着,父亲凝视儿子的眼睛,儿子也凝视着父亲。儿子对着镜子:

“一夜之间你衰老许多,”儿子声音低沉、温柔,“可我一直为你感到骄傲,为你一辈子正直无私,一辈子对信仰的忠诚。你尽力了。”

父亲心潮翻涌。肩头上儿子的手十分有力。他感到心中自信像空气注入瘪气球一样迅速饱满地回归。

最后接送父亲的小汽车在“嘀嘀”呼唤。父亲走到门口又折回头:“昨晚干嘛不去找她?”

儿子沉默了一会,“分手了。”

“因为……我下台?”

“大概……但这没关系。”

儿子!儿子!儿子!

父亲老泪纵横。儿子把双手搭在父亲肩上,笑道:“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我很高兴不再有你的耀眼的光环笼罩我的光彩——你说呢?”

儿子!儿子!儿子!

你可以把你的录音机再开大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第五段写了儿子稍纵即逝的惊讶,写儿子的惊讶,表明儿子没想到父亲会在此时告诉自己将被免职的事情

B.小说中写儿子捧着一套西服给父亲,并为父亲打领带,是因为儿子看到佝偻着进了卧室的父亲,内心为父亲的衰老而伤心,希望弥补自己以前的不懂事。

C.父亲的免职让儿子的女友提出了分手,给儿子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冲击,也让儿子从看不起父亲逐渐理智成熟地认识父亲,从而尊敬父亲。

D小说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塑造了一个正直、勇敢、热情、慈爱而又有些敏感的父亲形象。

