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 ②商略:商量、酝酿、准备。③第四桥:城外的甘泉桥。 ④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身处晚唐末世,举 进士不第,只好退隐江湖。

1.上阕写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2.词的结尾“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着一“舞”字,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
1.①反衬。一二两句写鸿雁南飞,随云而去,自由自在,反衬词人漂泊江湖,身不由己的凄冷、苦楚。②寓情于景。三四两句,写青山清寂愁苦,填空昏暗欲雨,寓情于景,烘托词人内心的千愁万苦。(答拟人亦可) 2.“舞”是飞舞、舞动的意思。句中描写词人凭栏怀古,吹凄凄冷风,看残柳飞舞,一派参差凌乱、凄冷萧索景象,以景结情,表达出词人感慨身世、忧心国家的复杂感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上阕写景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考生诗句鉴赏写景艺术手法的能力,该以手法为主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上片中,燕雁随云,数峰清苦,都是词人漂泊清苦生涯的写照。“燕雁无心”,写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因为冬天正是北雁南飞的时节。此句亦暗含对陆龟蒙的思念之情,“太湖西畔随云去”意境深远,只见那些鸿雁在太湖西边随着白云飘浮。此处词人以大雁的随云远去暗喻自己独自漂泊。“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二句,意思是那几座山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意盎然,别有情致。词人拟人写山,实则以数峰之清苦衬托出自己的万千愁苦。 【考点定位】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 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比如本题一二两句写鸿雁南飞,随云而去,自由自在,反衬词人漂泊江湖,身不由己的凄冷、苦楚。三四两句,寓情于景。写青山清寂愁苦,填空昏暗欲雨,寓情于景,烘托词人内心的千愁万苦。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词的结尾‘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着一‘舞’字,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这是炼字题,首先,解释含义,“舞”是飞舞、舞动的意思。接着,再现景象,句中描写词人凭栏怀古,吹凄凄冷风,看残柳飞舞,一派参差凌乱、凄冷萧索景象,最后,阐述作用,以景结情,表达出词人感慨身世、忧心国家的复杂感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主要是锤炼诗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炼字”的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方法:(1)直接释义;(2)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其特殊用法;(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运用效果。2.结合原诗句,再现景象。方法展开联想,描绘该字所在诗句呈现的景象。注意点出意象的特点。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或评价该字的表达效果(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新颖贴切、耐人寻味等)。考生抓住三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组织答案。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柴克宏,父再用,事吴有功,至德胜军节度使。克宏以父任为郎将,尝为宣州巡检使。初至,城堑皆湮圮不治,吏云自田頵、王茂章、李遇相继叛,无敢为守备者。克宏嘻笑曰:“岂有是哉!”大加营缮。后吴越兵至,赖以得全。积迁泗州刺史,罢归为龙武军都虞候。好施予,不事产业,故家常穷空;然性豪举,博弈纵酒,自若也。

时元宗自谓唐后规取中原,复旧业,群臣多为大言,以迎合主意,克宏独未尝一语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以故不迁。久之,出为抚州刺史。时淮南交兵,吴越伺间来寇,克宏乃请效死行阵。元宗嘉之,授右卫将军,遣与右卫将军、袁州刺史陆孟俊同救常州。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财羸卒数千,枢密副使李征古给戈甲皆朽钝。克宏言于征古曰:“卒已非素练,得器械坚利,犹可用,奈何所给乃此等?”征古谩骂之,见者皆忿。克宏知征古狂生,不足与较是非,怡然不少动。至润州,征古终不快,白召克宏归,以神武卫统军朱匡业代之。燕王弘冀独以为克宏可任,卒遣行。

克宏帅师至常州,征古犹遣使趣其归。克宏曰:“吾计日破寇,尔何为者,必奸人也!”命斩之。使者曰:“受李枢密命来。”克宏曰:“李枢密来,吾亦斩之!”遂斩使者以徇。然后勒兵进,大破吴越兵于常州,斩万级,获其将数十人。自保大来,边事大起,克敌之功,莫先克宏者。拜奉化军节度使。复上疏请援寿春,行至泰兴,发疡,数日卒,国人莫不痛惜。谥威烈。或云初克宏母自表其子可为将,征古抑之。母又言克宏有父风,苟不胜任,分甘孥戮,元宗始用焉。

(选自陆游《南唐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堑皆湮不治     圮:毁坏

B吴越伺间来      寇:敌人

C征古犹遣使其归   趣:催促

D遂斩使者以       徇:示众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柴克宏胆识过人的一组是(     

①克宏嘻笑曰:“岂有是哉!”

