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文言文阅读

归有光传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①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②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③,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

有光制举义④,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节选自《明史·归有光传》)

【注释】①春官:即六部之一的礼部,礼部在春天主持进士考试。②刺刺:多言的样子。③击断,即争执。④制举义,特指经学研究。

1.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尽通               弱冠:男子十六

B.八上春官不           第:考中

C.原经术               本:以……为本

D.嘉靖十九年乡试       举:中举

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吏多恶                   先妣抚甚厚

B.名为迁,实重抑之           妪,先大母婢

C.久自伤                     某所,母立于兹

D.青,取之                 其制稍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自幼好学能文,通读散文风格继承了唐宋八大家领袖中韩愈、欧阳修“惟陈言之务去”的特点。

B.本文作为史传,记事语言简洁朴实,无浮华藻饰之词;取材点面结合,既有对归有光生平的全面介绍,也有如审案这样的具体事例记叙。

C.归有光任长兴知县时,一意按自己的意见处事,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做的这些事情,写出了归有光性格中的耿介。

D.本文记叙了作为文坛盟主的王世贞推崇称赞曾公开攻击他的归有光一事,是为了突出王世贞宽阔博大的胸襟。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

2用古教化为治。

 

答案:
1.A 2.A 3.D 4. (1)九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五经》、《三史》等书全已通晓,拜本地魏校作老师。( “属文、弱冠、师事、邑”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来进行治理。(2分“教化、治”各1分,语句通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弱冠尽通”的“弱冠”解释不正确,这虽然是一道考查实词的题目,但也涉及到了文学常识,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代词,他。B句末语气词/判断语气。C表承接/代词,你的D引出动作对象/介词,比。文言虚词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平时要记忆经典的例句。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比如“以”,以后面是名词,以是介词,以后面是动词或句子,以是连词;三与固定短语有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攻击他”“徒有虚名”等词与文章的内容不符,“推崇归有光”也是后来的事。这里不是在称赞王世贞的人品,而是借他来个反衬归有光的才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属文”,写文章;“弱冠”,二十岁;“师事”,以……为老师。“邑”,本地。(2)“教化”,教育理论和做法;“治”,治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