E.“儿子的旋律”既指录音机播放的旋律,还指儿子那高高扬起传达出温存自信的歌声的旋律,也指儿子身上散发出来的面临人生挫折而自信、乐观、理智的蓬勃青春的旋律

2.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中出现了三次儿子!儿子!儿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还是儿子,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答案:
1.E给3分,A给2分,D给1分,其他两项不给分。 2. ①对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对父亲“紧张数着”“默默望着”的神态描写,表现了父亲内心担心自己将被免职带给儿子心理冲击的焦虑;通过对儿子没看父亲,似乎点头,往自己的卧室边走边脱外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儿子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安慰父亲,只能以一种连续的动作来掩饰内心的慌乱,也能看出儿子的懂事和孝顺。 ②在结构上的作用,小说开头写这一对父子的奇特表现,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在情节上的作用:父亲的表现为后文自己将被免职的情节设置了悬念;儿子的表现为后文儿子通过与打字员的女友分手知道了父亲被免职的情节做了铺垫。 3. ①在结构上,反复出现三次,互相呼应,使结构严密。 ②对人物塑造的作用:三次出现很细腻的表现了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由最初感受不到儿子安慰的伤心失落害怕,到得到儿子鼓励后,还免除了儿子女友离开儿子的负疚感之后的释然,再到能够勇敢乐观面对免职之后的兴奋,突出了父亲形象。 ③表达效果上,用反复的修辞,强化了父亲激烈的情绪变化,三次形成间接反复,形象的表现了父亲的情绪一次比一次激动。 4.答案示例一:是儿子。因为:①从结构看,标题叫“儿子的旋律”,儿子的旋律是文章的线索,儿子是贯穿始终的人物形象。②从人物设置看,父亲被免职,仅仅是儿子情感发展变化的引子,小说紧紧围绕儿子的心理变化而行文的,父亲仅仅是儿子变化的陪衬,③从情节看,从儿子回家后只能用音乐,歌声和看书来掩饰内心的慌乱不安,到儿子辗转反侧,想通了父亲被免职一事,再到儿子为父亲做好早餐,准备西装的自信从容,整个故事都是站在儿子的角度来叙述的。④从主题看,儿子的变化突出小说要勇敢、自信、乐观的面对人生挫折的主题。 答案示例二:是父亲,①从结构看,父亲的心路历程作为小说的暗线贯穿小说始终。②从人物设置看,小说描写的父亲在知道自己将被免职到出发前往宣布免职令会场之间的心理变化过程,小说紧紧围绕,父亲的心理变化而行文的,儿子仅仅是父亲面临的必需对象,是陪衬人物。③从情节看,从得知将被免职在家等待,到见到儿子后没能够得到儿子安慰的伤心,再到夜里的来回踏步,再到晨练后回家看到儿子的早餐,看到儿子准备的西服,到儿子拿领带的感受,以及最后让儿子把录音机开大一点的兴奋,整个故事站在父亲的角度去写的。④从主题看,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突出小说要勇敢、自信、乐观的面对人生挫折的主题。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B项写儿子给父亲西服并给父亲打领带,是对将出席免职宣布会的父亲的安慰、鼓励,希望父亲勇敢乐观的面对。C项“也让儿子从看不起父亲逐渐理智成熟地认识父亲,从而尊敬父亲”的分析错误。D项“勇敢”“而又有些敏感”的分析不准确。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综合题。考查的范围包括:散文的主旨、情节构思、人物形象以及形象塑造的方法。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2.这类作用型的题目,一般都要考虑两点,即内容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内容往往要联系文章的中心主旨,而结构形式要考虑与题目、开头、结尾、前后文在布局谋篇上的关系。针对小说还可从人物、情节、环境、主旨角度分析。就第一段而言,从内容来讲,它有两个层次:一是父亲紧张地数着儿子回家的脚步声;二是儿子对父亲的漠视的态度。主要是为了表现父亲和儿子的不同心理。结构上主要是和下文的关系,小说开头写这一对父子的奇特表现,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情节上的作用:父亲的表现为后文自己将被免职的情节设置了悬念;儿子的表现为后文儿子通过与打字员的女友分手知道了父亲被免职的情节做了铺垫。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名师点睛】对于这类题目,主要是分析段落的作用。 考生需要熟知的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引出下文。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承接上文欲扬先抑的手法,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使结构严谨,含蓄深刻,启发联想,象征、暗示、点名或揭示。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引用或文学性强的语段:创造文化氛围或……行文章法思路开阔,再结合文章语境分析。写景的语段: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表现人物……的心情,暗示社会环境。结合具体语境: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 3.本题考查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一般来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主要作用有:是文章的线索、起强调的作用、突出感情的作用、有韵律感等。本文中的““儿子!儿子!儿子!”在文中出现三次,主要出现在文章的中间结尾,都是父亲在内心的呐喊,所以和表现父亲的心理和性格有关。对人物塑造的作用:三次出现很细腻的表现了父亲的心理变化过程,由最初感受不到儿子安慰的伤心失落害怕,到得到儿子鼓励后,还免除了儿子女友离开儿子的负疚感之后的释然,再到能够勇敢乐观面对免职之后的兴奋,突出了父亲形象。表达效果上,用反复的修辞,强化了父亲激烈的情绪变化,三次形成间接反复,形象的表现了父亲的情绪一次比一次激动。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名师点睛】对于这类题目,主要是分析段落的作用。 考生需要熟知的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引出下文。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承接上文欲扬先抑的手法,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使结构严谨,含蓄深刻,启发联想,象征、暗示、点名或揭示。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引用或文学性强的语段:创造文化氛围或……行文章法思路开阔,再结合文章语境分析。写景的语段: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表现人物……的心情,暗示社会环境。结合具体语境: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 4.本题是一道探究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的探究题。对于这样的题目,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只要围绕小说的人物、情节、主旨来阐述理由即可。本题的主人公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儿子。如果是儿子:因为:①从结构看,标题叫“儿子的旋律”,儿子的旋律是文章的线索,儿子是贯穿始终的人物形象。②从人物设置看,父亲被免职,仅仅是儿子情感发展变化的引子,小说紧紧围绕儿子的心理变化而行文的,父亲仅仅是儿子变化的陪衬,③从情节看,从儿子回家后只能用音乐,歌声和看书来掩饰内心的慌乱不安,到儿子辗转反侧,想通了父亲被免职一事,再到儿子为父亲做好早餐,准备西装的自信从容,整个故事都是站在儿子的角度来叙述的。④从主题看,儿子的变化突出小说要勇敢、自信、乐观的面对人生挫折的主题。·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人物类探究 1.探究小说的主人公 设问: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应该是谁?/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 思路:探究谁是主人公,主要分析:要点明塑造人物角色所用到的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及其对主人公的作用;要分析情节怎样围绕主人公展开及其对主人公性格展示所起的作用;要分析小说塑造主人公了怎样的性格及通过该主人公表现什么主题(谁是小说主题最集中的体现者)。 例:2008江苏卷《侯银匠》: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主人公是侯银匠。①标题是“侯银匠”,表明侯银匠是写作的主要对象。②小说以侯银匠开头,以侯银匠结尾,中间写女儿出嫁,因为那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情节是紧紧围绕侯银匠展开的。③作者正面描写侯菊,目的是烘托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小说通过他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2.探究人物的塑造意图 设问:请结合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探究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意图。 思路: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等。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2)推动情节发展;(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4)揭示或凸显主旨。 例:陈忠实《马罗大叔》:小说叙写马罗大叔烤包谷的举动很见匠心。请探究作者这样叙写的意图。 参考答案:①使情节发展有波澜,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②与前文的吼、哭、骂相映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更加丰满。③通过“我”的感受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④突出体现人情美、人性美,使主旨更加鲜明。⑤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并使之产生阅读愉悦。 3.探究人物的个性品质 例:2011年江西卷《晚秋》: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卡萨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示例一:不会据为己有。①瓦卡萨的性格使然;②瓦卡萨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也会自责;③瓦卡萨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④瓦卡萨良知尚存,事后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⑤瓦卡萨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卡萨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 示例二:会据为己有。①瓦卡萨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节使然;②瓦卡萨贫病交加,急需钱解燃眉之急切;③社会不公平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有钱人;④周围没人,为瓦卡萨摆脱窘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⑤当中年男人抢走小包之后瓦卡萨认为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卡萨在心里已把小包据为己有。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佑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阁拥持趣呼都知王守忠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欧小女子紿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禽灭。阁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仁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帝曰:“今无他事。”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帝悚听,垂欲止,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

