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下图是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50周年纪念大会上正式发布的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徽,请写出该区徽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满分5 manfen5.com

 

 

答案:
主体图形由地球、双手、河流构成。在地球的背景图上,上下相对的两只手,利用明暗的差距,勾勒出一条由远及近的河流。整个图形意在表明人类应用双手来呵护地球和大自然。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徽标类。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丰富的寓意。因此,这类题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首先审读题干,理解是什么图标,然后仔细观察图标 ,分析图标和相应文字的关系。表述时语言的准确,鲜明。构图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寓意,结合图标的内涵分析。本题中主体图形由地球、双手、河流构成,整个图形意在表明人类应用双手来呵护地球和大自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聂华苓,漂泊与归属

肖莹

90年前,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聂华苓出生于湖北武汉。因为父亲聂洗的桂系身份,1929年桂系失势后,聂华苓随家人躲避到汉口的日租界,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她爱呆在家里听父亲母亲讲外面的花花世界,也会溜进门房听听差们讲那些直系、奉系、皖系的军阀,以及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聂华苓11岁那年,父亲去世。一年后,抗日战争爆发,刚考入湖北省立一女中的聂华苓和同学们一起“排山倒海”地参加抗日活动。初中毕业后,她辗转来到战时陪都重庆,后进入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读书,并和同学王正路结了婚。

1949年,聂华苓拖着母亲和弟弟妹妹,冒着台风到达台北,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段落。她加入雷震和胡适创办的《自由中国》半月刊,开始以本名写散文和小说,并受到雷震的赏识,成为编委会中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女性成员。

那时的台湾文坛,反共八股盛行,聂华苓却偏偏关注政治框架以外的纯文学作品。在她的主持下,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还有柏杨的小说、余光中的诗,一篇一篇在《自由中国》发表出来,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命运的捉弄却并未消停——1960年,言论开放的《自由中国》遭国民党当局封闭,聂华苓的家门外一直有特务徘徊,接着是母亲去世,她和王正路的婚姻也陷入“无救”状态。聂华苓遭遇了生命的低谷。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生命的曙光出现了。这道光,便是安格尔。这个著名的美国诗人,曾被约翰逊总统聘任为美国首任国家文学艺术委员会委员,并任华盛顿肯尼迪中心顾问。1934年,安格尔创办面对美国年轻作家的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并将它打造为全美最有声望的写作工作坊。

1964年,聂华苓接受安格尔的邀请,从台湾来到爱荷华。3年后,国际写作计划诞生。1971年,他们结婚,把家安在爱荷华河边的小山上,取名红楼。聂华苓的流浪至此才真正结束,而安格尔和国际写作计划,成了她后半生的生活重心。

一次泛舟爱荷华河的时候,安格尔提起退休的打算,聂华苓突然建议:“你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写作计划?”“你这个想法有点疯狂!”安格尔说。“你试试吧!”面对聂华苓的坚持,两人又聊了许久,安格尔最终承认:“倒是个有趣的想法。”

就这样,从1967年开始,每年都会有二三十位外国优秀作家受邀来到国际写作计划。“交流时间起初是半个学年,后来出于财力、人力等方面的考虑,调整为3个月,人数渐渐变少,但越来越精。在爱荷华,作家们可以完全自主地写作、讨论、参观、旅行。”至于每位作家几千美元的经费,最初由她和安格尔自筹,后来得到一些基金会、学术机构甚至美国国务院的资助。

1988年,聂华苓和安格尔退休。1991年,他们获得波兰政府文化部颁发的国际文化奖。那年3月,他们兴冲冲地准备去领奖,可安格尔倒在了芝加哥机场,再没有回来。

没有安格尔的日子,聂华苓不再参加国际写作计划的活动,但仍会将到访的中国作家请到红楼喝茶,或到外面共进晚餐,与他们聊文学、中国,还有人生百态。“我用中文写作,却和中国离得很远。这个距离,让我对人对事都更客观,这在邀请作家时很有必要。但作家的生活不需要这种距离。作家就应该近距离地感受生活,然后将这种感受写入作品。”聂华苓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很难将某个时代的作家与另一个时代的作家相比较,但成长的土壤对作品有很大影响,“大陆作品有本土气息,有它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在其中;台湾的文学是内向的,属于岛屿文学;香港是中西都有,所以我说真正好的中文作品多半出自本土,它有深厚的根在那里。”

聂华苓自己的根,深深扎于大陆,在台湾长出了挺拔的枝干,最终将生命的枝叶散开在爱荷华。她已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安格尔的墓碑上。那块黑亮的大理石碑的背面,刻着安格尔的一句话:“我不能移山,但我能发光。”

(选自2015年7月13日《环球人物》)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童年时的聂华苓,因父亲聂洗有桂系身份,只好随家人躲避到汉口的日租界,那时,她常听父亲母亲讲外面的花花世界。

B.到达台北后,聂华苓加入雷震和胡适创办的《自由中国》半月刊,受到雷震的赏识,开启全新的生活。

C.《自由中国》遭国民党当局封闭后,聂华苓就接受安格尔的邀请来到爱荷华。两人结婚后,安格尔和国际写作计划便成了她的生活重心。

D.国际写作计划邀请的都是各国优秀的作家,这些作家可以在这里完全自主地写作、讨论、参观、旅行,但因经费问题,最终这一计划还是停止了。

E.聂华苓对创作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她从作家所处的时代、作家成长的土壤思考问题,认为真正好的中文作品还是本土为多。

2.请简要概括聂华苓在各个阶段的主要贡献。

3.如何理解“漂泊与归属”这一标题的含义?

4.文章结尾安格尔墓碑上写了一句话:“我不能移山,但我能发光。”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