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二哥任继愈

20世纪40年代初,二哥从西南联大哲学系毕业,在四川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44年母亲在西安病逝,我从重庆到西安奔丧,他也从昆明到西安探视父亲。我们同在一室一个大床上住了一个多月。有人向他约稿。他大概每周写一到两篇短文。我见他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章,篇幅较长,引用书中的大量诗词。他在稿纸上打个引号就往下写,从不迟疑,也不查书。我惊奇地问他:“你连这些东西都能背得?”他平淡地说:“不是背得,看书时印象深的就记住了。忘记的还是比记住的多。”

他说话从不滔滔不绝,有人说他说话有点木讷。这与他在课堂上流畅透彻的讲课相比判若两人。他说话有点木讷,不是思想迟缓,而是思维过快、过深,瞬间有好几个思维层次奔涌而出,他的脑子里要经过一番挑选才能说出口来。因此说话有时不够畅达,过分简略,点到即止,甚至有时令人觉得他有些矜持。这与他的内敛性格有关。他沉潜治学,曾把自己的书房叫“潜斋”,后来“潜”成习惯,连“潜斋”的名字也不要了。1995年,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看我忙得团团转,送我一幅对联:“涵养动中静;虚怀有若无”。这几个字是我晚年的定海神针,我顿时觉得思想澄明开阔起来。

“文革”末期,我轻度中风,住在北京中关园他的家中,前后三个多月,这也许是我们一生中谈话最多的时候。当时“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的口号很突出。他觉得,中国即使在政教合一的皇权时代,也是明君与贤相并出,明君需贤相辅弼。汉以后孔子逐步走上神坛,是“万世师表”,挂牌的导师是孔子而不是掌权的帝王。他说,政治家应是优秀思想的实践者。一个人政治领袖、思想导师双肩挑,国家很危险。后来有人恭维他为“大师”,他说现在中国没有大师。于是他献身为后来人铺路的工作,整理古籍,守望着未来的新人。

作为哲学家,他远远超越了时人对“文革”悲剧的一般理解。他说社会如此无序,少数领头人固然难辞其咎,但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长久的思想积习,不至于闹到这一步。他说:“十年动乱期间的造神运动之所以得逞,千百万群众如醉如狂的心态,它的根源不是佛教,不是道教,而是中国儒教的幽灵在游荡,只不过它是以无神论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 1978年科学大会以后,他首次提出儒教是宗教的学说,此后义无反顾地投入对儒教的论证与挞伐。从1978年到2009年他去世,连续发表了二十几篇论文。最初几乎是孤军奋战,以后逐渐得到社会的响应。难以想象一个耄耋老人是以怎样的苦心和坚韧支撑下来的。何况他还承担着主编《宗教词典》《中华大藏经》《中华大典》等典籍的重担。于是,他不得不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伏案工作,直到住进医院。诚然,他尊重儒家人文关怀的普世价值并恪守勿渝。台湾一学者主编的《国学基本教材》请他作序,他欣然命笔。北大筹办国学院,他积极参与。

晚年他谈得最多的是《老子》。他说老子是弱者求生存的“一部空前的哲学著作”。出于对社会的关怀和知识分子本身的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没有离开过《老子》,直到晚年还出了《老子绎读》这本极其简约的解读老子的书。因为“迄今为止,老子提出的为政不要过多地干扰,乱出点子,让农民自然生生发育,在稳定中进步,仍值得借鉴。”他说:“反映农民呼声最早,最系统的是《老子》。”儒家讲天、地、人“三才”,这还不够。老子讲天、地、人、道“四大”。有了“道”这个基本规律的管束,世界就比较安全了。

(摘编自《光明网》)

相关链接:

①任继愈(1916-2009),山东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②任继周(1924-),任继愈胞弟,我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之一,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担任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草原系主任,甘肃农大副校长,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③任继愈一直在研究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结果“少考虑自己,多考虑群体”成了他的人生格言和口头禅。(韩雨亭《任继愈的哲学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任继愈孝敬父母。在母亲去逝后,他从昆明赶到西安看望父亲,由于悲痛和操劳,导致他看书时“忘记的还是比记住的多”。