②克宏独未尝一语及军旅,人亦不以为知兵。

③吴越伺间来寇,克宏乃请效死行阵。

④克宏知征古狂生,不足与较是非,怡然不少动。

⑤遂斩使者以徇。然后勒兵进

⑥边事大起,克敌之功,莫先克宏者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柴克宏忠于职守,他在担任宣州巡检使时,大力修缮被破坏的城池,使全城在吴越敌军到来之时得以保全。

B柴克宏本性豪放。他在回乡担任龙武军都虞侯时,乐善好施而不治理产业,以致家徒四壁,但他喝酒下棋,依然如故。

C柴克宏爱国、不怕牺牲。他担任抚州刺史时,淮南正在战乱,他主动请命,赴战场杀敌,朝廷命其与陆孟俊共赴常州。

D柴克宏军事才能出众,他在常州大败吴越敌军;在边界战争中所立战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战死疆场后,谥号为“威烈”。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财羸卒数千,枢密副使李征古给戈甲皆朽钝。

2)母又言克宏有父风,苟不胜任,分甘孥戮,元宗始用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十三行是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的负责对外贸易的商行,代表官方管理对外贸易。其间,在“天朝上国”的传统国家观念和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下,清政府制定了一些限制通商的法令,再加上中西法律文化的不同,因而出现了中西法律文化上的冲突,这种冲突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国家观念认为,中国即是天下的中心,是“天朝上国”,别的国家是“蛮夷”、“附庸国”。中国对西方各国派来的要求通商的使节,一概以贡使对待;对于他们提出的互派使节驻京、平等国际交往的要求,则予以拒绝。这种“天朝上国”的心理、“君临天下”的态度是引起近代法律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也是引起十三行时期法律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工商业是“末业”,不重视工商业的发展,所以对于西方各国提出的通商要求,就更不重视了。在中国的士大夫看来,与外国人互市通商,是一种柔远政策,是外国得利,而不是中国得利;而不与外国人互市通商,则是中国得利,外国不得利,因为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基于此,清政府制订了许多严苛的法令和章程,对在十三行进行通商贸易的外国人、外国船进行管理,且不断地加以增订,并由通事不时地拿着这些法令和章程到商馆去大声宣读,作为一种示威,这些法令和章程到商管去大声宣读,作为一种示威。这些法令和章程主要包括:所有兵船不得驶入虎门;妇女,枪炮、戈矛和其他任何武器不得带入商馆;每座商馆严格限定只准雇用八名民夫服役;外国人不得在省河划船游乐;外国人不得向官府呈递禀帖,如有事申诉,必须由行商转呈;行商不得拖欠外国人债款等等。

清政府制订的这些严苛的法令和章程,在西方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在西方人的观念中,通商贸易是互利的,对本国国民经济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什么清政府要设置种种限制呢?不过,尽管他们不理解,他们仍然遵守着中国的法律。然而,对于有着自由贸易传统的西方各国来说,清政府制订的这些法令和章程,毕竟太过严苛,所以在实际的通商贸易中,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商业上的纠纷和法律上的冲突。比如,就“外国人不得向官府呈递禀帖,如有事申诉,必须由行商转呈”这一项法令,就曾发生过法律上的冲突。在西方人的眼里,在通商贸易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纠纷,向官府申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清政府却对此设置了限制,不允许他们直接向官府申诉,必须由行商代为申诉,这在他们看来,对通商贸易是很不利的。所以,从长远来看,清政府制订的这些严苛的法律,必然会受到西方各国的挑战。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也是引起十三行时期中西法律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在这一传统中,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连坐制,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连带法律责任。儿子犯了罪,父亲就会受到牵连;下属犯罪,也会牵连到上司。而在西方人的法律观念中,个人犯罪要由个人来承担法律责任,不牵连其他人,更不会让他的上司来承担法律责任。

在同一案件中,中国人和西方人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美国人马士在其所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书中就此分析道:这种法律本身是清楚的……可以扼要的概括如下:一、纵无杀害的明白意图而在斗殴中杀人,或者因怀疑盗窃而杀人,或者是谋杀的从犯,都判处绞刑;二、纯粹由于过失而杀人或伤人(即在事先无法提出警告的情况下),得用付给死者家属或受伤者以一种赔偿费方式赎罪;……但在实际案件操作处理中,中国法律显出对于一种侵害的结果予以更多的考虑,而英国法律却着重考虑动机。

(节选自2014年《读书  十三行时期的中西法律文化冲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三行代表清政府管理对外贸易,制定了一些限制通商的法令,这些法令引发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冲突,并由此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影响。

B中国“天朝上国”的心理由来已久,这种观念决定了清政府与西方各国交往时,不会平等相待,也不会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影响。

C在中国这一传统农业大国,工商业属“末业”。是否与外国互市通商,中国士大夫的考量立足不在经济,而在政治。

D“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优越感和相对封闭的经济体制,使得清政府未能具备顺应时代的商品经济思想。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外国商人所乘的兵船以及随身携带的武器,威胁到了治安。因此,清政府制定了许多法令、章程,并去商管宣读示威。

B清政府制定的这些法令、章程,往往着眼于维护清帝国的尊严,限制经商的外国人的经济和人身自由,种种举措均不利于外商经营。

C相信“通商贸易是互利的,对本国国民经济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的西方商人,难以理解中国严苛的法令章程,也就难免会在实际贸易中产生冲突。

D在处理同一案件时,中国人和西方人有不同的结论。因为中国法律只考虑侵害的结果,英国法律考虑的是动机。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诗人屈大均有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说明十三行客观上促进了中外贸易,促进了广州繁荣。

B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通事没有经过行商,直接向乾隆皇帝呈上了一封奏折。当其回到广州,会被逮捕被问罪。

C十三行代表清政府实施“国营国际贸易”:洋商卖货,须由十三行卖;甚至洋商纳税、送礼,也须由十三行经手。

D广州外国商船上的水手随手丢弃一个瓦罐,正砸在一只小船上的一个女人的头上,致使她落水身亡。这个水手会被判处一定赔偿费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