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学记(节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①,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也。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难,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遵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之;不善学者师勤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①孙:通“逊”,顺。顺应,合乎规律。②扞格:坚固不易攻破。③燕朋:不正派的朋友。燕,玩,戏。④燕辟:谈不正经的话。辟,邪僻。⑤尸:祭主,扮作死者受祭的活人。

1.对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易以思,可谓善也。    喻:晓喻,启发诱导

B师逸而功倍,又从而    庸:归功

C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节目:坚硬树木的关节处

D及其久也,相以解        说:通“悦”,喜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善学者,师勤功半     又或有记载语焉不详

B虽诏天子               古人所以重施刑大夫者,殆为此也

C叩之小者则明           焉用亡郑陪邻

D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谓予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记》阐述了教育的目的、作用和任务,施教的原则和方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

B作者认为首先要尊师,然后才能重道,因为道是由老师传授的。而要尊师,首先应从国君做起。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

C本文在论述中采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用琢磨璞玉,使之成为贵重的玉器,比喻人若不经过学习,就会一无所知。

D本文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认为教师应懂得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他们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4.用“/”给文中的划线句子断句。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①,相观而善之谓摩。

 

答案:
1.C 2.A 3.C 4.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5. (1)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2)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观摩。 【解析】 1. 试题分析:节目,意为树木坚硬的关节处。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C“节目”前面是“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解释为“坚硬树木的关节处”显然词义重复,因为“其”指坚硬的树木,可以判断选项错误。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以今释古”的例子,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2. 试题分析:这一题考查学生对于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掌握的情况。文言虚词要注意意义和用法,平时要记忆经典的例句。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比如“以”,以后面是名词,以是介词,以后面是动词或句子,以是连词;三与固定短语有关。A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却,但是。B项,第一个“于”是助词,表被动/第二个“于”介词,引出对象。C项,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连词,来。D项,第一个“其”代词,他们/第二个“其” 副词,将要,会。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主要有两个途径,一看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二看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比如本题是要求选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故可以看虚词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是否一样。A项中两个“而”后面跟的都是名词,故两个“而”都是连词。C项,两个“以”前后词的词性不同,前一个“以”后面是形容词“小”,属于状语后置句,而后一句“以”后面是动词“陪”,同时动词后面有宾语,这两个“以”的用法就不同。 3. 试题分析:C项,理解错误,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用琢磨璞玉,使之成为贵重的玉器,比喻人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成为君子。而“人不学,不知道”则是说明人不学习的后果。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还有的前后随意联系在一起理解,如此题选项C,本文在论述中采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用琢磨璞玉,使之成为贵重的玉器,比喻人若不经过学习,就会一无所知。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故应抓住人名;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名词:“师”“道”;谓语动词:“知”“不臣”;特殊句式:则弗臣也。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比如“师”,在本语段中指“老师”,是名词。文言文断句技巧:一是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二是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三是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四是抓住名词、动词以及特殊句式断句。比如本题就是借助名词和虚词来断句的。 5. 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道——诱导,强——勉励,达——告诉。(2)豫——预防,陵——超越,摩——观摩,之谓固定句式,……叫做……,或……说的就是……。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此题中的“伺”在文言实词中意境考核,又在文言翻译中出现,属于命题不严密。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强”“达” “陵”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女裁缝

苏童

这个女裁缝有点奇怪,她是专业上门为别人做衣服的,主业是做传统的中式棉袄、棉袄罩衫,副业兼做老人的寿衣。我母亲曾经把她请到我家做衣服,做我父亲的中式驼绒棉袄,也做我外婆的寿衣。女裁缝当时大约六十多岁,头发已经斑白,梳一个油亮亮的一丝不苟的发髻,穿一种我们称之为大襟衣裳的黑袄,胸襟上别着一朵白兰花。她每天早晨挎着一只篮子来工作,我父亲卸了一扇房门做她的工作台。她坐在那里一针一线地缝纫,戴一副老花眼镜,微微张开嘴,似乎配合穿针引线的节奏。我注意到她的门牙是空的,怪不得她说话时漏风,听上去特别响亮却又特别容易引起歧义。她不是那种饶舌的老妇人,尤其工作时候很少说话,但她喜欢哼一哼小曲什么的。这个女裁缝自恃手艺高超,对伙食的要求也很高,天天要求有肉吃,这样的要求倒是成全了我的口福,她在我们家干活的那几天,我也跟着吃了好几天的红烧肉。有一次我注意到她垫在篮子底部的一本发黄的画报,抽出来一看,竟然是一本三十年代的电影画报,上面有许多陌生的矫揉造作的女明星。这本画报一看就是稀罕物,我向她索要,她把画报拿过来抖了几下,没有抖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便很大度地说:拿去好了。