B.作者对任继愈说话木讷的说法有异议。他认为二哥思维快,说话时要挑选着说。主要的是内敛性格影响着他不愿意说快。

C.任继愈关心国家政治。“文革”末期,他轻度中风,住在北京中关园的家里,仍思考着政治领袖与思想导师之间的关系问题。

D.经历“文革”的悲剧后,任继愈认为儒教是宗教,是造神运动得逞的根源,连续写文章对“儒教”进行论证和挞伐。

E.任继愈认为道家优于儒家。不管是中国还是全世界,都更需要道家提出的基本规律的管束,为政要重“道”要清静无为。

2.任继愈在治学方面有哪些优秀的特质?请简要分析。

3.“多考虑群体”的品质在任继愈身上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4.任继愈影响到作者的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
1.选E项3分,B项2分,D项1分,选AC项0分。 2.①天资聪敏,勤勉努力。记忆好,能背写《红楼梦》诗词;思维敏捷,讲课流畅透彻;②踏实沉潜,不张扬。将书屋命名为“潜斋”,后来“潜”成习惯了,连这名字也不要了。③见识深远。作为哲学家,他对“文革”悲剧根源分析远远超越了一般理解,不仅能看到少数领袖的原因,还能看到广泛的社会基础和长久的思想积习。 3.①在文革中,担心政治口号给国家带来危险。对“四个伟大”口号的提出,担心毛泽东主席一个人将政治领袖和思想导师双肩挑,给国家带来危险。②在文革后,清除造神运动得呈的历史根源。撰写文章,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观点,并对儒教进行论证和挞伐。③在晚年,关怀社会的为政和世界的安全。出版《老子绎读》一书,提出为政不要过多地干扰,乱出点子,让农民自然长息稳定进步。希望遵循老子的“道”这个基本规律,让世界在基本规律的管束下安全发展。 4.任继愈优秀的人格魅力对作者产生了深远有益的影响。①内敛谦逊的性格。与人说话,迟缓而简洁,有时点到为止,从不滔滔不绝。淡然看待自己的极强的记忆力。②清静淡泊的心态。作者当选院士后过忙乱,送一幅对联“涵养动中静;虚怀有若无”,成了作者的定海神针。③甘做人梯的胸怀。拒绝“大师”称号,献身为后来人铺路的工作,整理古籍,守望着未来的新人。④苦心坚韧的精神。在论证和挞伐儒教中,从几乎是孤军奋战开始,连续发表二十几篇论文,最后逐渐得到社会的响应。⑤终生勤奋的习惯。年轻的时候,有人向他约稿,每周写一到两篇短文。晚年,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伏案工作,直到住进医院。⑥普世价值的恪守。在晚年承担着主编《宗教词典》《中华大藏经》《中华大典》等典籍的重担。虽然反对儒教为宗教,但尊重儒家人文关怀的普世价值。台湾一学者主编的《国学基本教材》请他作序,他欣然命笔。北大筹办国学院,他积极参与。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中对“忘记的还是比记住的多”理解有误。任继愈说这句话是一种自谦,作者引用这些原话是为了表明二哥记忆好和性格内敛不张扬。与悲痛操劳无关。C项轻度中风的人不是任继愈而他的弟弟。D项表述任继愈对儒教的看法,没有错误,但不全面,任继愈还有尊重儒家的一面。EB两项的概括都有一些推断。 【考点定位】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任继愈在治学方面有哪些优秀的特质?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关键词“治学方面优秀的特质”,答题区间在1.2.4节中,提取的关键词“他大概每周写一到两篇短文。我见他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章,篇幅较长,引用书中的大量诗词。他在稿纸上打个引号就往下写,从不迟疑,也不查书。”“他沉潜治学,曾把自己的书房叫“潜斋”,后来“潜”成习惯,连“潜斋”的名字也不要了。”“他说社会如此无序,少数领头人固然难辞其咎,但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长久的思想积习,不至于闹到这一步。”再提炼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本题的“块”就在1.2.4节中。二 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多考虑群体’的品质在任继愈身上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关键词“‘多考虑群体’”,出自链接③“少考虑自己,多考虑群体”。答题区间在3-6节中,提取的关键词“1978年科学大会以后,他首次提出儒教是宗教的学说,此后义无反顾地投入对儒教的论证与挞伐。”“于是,他不得不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伏案工作,直到住进医院。”“出于对社会的关怀和知识分子本身的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没有离开过《老子》,直到晚年还出了《老子绎读》这本极其简约的解读老子的书。”再提炼概括。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本题的“块”就在3-6节中。二 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任继愈影响到作者的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关键词“人格魅力”,答题区间在全文中,考生可以依据关键情节“与人说话,迟缓而简洁,有时点到为止,从不滔滔不绝。淡然看待自己的极强的记忆力。”“送一幅对联‘涵养动中静;虚怀有若无’,成了作者的定海神针。”“拒绝‘大师’称号,献身为后来人铺路的工作,整理古籍,守望着未来的新人。”“在论证和挞伐儒教中,从几乎是孤军奋战开始,连续发表二十几篇论文,最后逐渐得到社会的响应。”“年轻的时候,有人向他约稿,每周写一到两篇短文。晚年,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伏案工作,直到住进医院。”“在晚年承担着主编《宗教词典》《中华大藏经》《中华大典》等典籍的重担。虽然反对儒教为宗教,但尊重儒家人文关怀的普世价值。台湾一学者主编的《国学基本教材》请他作序,他欣然命笔。北大筹办国学院,他积极参与。”提炼概括答案。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二 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答案集中在全文中,抓住关键词“影响到作者的人格魅力”筛选信息。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硬币。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是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的家当典当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17教育网:www17jiaoyucom躺在床上的狼狈样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可是她老了,病了。她所有的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不得不由家人为她擦洗身体。每当这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噼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晚。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地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祖母大限将至,在那幽深的黑夜里,尚且咬牙活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挥霍生命?

