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菜根谭》中说:“仁人心地宽舒,便福源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近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得个迫促规模。”心胸开闭,事事会有大格局;眼界狭窄,事事只能是个局促逼仄的规模。

请根据这段话的意思,以“宽舒与迫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存宽舒,远近促 面对社会的浮躁,面对尘世的喧嚣,有的人随波逐流,争名夺利;有的人在心中修篱种菊,恬然自安。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因为梦在远方,我们注定要踏上远征的步伐。因此在人生道路的驿站上,我们要时不时地叩问自己,怎样才能充实自己的内心,怎样才能达到心灵的平衡? 追求宽舒,追寻那沉寂的智慧。雨果有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诚然,审视自己的灵魂,做一个拥有博大胸怀的人,保持对世事的理性思考,是智慧人生的最高境界。“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用宽舒之语换来了统一天下的大业;李世民不计旧恶,量才量用,换得魏征一生竭其力用,开创唐代盛世;裴度以宽容为怀,既给别人留下了宽宏的度量,也为自己留出了广阔的空间。选择宽容吧!抛却私欲和杂念,穿越平庸与放纵,那沉寂的智慧赋予生命以永恒,让我们获得生命的真谛,让仁者因修身而平和,让智者达到新的高度。 远近促,远离那浅显的浑浊。在新闻媒体的揭露下,养猪户在猪饲料里掺瘦肉精似乎已不是新鲜事,医生收红包,记者热衷于捕风逐影的新闻炒作、滥意编造等现象已司空见惯。而这些现象的本质总离不开“利”这个字。违规操作的背后总有一群目光短鄙、追求近促之人。难道他们没有智慧吗?答案是否定的。是他们用自己行为的阴影遮挡住了他们昔日的光环,争名逐利而整天心浮气躁。因此,鄙人常常福泽短浅,行无用之道。 “存宽舒,远近促”,仁者经内修而得,鄙人则看似远而不可近。面对同样的现实为什么有一些人能够心静如水,而有些人只会谄媚逐利?其关键就在于人人注重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而鄙人只注重钱财名利是否于己。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里,做以宽舒为友的人吧! 宽舒与近促看似矛盾对立,其实不然。宽舒因和谐与冲突而立,当冲突的范围已超越和谐的范畴,羁绊的反倒成了宽舒。过分的柔情需要适当的急促来救赎,你可以将它糅合,造就和谐的自我。 “入芝兰而闻其香,入寒梅而知其傲骨,入莲池而知其高洁,入仁人而知其宽舒。”心怀天地,你才能找到生活的真谛。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不仅给出材料,还给出话题。做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把握好审题立意。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引用《菜根谭》中的语句,谈及心胸与眼界的宽舒与迫促给人带来不同的境遇。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本题的立意: (1)宽舒需要“看开、放下”。 (2)宽舒或迫促会怎样的角度立意。 (3)怎样才能做到宽舒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材料可采用“由果溯因法”来审题立意:仁人之所以福长事顺,其主要原因是:宽舒——宽舒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学记(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①,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也。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难,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遵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之;不善学者师勤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①孙:通“逊”,顺。顺应,合乎规律。②扞格:坚固不易攻破。③燕朋:不正派的朋友。燕,玩,戏。④燕辟:谈不正经的话。辟,邪僻。⑤尸:祭主,扮作死者受祭的活人。

1.对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易以思,可谓善也。    喻:晓喻,启发诱导

B师逸而功倍,又从而    庸:归功

C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节目:坚硬树木的关节处

D及其久也,相以解        说:通“悦”,喜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善学者,师勤功半     又或有记载语焉不详

B虽诏天子               古人所以重施刑大夫者,殆为此也

C叩之小者则明           焉用亡郑陪邻

D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谓予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记》阐述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和任务,施教的原则和方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

B作者认为首先要尊师,然后才能重道,因为道是由老师传授的。而要尊师,首先应从国君做起。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

C本文在论述中采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用琢磨璞玉,使之成为贵重的玉器,比喻人若不经过学习,就会一无所知。

D本文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认为教师应懂得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4.用“/”给文中的划线句子断句。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①,相观而善之谓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女裁缝

苏童

这个女裁缝有点奇怪,她是专业上门为别人做衣服的,主业是做传统的中式棉袄、棉袄罩衫,副业兼做老人的寿衣。我母亲曾经把她请到我家做衣服,做我父亲的中式驼绒棉袄,也做我外婆的寿衣。女裁缝当时大约六十多岁,头发已经斑白,梳一个油亮亮的一丝不苟的发髻,穿一种我们称之为大襟衣裳的黑袄,胸襟上别着一朵白兰花。她每天早晨挎着一只篮子来工作,我父亲卸了一扇房门做她的工作台。她坐在那里一针一线地缝纫,戴一副老花眼镜,微微张开嘴,似乎配合穿针引线的节奏。我注意到她的门牙是空的,怪不得她说话时漏风,听上去特别响亮却又特别容易引起歧义。她不是那种饶舌的老妇人,尤其工作时候很少说话,但她喜欢哼一哼小曲什么的。这个女裁缝自恃手艺高超,对伙食的要求也很高,天天要求有肉吃,这样的要求倒是成全了我的口福,她在我们家干活的那几天,我也跟着吃了好几天的红烧肉。有一次我注意到她垫在篮子底部的一本发黄的画报,抽出来一看,竟然是一本三十年代的电影画报,上面有许多陌生的矫揉造作的女明星。这本画报一看就是稀罕物,我向她索要,她把画报拿过来抖了几下,没有抖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便很大度地说:拿去好了。