虽然那个女裁缝给我留下了意外的礼物,我母亲对她却没有好感,因为最后结算工钱的时候,算出一个五角钱来,女裁缝坚决不肯放弃那五角钱,让人觉得她冷酷而不近人情。

女裁缝家在昆山,不知为什么会跑到我们那里去,在什么地方租了一间房子。她经常出现在我们那条街道上,有几次我上学时看见她像个孩子似的端坐在化工厂门口,让另一个老妇人为她梳头,梳那个毫无必要的一丝不苟的髻子。她的篮子就放在长凳下面,里面是一个针线盒,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估计那是她没有针线可做的空闲的日子。

第二年女裁缝租了我们一个邻居的房子,这样也就成为了我们的邻居。每年寒暑假的时候,会有两个操昆山话的小孩来到那间出租屋里,也不跟街上的孩子玩,姐姐和弟弟关在屋里又打又闹。一个面目清癯文质彬彬的老人手拿一张报纸,看管着两个孩子,据说两个孩子是女裁缝的孙子孙女,老头是她的丈夫。女裁缝的生活因此引起我们广泛的兴趣,这把年纪的老人,老夫老妻天各一方的,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这么去问女裁缝,女裁缝挥挥手说,烦死人了,我不要跟他们一起过,过两天我就把他们全赶走!

事实上我们不知道女裁缝对亲人们的厌倦是否真切,但假期一过,女裁缝的丈夫和孙子孙女便回了昆山,剩下这个女裁缝挎着篮子又开始在我们街上游荡。也许是因为年龄偏大老眼昏花的关系,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也不知是哪个精明的主妇发现了,女裁缝的缝纫手艺严重退化,她做的棉袄袖子会一长一短,便有妇女在她身后议论说,做的什么活,以后再也不请她了!

后来好像是没有什么人请女裁缝去家里做活了,女裁缝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有一次我看见她出门去老虎灶打开水,步履蹒跚,一副风烛残年的样子。而且她的脑门上还一左一右地贴着两张红纸膏药,她打量我们街道行人的表情充满厌恶感,殊不知她自己那副模样看上去也令我们厌恶。

那年春节前夕,昆山来了人,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和一个女干部模样的中年女人,原来是女裁缝的儿子媳妇。他们绷着个脸,把病歪歪的女裁缝和一个大蓝印花包裹塞到了一辆黄鱼车上,然后女裁缝就离开了我们那条街道,向火车站方向去了。我们看见女裁缝整个脸包在一块围巾里,只露出一双眼睛,那双眼睛不知为什么充满了愤恨,那样的眼神不知是针对她的儿子媳妇还是针对我们这些围观者的,她甚至不向人们道声再见。

人去屋空,小孩子们好奇地闯进女裁缝租住的屋子一看,看见阴暗潮湿的屋里垃圾成堆,毛主席的画像被烟气熏成了黄黑色,床底下则是满地的新近烧过的纸钱,眼尖的孩子在墙角处发现了一只紫铜香炉,发现了蜡烛台,还有两截市面上少见的红色蜡烛,你能猜到这个古怪的老妇人昨天干了什么,她在烧香,她在拜佛,她在大搞封建迷信呢!面对这样的“现场”孩子们群情激愤,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批斗她是可以的,拿她游街也未尝不可,只可惜女裁缝走运,她逃之夭夭了。

关于这个女裁缝的身世,我一直觉得有什么故事可挖,这个老妇人最后的眼神令我浮想联翩。仇恨是神秘的。有一次我曾经向母亲问起过女裁缝的事情,我母亲说,她的嘴紧,从来不说自己家的事情。但是我母亲又肯定地说,他们工厂有个昆山人认识那个女裁缝,她以前是庵堂里的尼姑!

我至今不能相信,在循规蹈矩的七十年代,在我所见过的特立独行的人中间,竟然有这么个苍老的女裁缝。说起来也怪,每当那个女裁缝的面容出现在记忆中,我总是想起二十年前暮色中的街道,有个挎篮子的老妇人在遍地夕照中独自回家,而且我总是毫无来由地想起毛主席诗词中的两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概括第一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2.作者开篇说“这个女裁缝有点奇怪”,她的“奇怪”表现在哪些方面?