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

现在想想,祖母临终的眼里,一定是看到了祖父,嘴边才绽开了一朵莲花。

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倾听黑暗的蜡烛,时而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

夜里的云朵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天空。

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

(摘编自2015年11月《思维与智慧》)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我”父亲因担心“那边太黑”而要等出灵的时候再点着蜡烛,以便为“我”奶奶照个亮儿,这说明父亲是一个迷信、愚昧的人。

B.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的情节与葛朗台临死前抢夺十字架的情节,可谓异曲同工,都反映了主人公心为物役、难舍俗世的性格。

C.小说以“我”把灯关上,点燃蜡烛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祖母临终时要求点燃蜡烛,而且还引发读者思考,颇具匠心。

D.小说巧妙使用夸张、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仅使主旨更突出,形象更鲜明,而且也使小说语言呈现出哀伤舒缓的特点。

E.作者借祖母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要珍惜生命的人生感悟和莫惧黑暗,要追求光明的人生哲思,这是作品的独到之处。

2.小说是怎样叙述祖母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衡州推官。隆庆初,三迁刑科给事中。帝任宦官,旨多从中下。化言:“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不当,则臣等论劾。若竟自敕行,则喜怒未必当,而法司与臣等俱虚设。”诏是其言。冬至郊天,闻帝咳声,推论阴阳姤复之渐,请法天养微阳,词甚切直。有诏言灾眚洊至,由部院政事不修,令厂卫密察。化偕同列言:“厂卫徼巡辇下,惟诘奸宄、禁盗贼耳。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御史刘思贤等亦极陈其害。帝并不从。

时高拱当国,路楷、杨顺以构杀沈炼论死。拱欲为楷地,谓顺首祸,顺死,楷可勿坐。化取狱牍示拱曰:“狱故无炼名。有之,自楷始。楷诚罪首。”拱又议宥方士王金等罪,化言:“此遗诏意,即欲勿罪,宜何辞?”忤拱,出为陕西参政。

万历初,累擢太仆少卿。由南京大理卿召拜刑部左侍郎。云南缅贼平,帝御午门楼受俘。化读奏词,音吐洪亮,进止有仪,帝目属之。会刑部缺尚书,手诏用化。化言:“陛下仁心出天性。请饬大小臣僚各遵律例,毋淫刑。《大明律》一书,高皇帝揭之两庑,手加更定。今未经详断者或命从重拟议,已经定议者又诏加等处斩,是谓律不足用也。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帝优诏答之

十四年,应诏陈言。请信诏令,清狱讼,速讯谳,严检验,禁冤滥,而以格天安民归本圣心。帝嘉纳焉。帝虑群下欺罔,间有讦发,辄遣官逮捕,牵引证佐,文案累积。化言:“主术贵执要,不当侵有司;徒使人归过于上,而下得缘以饰非。”遂三疏乞归。帝不许。寻称病笃,乃听归。卒,太子少保,谥庄僖。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零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B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C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D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气,在古代,有在冬至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的习俗,谓之冬至郊天

B.辇,秦以后特指天子所乘车辆;辇下,常常成为天子所居的宫廷、京师等的代称。

C.赠,指在官员生前或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对朝廷的贡献。

D.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明清两代,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舒化坚持原则,敢于据理力争。皇帝信任宦官与厂卫,处理罪犯、纠察百官等重要事务要跳过相关部门交付其直接办理,舒化等表示反对,皇帝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

B舒化刚正不阿。执掌大权的高拱想为路楷开脱罪责,而后又想加罪于王金,舒化都进言反驳并出示相关证据,由此得罪高拱,被外放任陕西参政。

C舒化崇尚法治。他任刑部尚书,向皇帝进言,建议皇帝命令大臣各自遵从法律,不滥用刑法,得到了皇帝的首肯。

D舒化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他应皇帝要求陈列多项刑律措施,以感动上天,安定百姓为宗旨,皇帝都高兴地采纳了,他多次请求退休,皇帝都极力挽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不当,则臣等论劾。

2)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帝优诏答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

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后、00后们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

(选自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

1.下列关于茶的发展历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茶的历史悠久,神农时代只是作为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西汉时期,茶已发展成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B唐朝饮茶蔚然成风,茶已开始成为贡品,全国茶铺、茶馆林立,陆羽所撰的《茶经》更是推动了荼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C茶盛于宋朝,上至官廷、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以品茗饮茶为时尚,甚至发展到“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的地步。

D明清时期,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茶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某一种茶叶的制作技术的提高,又往往推动其他茶类的发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披上了宗教的色彩。比如道家认为茶能延年益寿,佛家则认为茶中有禅、茶禅一味。

B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性,不少地方饮茶已成习惯,如广东人的早茶、北方人的大碗茶、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C茶充当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使者,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并在他乡生根发芽,自成一体。

D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兴衰更迭,蕴含了五千年的文明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茶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就如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因其蕴含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B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但其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在中国已日益沦落,已难寻踪影,这说明茶道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

C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茶的不少品种以及部分传统制茶工艺消失殆尽,如何传承先人给予的茶道文化已摆在眼前。

D如今的中国茶已面临着生存困境,要让中国茶传承得更远,就要改变茶一成不变的古板样式,给茶换上新潮衣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