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一   流水会远去,时光会流淌,生命会消逝,存在的只有现在。

材料二   辉煌的盛唐已逝,但伟大的诗魂永存;古希腊城邦已经坍圮,但自由民主的星火依旧蔓延。

 

答案:
逝去与永恒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是时间如流水,匆匆而去,不再回头。光阴似箭、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就是金钱……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警醒世人:时间流逝很快!其实,在这个万物依旧而人非的世间里,流逝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所以,从指缝间流走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岁月的尘封,四季的更替。春,依然这样吹面不寒杨柳风,淡淡的清雅,总是迷人的花季;夏,映日荷花别样红,红的颤抖,红的火爆,犹如身披红纱的新娘,总是让人醉意浓浓;秋,有着初秋丰收的喜悦,也面临深秋浓浓的寒意,深秋的落叶在风中坠落,很似风浊残年的老人;冬,当白雪为万物裹上这身银装之时,是劳累的休眠,也是希望的酝酿……我们陪着万物度过四季,万物伴随我们恭迎来春。看似我们与万物在这样的四季循环中永恒,其实,正所谓物是人非。无论是驰骋疆场的千古帝王,还是静读圣贤的历代学子,更或是青灯黄卷伴读终身的佛门之人……他们,或许都能禁得住时代的洗礼,动荡的冲击,却也耐不住岁月的消磨。岁月,就是一方沃土,养育了我们,却也埋葬了我们;塑造着我们伟岸的身躯,也一点点消磨掉,最终融进这方沃土;岁月也是一座高山,引领我们登峰眺望,也促使我们下山安宁……这个世界我们来了,却也走了。沃土依旧是沃土,继续养育和埋葬下一代人,高山依旧是高山,继续引领和促使着下一批登山者。 岁月不饶人!感叹人生的短暂,感叹我们不能永恒。今天,很多人站在十字路口,不停地思索,怎样留住永恒,永恒到底乃何物!引以为豪的五千年华夏文明至今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却为后人留下千古美谈;身负精忠报国,只恨报国不成的岳飞从来就是忠诚英勇的写照;以“一国两制”打破僵局的一代伟人为港澳的回归奠定了基础……今天,万物依旧,他们不再与万物共存,却又永驻世间。所以,永恒的不是躯体,是精神—一种追求真理而永无止境的精神! 逝去的是历史,把握的是现实,向往的是未来。 今天的我们,以历史为基石,以未来为引擎,站在这样的基石上,让未来引领着,我们才能把握好现实!今天的我们踩在前人的肩上主宰世界,而下一代人就会踩在我们肩上主宰明天。不要叹息人生的短暂,不要因为躯体的不能永恒而忧心忡忡。人,本来就是用不永恒在创造永恒!所以我们应该以现实为基础,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勇于拼搏,驰骋人生 【解析】 试题分析:从两则材料中可以概括出两个看似矛盾实则不矛盾的观点: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首先要思考现实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让其过去,如人生的痛苦、心灵的创伤、一段不如意的生活境遇等都可以让其过去,,从而以一种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人生。其次要思考哪些东西是不会过去的,如流传千古的文章、思想、文明的碎片等,都会穿越历史时空,影响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因此,对于这些东西,要珍惜,要保护,要传承。据此,我们根据第一则材料可以得出“一切都会过去,包括苦难、痛苦等,所以我们要乐观面对生活,珍惜现在”的立意;根据第二则材料可以得出“虽然时间会泯灭一切,但精华永存”的立意;而综合分析两则材料,会得出“逝去与永恒”这一立意,此为最佳立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推荐试题

现代文阅读

悲凉之雾锁红楼

欧丽娟

鲁迅曾言:“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还在其次的事。”《红楼梦》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还在于家族悲剧和女儿悲剧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悲剧构成了《红楼梦》整体悲剧的主干,而整体悲剧所承载的审美意蕴要远远超出每一种性质单一的悲剧。曹雪芹对悲剧演绎始终带有末世的情怀,它不仅全面展示了公府侯门、贵族世家其家族命运无可救药的“末世”特征——腐朽、寄生、享乐、堕落,也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末世中滋生的新生事物——由“儿女私情”、如歌般的青春韶华所赞颂的平等、自由、人性和博爱。但末世时代,当腐朽势力还相当强大时,往往会扼杀新生的萌芽。于是,悲剧的时代造就了时代的悲剧。

然而,当我们从作者的审美视点透过现象去探寻其本质,便会发现,《红楼梦》中并非所有的悲剧都是恶人作梗或是前途的迷惘,贾府更是“体仁沐德”、时人称颂的“富而好礼之家”,红楼女儿亦各有造化。相反,有许多悲剧都与时代因素关联不大,正如王国维所言:“金石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而“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当指中国几千年来积淀而凝固下来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以伦理为本位,以封建主义的孝道作纽带,把个人、家族、国家联系起来,在强调个体与社会交融互摄和个体对宗族、国家的义务的同时,也造就了个体逆来顺受、自我压缩甚至失去自我的人格,而失去自我的个体便会自愿、自觉地服从于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淹没个性,充斥着奴性,丧失了与生俱有的自由、平等观念。这种伦理文化造就符合其规范的个体生命,可并不放过他们,最后这样的生命连同那些鲜活的、要人格平等、要人权的生命一起,被这种文化无情地吞噬,成为封建名教纲常祭坛上的牺牲,这是文化的悲剧。伦理文化已成为根深蒂固的超稳定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心理,《红楼梦》中的许多悲剧尤其是女儿悲剧则撕开其表面温良的面纱,将这种文化悲剧昭示于天下。无论是迎春的善良懦弱、逆来顺受、最后被恶狼般的丈夫折磨致死,还是宝钗的自觉严守礼法,成为典范的“淑女”、最终也没能摆脱“金簪雪里埋”的凄苦的命运,她们的悲剧都是伦理文化造就的典型的人格悲剧。