3.赏析文中划线部分。

4.本文多次写道女裁缝对旁人的“厌恶”,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5.本文以“童年视角”作为主要叙述方式,从孩子的感知角度叙事,请阐述这样写的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人类对付烈性传染病,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接种预防疫苗,促使产生人工免疫力,而这种人工免疫法的先驱,则是我国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工接种术。

我国文献上最早记载天花这种传染病的,是公元四世纪葛洪的《肘后救卒方》,当时称为“天行发斑疮”。人工接种术最早出现于何时?比较可信的史料,是清朝俞茂鲲的《痘科镜赋集解》。其中写道:“近来种花(指人种痘)一道,无论乡村城市,各处盛行……又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家之传,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由此可见,我国的人痘接种术,在十六世纪或更早一些时候就已经发明了。接种人痘的方法,1695年张璐的《张氏医通》记载了疫苗法和痘衣法,最初为痘衣法,是原始的种痘法,即把正在出天花者穿的内衣给未出过天花者穿,使其发生反应而产生对天花的抵抗力。但此法可能不会引起未出天花者的反应而无应验,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接种者感染重型天花而致死亡的后果。后来改进为早苗法,就是将痊愈期天花者的痂研细,用银管吹入未出天花者鼻腔内。最后更进一步提高为水苗法,就是将上述研细的痂用净水调匀,以棉花团蘸湿塞入鼻腔内,早苗法与水苗法,由于所用疫苗是天花患者痊愈期的痂痂,接种后是能够产生一定的预防作用的。尤其是通过一段时间实践后,认识到疫苗的优劣对接种人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强调需选择毒力缓和,无其他并发症者的痂痂制成疫苗,接种后更能取得安全可靠的效果。张琰在《种痘新书》内写道:“种痘之家,医人必取吉苗,苗吉则痘无不吉矣……故余遍历诸邦,经余种者不下八、九千人,屈指记之,所莫教者不过二、三十耳。”这表明用优良疫苗接种,效果确实颇好,并且到十七世纪时,人痘接种术已获得越来越多人的信任。

十八世纪初,中国的人痘接种术传到了欧洲。对欧洲一些国家预防天花做出了贡献,尤其是对后来英国医生真纳于1796年发明牛痘接种术产生了一定的启发作用。据联邦德国医史学家文兹茂的《医学五千年》中所载,真纳在发明牛痘接种术以前,曾有过一段时间是采用种人痘为人们预防天花,而且他自己在八岁时也接种过人痘。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他的《哲学通信》中写道:“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种习惯,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发明。这也证实,倘若我们在法国曾经施行种痘,或许会挽救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1.下列关于“中国人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公元四世纪葛洪所著的《肘后救卒方》中所称的“天行发斑疮”,是关于预防天花传染病的最早文献资料。

B关于人工接种术,比较可信的史料是清朝俞茂鲲的《痘科镜赋集解》,其中所述的“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由此可见,我国的人痘接种术,最迟在十六世纪就已经发明。

C痘衣法是最原始的种痘法,即把正在出天花者穿的内衣给未出过天花者穿,使其发生反应而产生对天花的抵抗力,但此法会使接种者感染重型天花而导致死亡的后果。

D痘衣法虽能使未出过天花者产生对天花的抵抗力,但此法可能不会引起未出天花者的反应而无应验:而旱苗法和水苗法不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更能取得安全可靠的效果。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苗法,是将天花患者的痘痘研细,再用水调匀,以棉花团蘸沾塞入鼻腔内。

B旱苗法和水苗法能够产生一定的预防作用,是因为人们通过一段时间实践后,认识到痘苗的优劣对接种人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极大的关系。

C张琰在《种痘新书》内写道:“种痘之家,医人必取吉苗,苗吉则痘无不吉矣。”这表明选择毒力缓和,无其他并发症者的痂痂制成疫苗,接种后更能取得安全可靠的效果。

D1695年张璐的《张氏医通》记载了疫苗法和痘衣法,由此可见,到十七世纪时,人痘接种术效果颇好,已获得越来越多人的信任。

3.在文章末尾,作者引用伏尔泰“人痘接种术”的评价,认为它是“一个民族的伟大发明”,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