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闻之,谓帝曰:“尝忆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过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晚得水疾,侍医莫能治。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旬日崩。年六十四。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

【注】

dài欺骗。

jùn,拾取,搜集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欲出/后闭阁拥持/趣呼都知王守忠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欧小女子/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

B帝欲出/后闭阁/拥持趣呼都知王守忠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欧小女子/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

C帝欲出/后闭阁拥持/趣呼都知王守忠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欧小女子/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

D帝欲出/后闭阁/拥持趣呼都知王守忠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欧小女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

2.下列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稼穑泛指农业劳动,初见于《诗经·魏风·伐檀》:“不稼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稼、穑两字分别指两种农作物。

B赦的本义为宽免,在古代意思多为君主减免罪行或赋役中国古代帝王以施恩为名,常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或者遭遇大天灾情况下,常颁布赦令,赦免一批罪犯,这种行为叫大赦天下。

C科举考试是指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分为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文中苏轼参加的是殿试。

D旬的意思是十日,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句,唐代永徽之年,古代官员的休假制度为“旬休”,官员每10天休息一天,分为上旬、中旬、下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彬的孙女因为仁慈、节俭,重视并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而在郭后被废后应诏入宫,后被册封为皇后。

B在面对作乱的贼子时,曹皇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但在处理参与作乱的宫女时,也表现了她的阴险与毒辣。

C曹皇后对人有亲疏有别的一面,同样是天下才士,曹皇后主张外放王安石,赦免苏东坡。

D曹皇后在病中仍然关心苏轼一案,充分体现了她的仁慈。苏轼最终绝处逢生,与自己的才识也有关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

2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过至于诗,其过微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儒家的和谐观

中华文化就其本质来讲就是一种和谐文化,古代文化中儒家学派关于和谐的丰富思想,既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儒家的和谐观是什么呢?

儒家贵“和”尚“中”,认为“德莫大于和”。《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中庸》又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和谐”思想发展到政治领域,就有儒家本源之一——《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

“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中华先民对“和”的理解是知情意的统一。儒家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的思维模式,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八德。儒家主张,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洞明“和实生物”之道;个人修身养性,要讲究“心平气和”之工;与人交往,要恪守“和而不同”之法;应对潮流,要坚持“和而不流”之则;治理国家,要追求“政通人和”之理;与国交往,要坚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之规,最后的终极关怀乃是“天人合一、宇宙和谐”价值追求这是中国古圣先贤们积千年之理论与实践而积淀流传下来的精华瑰宝。作为今人要建设和谐社会须高度重视和弘扬这一历史传统。

儒家学说更看重“人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以和为美”,提出的仁、义、礼、智、忠、孝、爱、悌、宽、恭、诚、信、笃、敬、节、恕等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并把这种普遍的“人和”原则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

儒家还为中国文化指出一个“大同”社会的远景目标,以至成为中国历史上生生不息的价值之源。《礼记·礼运第九》中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儒家在此首先强调了“天下为公”的思想,描述了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等和谐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到了近代,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设计出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令广大农民心驰神往的和谐社会蓝图。维新运动的旗手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

儒家还强调“讲信修睦”社会和谐观。所谓“信”就是“诚信”。社会和谐必须以诚信为本。子贡问孔子治国之道孔子讲“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强调三者之中“民信”最为重要因为“民无信不立”。所谓“睦”就是“和睦”。社会和谐包括夫妻和睦、家庭和睦、宗族和睦、邻里和睦、地区和睦、民族和睦、国家太平。“政通人和”、“协和万邦”、“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衷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古语都是古代先贤们对社会和谐的体认和追求。为此荀子提出“以善和人”的要求。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做人原则将其推广到整个社会就成了儒家崇尚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伦理法则。

1.下列关于“儒家和谐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贵“和”尚“中”的儒家和谐观是中华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了和谐文化的固有传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

B因为儒家倡导推己及人、由近至远的思维模式,所以儒家和谐观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德主张。

C儒家和谐观的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了个人休养观、政治观、社会观、自然观、宇宙观及待人处事法则等等,在这些内容中,儒家学说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

D儒家和谐观描绘了“大同”这社会远景目标、达成这一目标的“天下为公”思想基础及“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方法和措施,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做人原则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社会伦理法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与古代先贤们“政通人和”“协和万邦”的体认和追求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和谐观。

B儒家强调“以和为美”的人际关系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并把“人和”作为一种价值尺度来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

C儒家设计的“大同”社会和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设计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蓝图都是和谐社会追求的目标。

D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儒家经典,一方面是为了论述儒家和谐观的内容,另一方面增强论证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读者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中的儒家和谐观的一项是

A“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大戴·礼记·本命

B“去(民)疾苦、抑兼并、便趣农”——王安石

C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董仲舒

D“伏望皇上罢冗员之俸,损不急之赏。止无名之征,节用省费,以足军国之需,天下幸甚。”——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