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首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快到暑假了,一位富翁到一间自己一直捐助的贫民区小学进行参观。临走,富翁向学校提出了一个愿望:从孩子中挑选三个幸运儿,跟他一道到夏威夷度过即将到来的美妙假期。最终,学校找来了三个合适人选,富翁向他们发出邀请。

第一个孩子欣然接受了。能亲身体验以往只出现在梦境中的新奇生活,他感到非常高兴。

第二个孩子先是担心自己不能适应,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第三个孩子表示感谢后拒绝了。他认为假期就该好好工作,那样的假期对于他来说不切合实际。

假期很快过去了。

第一个孩子恋恋不舍地回来了,对美妙的假期生活一直念念不忘。

第二个孩子神色凝重地回来了,比以前更加卖力地学习和工作,坦言日后也要当富翁。

第三个孩子通过努力工作挣到了78美元,他感到非常满意。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我也是个富翁 什么才算富有?那些大腹便便挥金如土的人才算富有?未必。物质上的富有或许能让我们获得短暂的欢愉,但是精神上的贫困会让我们倍觉空虚。面对荒芜的精神家园,即便手握大把钞票,我们还能骄傲地说自己是个真正的富翁? 精神上富有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 我也是个富翁,一个恬淡的富翁。一个“贫穷”的富翁,是相对于腰缠万贯的“有钱人”而言。有钱人陈光标砌钱墙,裸捐他无数的人民币,他的这一片爱心奉献得如此高调而又坚持不懈,是一位了不起的慈善大家。 所以我认为他才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富翁。其理由不是他享受的那份挥洒钱如土“秀钱墙”时的荣耀与明艳,而是他满心满眼储蓄着的对弱者的那颗同情心和爱心。但,这世上并不是所有的有钱人都能如此大胆大方地去爱他人的,冷漠者有之,为富不仁者有之。很多人用金钱堆砌成的那件黄灿灿的外衣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他那颗荒芜贫脊的心,这些人穷得除了钱,什么都没有。而我没有钱,但我有一颗恬淡的心,陶渊明安贫乐道,东篱把酒;孔丘曲肱枕之,坐看尘世浮云。我手捧《论语》,等同于与大师悟言一室,汲取其思想精髓,让我的精神世界满藏金玉良言,从而殷实富足。 我也是个富翁,一个知足的富翁。我不会像英国化学家戴维斯一样被一件漂亮睡袍所胁迫,也不会为了得到或失去什么而斤斤计较。这些人或许得到了更多的财富,而我得到的却是多少财富都无法换取的快乐。知足者常乐,因为知足,我会认为自己前行的背囊中满载财富,时刻都会洋溢着快乐,沿途留下一串串满足的音符。而他们也许很难达到我的这种因知足而致的富足。 我也是个富翁,一个懂得进取的富翁。我知足常乐,却也能常思进取,因为努力过,我们会更充实与自信。邓亚萍凭借她150公分的个头奔跑在她的人生赛道,她在多少怀疑的目光下奋力拼搏,她成功了,在乓坛开创了一个属于她的“邓亚萍时代”。她是个富翁,因为她有着无尽的财富——拼搏进取的勇气与执着。童第周在路灯下苦读,他拥有无穷的求知欲,这也是他的财富,他们的财富让他们走上了成功之路。我也有这样的拼搏进取的勇气和求知之心,我相信运用我的这些无穷无尽的财富,也有登上成功巅峰的可能。 什么才算富有?恬淡、知足、求知进取——拥有了这些,你我也是个富翁。 【解析】 试题分析:解读材料:作为一则故事类的材料作文,必须对故事本身进行有效梳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三个孩子。面对富翁提出的诱人的假期邀请,三个孩子表现迥异:第一个孩子欣然接受,第二个孩子有所担忧但最后接受,第三个孩子感谢之余毅然拒绝。暑假过后,三个孩子也表现各异:第一个孩子沉湎于假期的美好回忆中;第二个孩子萌生日后当富翁的念头,更加卖力地学习和工作;第三个孩子努力工作挣到了钱,感到非常满意。 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句,通过由果溯因,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孩子因流连于美好生活而迷失;第二个孩子则因看到他人美好生活而萌生了争取更好生活的决心;第三孩子因体验到了劳动创造生活的快乐而感到满意。由此可以推断出,整则材料是围绕“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面对新奇”)这一话题而展开的。第一孩子表现出追求新奇刺激的生活态度,第二个孩子体现了谋定而动的生活态度,第三个孩子有着踏踏实实过日子的生活态度, 从材料中看,三个孩子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考生在看待和分析问题时,应有辩证的眼光。这三种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没有是非对错的明显界限,仅是对待事情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因此要客观评价。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可以把立意角度建立在“生活态度”的基础上来理解,既可以对整个故事发表意见,进行评论,也可以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作文的深刻内涵。题目给考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喜好选择适合的文体和立意。 二、角度分析 立意可以从材料内容入手。可从三个孩子任一切入,褒贬皆可;可从孩子的两两比较中切入,明确褒贬;可从三个孩子的综合比较切入,辩证看待。立意亦可以从材料含义入手,谈及“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式”“面对新奇”等话题。 立意参考: 1.踏踏实实过日子是正道2.踏实过活,创造人生3.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4.体验多姿的生活 5.勇于尝试不同的生活6.放飞生活,有所追求 7.生活需要好奇心8.敢于追求更好的生活 9.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10.拒绝沉湎美好回忆,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11.生活,靠自己争取12.热情拥抱生活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材料作文的写作:1.写议论文:(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 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 中心 ),点题目( 中心 )。( 5 )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  
推荐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文玩核桃

