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某综艺节目中,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表演结束后,一位青年评论员率先点评:“在这个艺术形式之中很难出现一个个人英雄。”

为此几位青年评论员争论起来。唇枪舌剑中,陈道明老师对此讲了自己的看法“我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有七年的时间在台上一句台词都没有。这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再下一场演八路军。我在想,人在各种职业当中应该有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很多群众演员没人注意他们,但请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

舞台上的孩子们含着泪听完了陈道明老师的话,脸上带着泪珠笑了。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艺术传承需要“甘于寂寞”的精神 几个没有多少艺术实践的毛头小伙儿,大谈艺术创新,本身就是浮躁的。抛开生活、离开人民,艺术就是无根浮萍,便丧失了生命力。只有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艺术,才是最高贵的。 陈道明颇为严厉地教育这几名年轻人的视频,不仅在微博火了,也在微信圈中热传,而几乎所有的媒体在转发这一段视频或者是相关报道时,都是标注了“发飙”的字样。从陈道明所说的内容上看,或许有发飙的意思,不过,身为一名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家,陈道明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明确地批评了那几名信口开河的年轻人,也没有破坏现在的气氛。然而,虽然这次“发飙”,最终以皆大欢喜收场,不过,那几名年轻评论者的信口开河与陈道明的“我表示反对”,依旧留给我们许多深思。 诚如陈道明所言,那一场稷山传统节目高台花鼓的表演,虽然算不上精彩绝伦,但也是可圈可点的,高台花鼓所体现的我国农耕文化的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所彰显的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集体精神,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遗憾的是,那几个年轻人的评价是,“看不到英雄”“没有创新”“没有个性”,甚至都不能给这些表演者一口饭吃。这样的评价,即便没有考虑到《传承者》节目的背景,也显得非常尖刻。试想,如果那一群表演者最终带着这样的结论谢幕,他们在走下舞台之后,哪里还有什么表演与创作的激情? 这样的尖刻,暴露了部分年轻人的自私。他们忘了,艺术传承,原本就需要众多默默无闻者的辛勤付出。所谓“看不到英雄”,为什么我们没有将这一群表演者都理解为英雄呢?他们或许确实不是璀璨的大腕、明星,但是,他们是传统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保障。更何况,鲁迅先生早就在那一篇著名的演讲《未有天才之前》说过,“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而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而另一方面,这几名年轻人的信口开河,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他们的急功近利。事实上,哪怕只是从艺术表演本身而言,而不考虑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也需要我们具备“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 无论是点评的内容还是点评的方式,陈道明,都已经给这几名年轻人及至所有的年轻人,上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这一堂示范课告诉我们,艺术表演,可能会一夜走红;而艺术奉献,必须建立在众人“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的基础之上。众人甘于寂寂地奉献,我们的传统文艺,就会源源不断、历久弥香。 【解析】 试题分析:作文题目是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考生来说,写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立意上看,可以从材料里分析出两个角度:其一、一个人无论是否能成为英雄,都要有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其二、要尊重平凡人,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