虽然那个女裁缝给我留下了意外的礼物,我母亲对她却没有好感,因为最后结算工钱的时候,算出一个五角钱来,女裁缝坚决不肯放弃那五角钱,让人觉得她冷酷而不近人情。

女裁缝家在昆山,不知为什么会跑到我们那里去,在什么地方租了一间房子。她经常出现在我们那条街道上,有几次我上学时看见她像个孩子似的端坐在化工厂门口,让另一个老妇人为她梳头,梳那个毫无必要的一丝不苟的髻子。她的篮子就放在长凳下面,里面是一个针线盒,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估计那是她没有针线可做的空闲的日子。

第二年女裁缝租了我们一个邻居的房子,这样也就成为了我们的邻居。每年寒暑假的时候,会有两个操昆山话的小孩来到那间出租屋里,也不跟街上的孩子玩,姐姐和弟弟关在屋里又打又闹。一个面目清癯文质彬彬的老人手拿一张报纸,看管着两个孩子,据说两个孩子是女裁缝的孙子孙女,老头是她的丈夫。女裁缝的生活因此引起我们广泛的兴趣,这把年纪的老人,老夫老妻天各一方的,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这么去问女裁缝,女裁缝挥挥手说,烦死人了,我不要跟他们一起过,过两天我就把他们全赶走!

事实上我们不知道女裁缝对亲人们的厌倦是否真切,但假期一过,女裁缝的丈夫和孙子孙女便回了昆山,剩下这个女裁缝挎着篮子又开始在我们街上游荡。也许是因为年龄偏大老眼昏花的关系,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也不知是哪个精明的主妇发现了,女裁缝的缝纫手艺严重退化,她做的棉袄袖子会一长一短,便有妇女在她身后议论说,做的什么活,以后再也不请她了!

后来好像是没有什么人请女裁缝去家里做活了,女裁缝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有一次我看见她出门去老虎灶打开水,步履蹒跚,一副风烛残年的样子。而且她的脑门上还一左一右地贴着两张红纸膏药,她打量我们街道行人的表情充满厌恶感,殊不知她自己那副模样看上去也令我们厌恶。

那年春节前夕,昆山来了人,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和一个女干部模样的中年女人,原来是女裁缝的儿子媳妇。他们绷着个脸,把病歪歪的女裁缝和一个大蓝印花包裹塞到了一辆黄鱼车上,然后女裁缝就离开了我们那条街道,向火车站方向去了。我们看见女裁缝整个脸包在一块围巾里,只露出一双眼睛,那双眼睛不知为什么充满了愤恨,那样的眼神不知是针对她的儿子媳妇还是针对我们这些围观者的,她甚至不向人们道声再见。

人去屋空,小孩子们好奇地闯进女裁缝租住的屋子一看,看见阴暗潮湿的屋里垃圾成堆,毛主席的画像被烟气熏成了黄黑色,床底下则是满地的新近烧过的纸钱,眼尖的孩子在墙角处发现了一只紫铜香炉,发现了蜡烛台,还有两截市面上少见的红色蜡烛,你能猜到这个古怪的老妇人昨天干了什么,她在烧香,她在拜佛,她在大搞封建迷信呢!面对这样的“现场”孩子们群情激愤,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批斗她是可以的,拿她游街也未尝不可,只可惜女裁缝走运,她逃之夭夭了。

关于这个女裁缝的身世,我一直觉得有什么故事可挖,这个老妇人最后的眼神令我浮想联翩。仇恨是神秘的。有一次我曾经向母亲问起过女裁缝的事情,我母亲说,她的嘴紧,从来不说自己家的事情。但是我母亲又肯定地说,他们工厂有个昆山人认识那个女裁缝,她以前是庵堂里的尼姑!

我至今不能相信,在循规蹈矩的七十年代,在我所见过的特立独行的人中间,竟然有这么个苍老的女裁缝。说起来也怪,每当那个女裁缝的面容出现在记忆中,我总是想起二十年前暮色中的街道,有个挎篮子的老妇人在遍地夕照中独自回家,而且我总是毫无来由地想起毛主席诗词中的两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概括第一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2.作者开篇说“这个女裁缝有点奇怪”,她的“奇怪”表现在哪些方面?

3.赏析文中划线部分。

4.本文多次写道女裁缝对旁人的“厌恶”,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5.本文以“童年视角”作为主要叙述方式,从孩子的感知角度叙事,请阐述这样写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