徐慧芳

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吗?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壳上有自然孕生出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这核桃若经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爱好收集这种核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

傅三是在四十岁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圆形略扁,坊间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最爱。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你我的双胞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

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病。

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人八旬模样,声气颇足,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中,胸腔里的那颗心顿时跳得要蹦出来——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的念与想!

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家叙谈。酒酣耳热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出现在老人眼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模一样,纹丝不差!

傅三红着脸,把心摊开了,说愿意用这一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君子不夺人所爱呀?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了我,可我没言语呀!

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再细想,觉得老先生毕竟做人做得比他有境界,静下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只是宝物亮了相,傅三偶尔也会把它捧在手上把玩一下,在人面前露露脸。有时呢,与老人聚在一起时,也让这一双宝贝暂时在同一双手里,拿捏拿捏,把玩把玩,然后再各归各。

傅三与老人的友谊渐深,两家常走动,俩人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又过了些年,老人已近九旬了,老伴也已去世,一个女儿又在外地,傅三就常常去老人那儿陪着聊聊天或帮着干些活。某一天,老人病重,躺在床上,对傅三开了口,小三啊,我怕不行了,死前能否圆我一个愿,把你那只核桃放我这儿,让我成双地玩几天,行不?

傅三没想到老人会开这个口,沉吟了一下,心想,就当他是自己爹吧,临死的老人,让他高兴一点吧。

于是赶紧回家把核桃取来,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握着核桃脸上露出笑,对傅三说:小三啊,人活不过物,我也没几天玩了!看着老人油灯将灭的模样,傅三一阵心酸,忙岔开话题说些宽慰话。

临终前,老人的女儿赶了回来。大家一阵手忙脚乱,谁知道老人手里的那对核桃竟不见了,大家都说没看见。傅三叹着气,帮着老人女儿料理完丧事,想起这对核桃,心里难免发堵,但也只能宽慰自己:权当它是陪老人去了。

过了几天,老人的女儿找到傅三,端来一只瓷匣子。匣盖打开,傅三一下子跌入梦中!匣内竟—溜齐摆着四只形状、大小、纹路、色泽恰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大灯笼”!脑筋转过弯来,傅三才知道这原来竟是四胞胎呀!这谁能料得到昵!傅三大叫一声:怪哉!老人女儿说,匣里留着老人的遗书,遵从父命,全留给你的。

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平静下来,他只拈出两枚,另两枚让老人女儿收着,理由是:满易亏。

1.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

2.请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

(2)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

3.小说倒数第二段情节设计出人意料,请分析其艺术效果。

4.小说的主人公是老人还是傅三?请说说你的理由。