《红楼梦》这部伟大著作之所以获得如此空前的成就,还应归功于作者所采取的这种彻底而全面的文化反思态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它里面所贯穿的整体思想,不论是积极面还是消极面,都是在对传统文化整体把握基础上的再认识、再运用和再提高,它既是一种有选择的继承,又是自己的巨大创造。”

(节选自《红楼梦研究》)

1.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造成《红楼梦》中悲剧的。

3.《红楼梦》为什么能够获得空前成就?请结合文本回答问题。

 


现代文阅读

横岭苍茫

李御

故乡门前有座山,名横岭。一道横亘于眼前且耸入云天的屏障矗立在你面前,犹如一位彪形大汉,既护住你的村庄田园,又阻隔你投向远处的目光。

开门相见,横岭就像与你相生相伴的一部分,显得格外熟络。清晨,你可以看到雾幔缭绕;午间,你会感到热烈张扬;而夜晚,你会体味到峰峦如磐,如同巨人的臂膀,环绕于你,呵护于你

我第一次爬上横岭的记忆已很模糊,但绝对是上山斫柴。那是寒暑假的“必修课”。从村里上山,要走很久蜿蜒曲折、山石嶙峋的山路,才能到达山顶。也是在横岭,我认识了山枣、山楂、山胡椒;认识了野猪、野鸡和野兔。一双草鞋,一副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里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艰辛与快乐。

一个寒暑假,天天走在山道上,我几乎熟悉了其间的每一道弯,每一块巨石,路旁的每一棵大树和路边的每一孔泉眼。饿了,摘一串野果充饥;渴了,掬一捧山泉,沁人心脾。

上山斫柴,汗流脊背,不饿不渴之后,就一个劲唤风,当山风从胸前背后徐徐掠过,人就会觉得风是最贴心的伙伴。山中精灵莫过于风,有声响,但不声张,把爽适给你,又悄然走过,你若再唤,又会飘然而至。

人在山里,有时想笑,有时想哭,有时想唱,有时想喊。站在山顶,吼几句刚学会的山歌,无人聆听,无人喝彩,但自己很快活,很惬意。

山的阻隔,虽不同于锁链,但形同于门,总想推门而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我怀揣一份渴求离开小山村,走入不一样的世界,多少年后,回首顾盼,故乡与横岭却依然在我的梦中。一个人骨子里的情结也许永远牵绊于生你养你的那山、那水、那片热土。

横岭早已修通了穿山隧道,昔日的羊肠山道已被水泥公路所覆盖。前些年,我曾陪父亲一起开车穿过隧道,去了山那边的横岭水库。一泓碧水,既可调洪,又可发电。这也算是生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沧桑巨变的一帧缩影吧。

在山上,拜访过我所熟悉的一位家乡“父母官”,他在仕途正旺时,毅然辞职上了横岭,带领乡亲们种植油茶树。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知道,山民们也知道。在山寨的火塘边,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席话:“现在不缺想当官的,也不缺能当好官的。但还是缺能真心实意与百姓摸爬滚打,一起做点事的。我从山里出去,又回山里,也算是返璞归真吧。”几经风雨霜雪,如今油茶林已经硕果满园,而他却长眠在了其人生所拼力冲刺的油茶林。

在横岭,山民朋友争相给我介绍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姑娘,一位名校毕业的女生,自愿来到横岭深山的学校当教师。亲友不理解,水土不服,被毒蛇咬伤,她也没有退却。我特意去学校造访,可惜正赶上女教师去山外为孩子们购买课外读物,未能谋面,却在橱窗里读到了孩子们创作的儿歌:“山有形,山有道。你喊他答应,你走他不跑,冬去春来就不老。”“山儿高,山儿陡,山儿就像个乡巴佬。一坐几千年,高高低低都知道。”我在橱窗前徜徉吟叹,一点点走近山区老师与可爱的孩子们。

横岭就是如此。她是沉寂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看天观云的老人。但在沉寂中孕育与滋养着万千生物,给你根,给你直指云天的一片天空。面对横岭苍茫,我似乎读到了很多,却又心静如水,或许这就是生活中的另一种神示吧。

1.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2.横岭给了“我”哪些滋养,使“我”永远牵绊于那片热土?

3.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父母官”和都市来的大学生?

4.请探究文章结尾处“另一种神示”的意蕴。

 




文言文阅读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年,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战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年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曰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居代雁门,匈奴                      备:防备

B.赵王李牧                              让: 对……谦让

C.王用臣                                必:一定

D.悉习战                                勒:统率、训练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牧居边境时任意设置地方机构,安排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

B.李牧一开始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防守不战,原因是他明白攻打匈奴时机尚未成熟,不能够作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匈奴的斗志。

C.李牧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因而最终打败了匈奴,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D.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以及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李牧。李牧不受命这些事埋下了他杀身之祸的种子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⑶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4.李牧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