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解读季羡林
季老在《罗摩衍那》译后记中说:“我现在恨不能每天有48小时,好来进行预期要做的工作。”季老读中学时,就异于常人。下课后参加一个古文学习班, 晚上又 到一个英文学习社学习,一直到深夜。天天连轴转,持续了几年时间。在哥廷根大学,他学习了梵文、巴利文、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还选修了其他的 课,负担已经很重,而当研究吐火罗文的最高权威西克教授提出要教他吐火罗文时,为了不让老人伤心,他又遵命学了起来。在德国留学的12年中,他的日程就是 学习、吃饭、睡觉,与旅游、晚会、跳舞、娱乐都无缘。回国后,为了专心研究,又独自过了16年才把家属接来。10余年中小学,4年大学,12年留学,再加 16年独身治学,40多年的勤奋,才造就了这位国学大师。
季老从德国回来前,已经与剑桥大学签了约,可是回国后看到积贫积弱的祖国、苦难的民族和贫困的家庭,想起生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为了报效祖国,他留了下来。在学习工作之余,总有些 人来找季老写文章、写序、采访、题字。季老身边的工作人员,为了他的时间和健康,总是尽可能挡着。季老却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有用,我做研究写论文对人有用,跟别人谈话、为别人做事也是对别人有用,都是一样的。他很体恤人,总是替别人着想。北大的司机都愿意给季老出车,因为他从来都是人等车,而从来不让车等人。他的稿子,不管多少页,从来是工工整整,清清楚楚,没有涂改,他说要不然排字工人看起来会困难。你做错了事,他从不批评你,你忘了关楼道的灯,他自 己去关,你自己以后就再也不会忘了。季老一生没说过任何人一句坏话,即使对“文革”中批斗打骂过他的人,过后也从不记恨,甚至还提拔人家。他说,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犯的错误。犯错误的人知错了就行。在季老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季老就像是那铁皮水壶,外冷内热,看起来很平静,其实是一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刘梦溪得季老教诲多年,他说:“不管在什么场合见到季老,总想过去向他致意。可季老只要远远看见我走过去,一定会站起身来。一贯如此。 对比我更年轻的后学也如此。后来我们就想了个办法,只有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坐在他旁边,他就没法站起来了。”因此刘梦溪在《季羡林先生 90寿序》中深有感触地写道:“先生是‘望之温温,即之也温。晚生后学,可以相亲’。”
季老90岁时,还能每天坚持工作近9个小时,他有什么养生保健的秘诀吗?据季老的助手兼秘书李玉洁女士介绍,季老生活非常简朴,最常穿的衣服是中山 装,饭菜清淡素简。从不讲究养生。对此,刘梦溪的看法也许能道出个中秘密:“仁者寿。季老为人平易自然,淡泊、阔大、有爱心。他的长寿是内修的结果。.
《左传》记古人话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德、立功、立言季老可谓三者兼矣。
【相关链接】
①季老在德国柏林留学期间,羞与来镀金的有权有势的子女为伍。在哥廷根大学,他选修了梵文,先后师从瓦尔德施蜜特教授和西克教授,他们的课堂上,只 有季老 一个学生。西克教授将平生的绝招全部传授给了他,包括《梨俱吠陀》《大疏》《十王子传》,以及费了20年时间才解读了的吐火罗文。
②“文革”时,季老因反对造反派,被打被关。痛苦中他顿悟到,“一个人忍受挨打折磨的能力,是没有极限的。我能够忍受下去的!我要活下去!”在漫长的忍耐中,他靠译《罗摩衍那》来消磨时光。季老后来说,如果没有“文革”,两万多颂、九万行、五千余页、8卷本的《罗摩衍那》 是绝对翻译不出来的。
③季羡林6岁就离开生母,曾发誓要在大学毕业后迎养母亲。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他上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就去世了。“当我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季老每每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2010年清明,季羡林的骨灰在他的家乡安葬。至此,他实现了生前回到“母亲身边”的遗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在德国学习期间,季老平时的日程就是学习、吃饭、睡觉,几乎不参加娱乐活动,终于习得了即将失传的梵文经典。
B.季老从不记恨人,对于迫害过他的人,他也会提拔重用。他认为错误都是历史造成的,不能冤枉了好人。
C.季老毅然辞去留在剑桥工作的机会回国,既有为了肩负起生为人子、为人父的家庭责任,也出于报效祖国的情感。
D.季老对母亲的情感,我们看到了一个讲孝道的季羡林;从90岁时还每天坚持工作近9个小时,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不息、工作学习不止的季羡林。
E.刘梦溪认为,季老的成功是他重内修的结果。这种修行使季老显得平易自然,淡泊、阔大、有爱心。
2.季老为何让人觉得“望之温温,即之也温”?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季羡林长寿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如何理解“立德、立功、立言季老可谓三者兼矣”这句话的意思?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